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文如其人”的歷史發(fā)展與當下價值
來源:文藝報 | 李貴銀  2023年11月13日21:24

“文如其人”是一個古老而又常新的文論命題。說它古老是因為它的發(fā)端可追溯至《尚書》的“詩言志”,說它常新是因為直至當下“文如其人”的評價仍時常見諸報端。對這一命題產(chǎn)生的歷史過程進行梳理并辨析其長久不衰的原因,或可為當下的文藝建設提供借鑒。

一、“文如其人”的歷史發(fā)展

“文如其人”的正式提出是北宋蘇軾在《答張文潛縣丞書》中評價其弟蘇轍“其文如其為人”,但其發(fā)端卻可追溯至先秦時期。早在《尚書·舜典》中就提出“詩言志”的言論,到漢代《毛詩序》中的“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等,都意在揭示詩可以承載創(chuàng)作者的情志?!墩撜Z·憲問》中提到孔子的“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堅持德為本言為末,言是德性的外在表現(xiàn)與自然傳達?!吨芤住は缔o下》云:“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游,失其守者其辭屈?!边@描述了人在不同心態(tài)、遭際下的言語特征,揭示了人與言、人與文的內(nèi)在相關(guān)性與一致性。揚雄提出“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法言·問神》),更是明確將藝術(shù)表現(xiàn)與人的品德相聯(lián)系。這符合先秦兩漢時期“文”作為政教工具,承擔著教化之責的歷史語境,即后來曹丕所說的“經(jīng)國之大業(yè)”(《典論·論文》),劉勰所說的“文章之用,實經(jīng)典枝條,五禮資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煥,軍國所以昭明”(《文心雕龍·序志》),因此,作文者理當“正心”“誠意”,加強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與人格完善,以使傳世之文能有匡正人心之用,也使異代的讀者能夠“覘文輒見其心”(《文心雕龍·知音》),實現(xiàn)“尚友”古人(《孟子·萬章下》)的對話。

魏晉六朝時期,伴隨著文的自覺,文學的情感性與審美性得以彰顯,“文如其人”這一命題的內(nèi)涵得到了豐富。曹丕提出“文氣”說(《典論·論文》),劉勰提出“情者,文之經(jīng)”(《文心雕龍·情采》),將作家的氣質(zhì)稟賦、作者個人的情感作為文章的主要表現(xiàn)內(nèi)容。相應地,在創(chuàng)作上,劉勰更加強調(diào)文學創(chuàng)作是“情動而言形”“因內(nèi)而符外”,肯定“為情而造文”的自然之作,反對“為文而造情”的矯飾之文?!拔娜缙淙恕敝叭恕钡膶用?,除道德品質(zhì)外,作家的性情與情感成為文本的主要構(gòu)成和讀者體察的重要部分。劉勰還將作品的風格與作家的才、氣、學、習等先天和后天的因素聯(lián)系起來,兼顧先天的“情性所鑠”與后天的“陶染所凝”,指出這是造成“筆區(qū)云譎,文苑波詭”(《文心雕龍·體性》)的原因所在,建立了人格論與風格論的關(guān)聯(lián)。

隋唐至明清時期,“文如其人”這一命題漸趨穩(wěn)定,在實際的品評中,論者多以人品代文品、以人格代風格。如唐代白居易:“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所以讀君詩,亦知君為人。”(《讀張籍古樂府》)南宋陸游:“人之邪正,至觀其文則盡矣決矣,不可復隱矣?!保ā渡闲两o事書》)明代田藝衡:“詩類其為人。且只如李杜二大家,太白做人飄逸,所以詩飄逸;子美做人沉著,所以詩沉著?!保ā读羟嗳赵罚┣宕~燮:“詩以人見,人又以詩見。使其人其心不然,勉強造作,而為欺人欺世之語,能欺一人一時,決不能欺天下后世。究之,閱其全帙,其陋必呈?!保ā对姟ね馄稀罚┑搅藙⑽踺d,更是明言“詩品出于人品”(《藝概·詩概》)。

“文如其人”這個命題本身較為籠統(tǒng)、模糊,然而正因為這種模糊性和不確定性,才使得這一命題有了更大的包容性和生長性,可以與中國古代文論中的其他命題相互融通,具有長久的生命力和更為廣泛的接受性?!拔娜缙淙恕背闪⒌那疤崾强隙ㄎ呐c人具有某種一致性,文本能反映作者的道德品質(zhì)、主觀情志和個性氣質(zhì),讀者可以經(jīng)由文本體察作者之為人。

二、“文如其人”的適用限度

“文如其人”建立在中國傳統(tǒng)文論對作家的創(chuàng)作動機真實性與作品表達效果真實性的雙重要求基礎上。另外,作家的藝術(shù)表現(xiàn)能力、特定文體的寫作慣例等因素也會影響表達效果。在中國文學史上,“文未必如其人”的例子不勝枚舉,持“文未必如其人”論調(diào)的也不絕如縷。從梁簡文帝蕭綱“立身之道,與文章異”(《誡當陽公大心書》)到魏禧“大奸能為大忠之文,至拙能襲至巧之語”(《日錄·雜說》),都強調(diào)了文與人之間的相悖。元好問更是針對揚雄的“心聲心畫”說發(fā)難:“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高情千古《閑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保ā墩撛娙住菲淞┏裘阎膰泪?,著有《鈐山堂集》,當時王廷相為之作序稱“詩思沖邃閑遠,在孟襄陽伯仲之間”。這種文與行分途的例子不勝枚舉,均構(gòu)成了對“文如其人”難以反駁的詰難。

導致“文未必如其人”的原因有很多,前人論之詳矣。例如,詩境的習得對于人品來說是一種高明的掩飾,這就導致“大奸能為大忠之文,至拙能襲至巧之語”。人性有復雜性和多面性,錢鍾書先生稱“見于文者,往往為與我周旋之我;見于行事者,往往為隨眾俯仰之我,皆真我也”(《談藝錄》)。不同的文體也會導致作者在文本中所呈現(xiàn)的“真我”的復雜,如“詩莊詞媚”,同一作者在詩和詞中會有不同的性情流露。又或者以代言體的姿態(tài)來寫作,也會造成文中之情志與作者之本真之我的背離。另外,文章的寫作難免會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在政治嚴酷時期,作者可能會迫不得已寫一些違心的文章,或者采取隱晦曲折的方式來表達,如司馬氏政權(quán)下的阮籍作《詠懷詩》、清朝文字獄大興時文士們“著書都為稻粱謀”(龔自珍《詠史》)等。

這就使得學者們不得不反思“文如其人”這個命題本身的合理性、存在的漏洞以及使用的限度等問題。錢鍾書先生在《談藝錄》中辨明:“然所言之物,可以飾偽;巨奸為憂國語,熱中人作冰雪文,是也。其言之格調(diào),則往往流露本相;狷急人之作風,不能盡變?yōu)槌五?,豪邁人之筆性,不能盡變?yōu)橹攪?。文如其人,在此不在彼也?!笔Y寅也指出:“文如其人是如人的氣質(zhì),而非如人的品德?!保ā段娜缙淙?——一個古典命題的合理內(nèi)涵與適用限度》)“文如其人”的有效性是有限度的。這一命題,因其過于籠統(tǒng)、模糊,把本然存在與應然追求籠統(tǒng)地凝結(jié)到一起,在本然意義上未必可靠,無數(shù)的文學史事實可以證明這一點;但是在應然意義上,卻能導向“真”與“美”的統(tǒng)一,追求人格魅力與藝術(shù)魅力的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便是這樣的典范。司馬遷贊美他“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正是這種應然的期許,在社會意義上的價值導向功能決定了“文如其人”之說雖屢遭質(zhì)疑,卻依然得到古人乃至今人的青睞,成為文藝評論的重要標準之一,對今天的文藝創(chuàng)作與文藝批評仍有價值。

三、“文如其人”的當下價值

“文如其人”的合理性與有限性對于今天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研究仍有價值。從創(chuàng)作層面看,“文如其人”仍然是值得作家們追求和倡導的理想。清代沈德潛指出:“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學識,斯有第一等真詩?!保ā墩f詩晬語》)“文如其人”表達了人們對文學的最高期許,渴望偉大作品與偉大人格的統(tǒng)一。同時,一般的讀者也難免會從作品的內(nèi)容、格調(diào)來揣測作家的胸襟與格調(diào),這就要求作家們要自覺地承擔起文學導人向善的社會功能,創(chuàng)作優(yōu)秀的作品塑造人、鼓舞人,導引一代之風氣。從文學批評與文學研究的層面來看,“文如其人”與“文未必如其人”也提醒研究者在作家和作品的關(guān)系上保持理智的態(tài)度,對作品的闡釋和批評要持審慎的態(tài)度,既不盲目地“知人論世”,也不一味堅持“作者已死”,根據(jù)研究對象的實際情況,保持開放的狀態(tài),靈活采取有效的方法,對作家和作品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作者系遼寧大學文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