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收獲》2023年第6期|阿來:稻城亞丁行記(節(jié)選)
來源:《收獲》2023年第6期 | 阿來  2023年11月22日08:42

一 海子山古冰帽

這是一片使我深感震撼的荒野。

天空低垂,地面粗獷起伏,無盡蔓延。置身其中,任何一個方向上,都臥滿了花崗巖巨石。無以名狀,只能形容成一群群史前巨獸。正午時分,藍空深沉,天光降落,大地?zé)o聲,巖石中夾雜的石英晶體和云母碎片反射明亮光芒,仿佛是石頭們在低聲交流,用一種神秘語言。石頭巨獸們用幾十萬年、幾百萬年前洪荒時代生成的礦物嗓音說話。

這些石頭,上千萬年前,還是地下深處熾烈的巖漿,是它們向上奔突的力量使青藏高原隆起。只是它們還未突破地表,便耗盡了能量,冷凝為堅硬的物質(zhì)。又過了多少萬年,才裸露在了地球的表面,閱盡了地質(zhì)史上的滄海桑田。今天是公元2023年8月8日12點,我棄了車,離開連接稻城縣和理塘縣的公路,進入這片粗礪的荒野,為了感受遠超人類史的浩遠時間。

才幾分鐘,公路就從背后消失了,人的世界就消失了。只看見這些裸露于天地之間的古老巖石,傾聽它們,撫摸它們風(fēng)化的表面,觀察它們表面斑駁的藻類與苔蘚。巨石之間,是風(fēng)、雨和雪剝蝕下來的細砂與泥土。泥砂中生出淺草與灌叢。杜鵑花期已過。淺草地上,星星點點,開著顏色明亮的小花。黃色系是委陵菜屬,毛茛屬,垂頭菊屬。藍色系是銀蓮花屬和龍膽屬。當(dāng)然還有這個高度上必不可少的紅景天。這些花,在百萬歲級的石頭面前,短暫開放,只在十天半月之間。一棵孤獨的紅景天,一莖老枝,頂上攢聚幾朵紅色小花,根卻粗大,深扎在一道巖石縫隙中。它置身在巖縫中,頑強生長起碼已經(jīng)十好幾年了。石頭的生命也不是永恒的,但其經(jīng)歷的時間之長久,會讓人將其視為永恒。而一株草從萌發(fā)到枯萎,一朵花從綻放到凋零,也就是一年四季,讓人深悟生命的美麗與短暫。

其實,我來此并不為作這種簡單的對比與體認(rèn),而荒野就具有如此魔幻的力量,召喚你進入,進入偉大的寂靜與洪荒。

此時,載我來的那架飛機,從附近的機場騰空而起,掠過我頭頂,徑直東去,飛往早上它載我西飛的出發(fā)地——成都平原。而我要留在這里幾天時間。望著金屬飛行器從海拔4400米的稻城機場騰空而起,望著它在藍空中拉出長長的霧帶,消失在天際線上。發(fā)動機的轟鳴聲也漸漸消失。

我穿行到一片洼地,中央一個安靜湖泊。湖泊不斷變幻顏色。陽光不強烈時,它是深碧的,如一枚藍寶石。當(dāng)它輝映陽光,就變成一枚光焰奪目的鉆石了。當(dāng)我走到曲折的岸線上,光學(xué)效應(yīng)消失了,湖水變回了水本身的顏色??彰鳠o色。色即是空,空亦是色。我看見湖水中鋪展的杉葉藻,蛙泳的蟾蜍,半陷于泥沼的巨石。沿岸線行走,沼地松軟,腳下不時微微塌陷。腳陷進去,泥水泛上來,發(fā)出咕咕聲響。沼地中出現(xiàn)了高大的植物:莖干挺拔,葉片肥大,開著碩大黃色花朵的,高齊我胸部的水黃。更多的花平鋪在水邊:白色的燈芯草,紫色的柳葉菜,構(gòu)成一條環(huán)湖的沼澤生物帶。

離開這個湖,穿過一些巨石陣,是又一個洼地,又一個湖。

我置身于這片高地中間,視野有限。如果更換一個視角,比如從飛機上俯瞰,情形就大不一樣了。這一回,我是第五次飛來這片魔幻高地。只有這一回,天氣不好,舷窗外云霧彌漫,其他幾次飛臨時天朗氣清,有十幾分鐘時間用來俯瞰。機翼下,鋪展開的是上百平方公里的廣闊。大小湖泊如散布天空的星星,閃閃發(fā)光。襯著湖泊與巨石的是無邊草甸。荒涼,寂靜,有飛鳥,有走獸,卻了無人跡。高地西北邊緣,逶迤著一列山脈。山脊薄如刀刃,峰頂尖利如矛。這是典型的冰川地貌,前者叫刃脊,后者叫角峰。曠野上的巨石原來也在高處,只是它們早就在第四紀(jì)冰川的重壓下破碎,脫離了山體,并被冰川裹挾,四散分離。

那些巨石,在水中的,輪廓圓潤;不在水中的,也不像在山上時那樣棱角鋒利。它們真是被打磨過了,在水的另一種形態(tài)——厚厚的冰川中,在地質(zhì)史上稱為第四紀(jì)冰期的數(shù)十萬年數(shù)百萬年里,被日復(fù)一日地打磨過了。在此之前,它們在造山運動中隆起,身處高峭雄偉的山峰上,或者本身就是山峰。但冰川來了,厚達幾公里的冰川以肉眼不可見的速度緩緩流淌,裹挾著這些巖石一起流動,翻動它們沉重的身軀,打磨它們鋒利的棱角。直到一萬多年或兩萬年前,地球變暖回春,冰川化為流水,再也帶不動這些龐然大物,便將它們遺留在了這片荒原,成為古代冰川存在過的證據(jù),名叫冰川漂礫。是的,眼前這一切地貌,都是冰川所造就。那些星羅棋布的湖泊存身的洼地,也是冰川依靠自身重力挖掘出來的。

這片充滿久遠時間氣息的荒野,是四川省級的自然保護區(qū)。所保護的就是這片古冰川遺跡,總面積3287平方公里。在地理學(xué)上,如此高如此廣闊的冰川就不叫冰川了,而叫冰帽。在最高處給陸地戴上一頂厚重的冰雪巨冠。這片高地海拔在4300米以上,總共有1145個湖泊。四川話中,高原湖都叫海子,高地因此得名海子山。我在十二年間五次來到這里。每一次到達,目的地不是南邊的稻城縣,就是西北方的理城縣,但不管要去哪里,都要先在這里盤桓流連。

這回,是到稻城縣公干。下飛機已是上午十一點多,直接驅(qū)車去古冰帽遺跡。

從那些海子和巨石陣中出來,已是下午一點多了。

公路邊,傍著那些杜鵑叢,坐在草地上,喝水,吃點干糧。接我的朋友說,這里有新去處,你肯定會感興趣,休息一陣,我們再去參觀。

我曉得中國科學(xué)院在這里建了一個天文觀測站,因為這里的海拔高度,和通透干凈的大氣層。天文觀測站,不就是體量巨大朝向天空的天文望遠鏡嗎?當(dāng)我們抵達時,眼前所見卻完全顛覆了我的想象。

進大門,順鐵梯登上瞭望臺。天陰了,臺上冷風(fēng)刺骨,遠古冰川深掘出的一個巨大洼地,冰川漂礫都被搬走了。代之而起的一座座地堡狀隆起的土堆,以同樣的間距整齊排列,環(huán)繞著洼地中央一座四方形的巨大平頂建筑。我問了駐站科學(xué)家一個天真的問題:這怎么能看見星星?科學(xué)家告訴我,這座前沿尖端的宇宙線觀測站捕捉的是來自宇宙深處的射線與粒子,并探測它們的來源。這些地堡樣的建筑一共有5216座,每一座都是一臺電磁粒子探測器。另外還有1188個繆子探測器。而中央那座四方建筑占地78000平方米,也是一種陣列探測器,名字叫作水切倫科夫,所要探測與捕捉的是“宇宙中最微弱的光”。

科學(xué)家努力為我普及最新的天體物理學(xué),但我這個不容易在高海拔地帶缺氧的人,腦子卻如缺氧一般云里霧里。

從瞭望臺下來,風(fēng)小了,身上暖和許多。

走近一座地堡狀探測器。覆蓋其上的土層已經(jīng)長滿青草,無可救藥地,我先去看上面的草本植物。菊科的紫菀正在開花。還有可以提取芳香油的叢叢甘松。它們的花朵有相近的顏色。甘松,紫,略微偏紅。紫菀則是,紫,略微偏藍??茖W(xué)家說,顏色其實也是一種光。

話題從野花回到宇宙射線。射線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光,卻是肉眼看不見的光??茖W(xué)家的表述變了,他說:射線也是一種基本粒子,是粒子束或光子束流。我說,哦,那么繆子是其中的一種?蒙對了一次。但科學(xué)家的新表述又來了:“作為太陽系以外唯一的物質(zhì)樣本,宇宙線及其起源是人類探索宇宙及其演化的重要途徑?!?/p>

我的思維無法再抽象下去了,便問探測器不是要“看見”嗎,為什么又要深埋在地底下?答:粒子很高能,它們能穿透土層,而別的物質(zhì)不能。探測器不止是表面的土層,里面還有很多水,要捕捉的粒子能穿過水,而無須觀測的東西因此被隔絕在外。

懂了?

好像……是有點……懂了。

又去那座巨大的中央建筑,叫水切倫科夫探測器。只能在入口一間狹小的房間稍稍駐足,建筑的內(nèi)部不能進入。那其實是一座高于地面的、建在房子里的巨大水庫,目的當(dāng)然是過濾……捕捉……某種粒子,或宇宙線。

離開的時候,科學(xué)家的解說才進入敘事部分。

宇宙線由奧地利科學(xué)家赫斯于1912年首次發(fā)現(xiàn)。此后一百多年間,有關(guān)宇宙線的研究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數(shù)個諾貝爾獎,但人類還沒有解開宇宙線的起源之謎。這使得宇宙線起源成為物理學(xué)、天文學(xué)、宇宙線學(xué)共同關(guān)注的前沿科學(xué)命題??偠灾@個高海拔的觀測站,是目前全世界最先進的,是這個領(lǐng)域的前沿制高點。

告別,漸行漸遠;回望,這數(shù)千個地堡狀的探測器最終和曠野上滿布的冰川漂礫融為一體。

車駛下高地,進入峽谷。越往低處,峽谷越發(fā)寬闊平緩,地理學(xué)上叫作U形谷,也是遠古緩緩流淌的、厚達數(shù)公里的巨型冰川開鑿出來的。海拔降低,植物增多。常綠的大葉杜鵑出現(xiàn),高山柳出現(xiàn),花楸出現(xiàn),喜歡攀援的開著黃花的甘青鐵線蓮出現(xiàn)。海拔再低三四百米,高挺的針葉喬木出現(xiàn):柏、冷杉、云杉。將到峽谷底部,闊葉喬木出現(xiàn),是白樺和青楊。白樺樹覆蓋山坡,一列列青楊站在路旁村前。分布更廣的闊葉樹是殼斗科的櫟屬植物,它們顏色深重沉郁,成片地覆蓋了一面面向陽的山坡。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度上,櫟屬植物成為了優(yōu)勢種群,高大的是川滇高山櫟,低矮成叢的是灰背櫟。

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高度上,或者說,不同的地理高度上生長出不同的植物種群,叫垂直分布。這種規(guī)律性的認(rèn)識,是一個叫洪堡的地理學(xué)家和植物學(xué)家總結(jié)出來的。兩百多年前,他漫游世界,直達世界盡頭的南美大陸。他注意到了一種普遍的現(xiàn)象,在同一緯度上,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在此情形下,不同的植物因不同的氣溫條件,生長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達爾文在這個基礎(chǔ)上再進一步,揭示出那是因為不同的自然條件驅(qū)使植物(當(dāng)然也包括動物)發(fā)生了適應(yīng)性進化。達爾文說,要不是受洪堡的啟發(fā),他不會登上“小獵犬號”去探索陌生世界,當(dāng)然也就不會寫出《物種起源》。

是的,這些偉大的人物教給了我們觀察大地、觀察自然的基本方法。

……

(全文刊載于2023-6《收獲》)

阿來

作家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