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張均《張愛玲傳(修訂版)》:華麗背后的暗沉和蒼涼
來源:中國青年作家報 | 李谷雨   2023年11月29日21:02

張愛玲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數(shù)十年間,學界和讀者中的“張愛玲熱”經(jīng)久不衰,各種版本的張愛玲傳記層出不窮。而張愛玲研究專家陳子善稱,張均教授的《張愛玲傳(修訂版)》會給予讀者不一樣的啟發(fā)。筆者以為,這本張愛玲傳記的特點是更關注張愛玲個人而非她作家身份,夾敘夾議,在敘事和議論之間、客觀性和人情味之間都保持著很好的平衡。

在張均筆下,張愛玲與其說是一位屹立于高山之巔傲視群雄的偉大作家,不如說是一名雖有才情卻仍不免在塵世的煩惱中掙扎的女子。如許多凡人一樣,張愛玲兩大煩惱的來源是金錢和情感。而文學,作為她疏解兩方面痛苦的共同通道,在她生命中的位置就尤為重要。正如作者所述:“她希望從文學中找到生活中最可愛的事物,找到這個荒亂世界上盡可能完美的事物?!?/p>

部分張愛玲傳記總會強調(diào)張愛玲的顯赫出身,這本傳記卻揭開了張愛玲深為經(jīng)濟問題困擾的真相。父母剛離異時,父親總是拖欠給張愛玲的學費;父親再婚后,父親更因和繼母吸食鴉片開銷巨大而導致家道中落;青年時期張愛玲的理想生活是留學、周游世界、穿衣打扮,決定專職寫作的原因是經(jīng)濟上的窘迫;成為作家后的中年時期,她也并非風光無限:到美國生活后作品遇冷,甚至變賣母親遺留的古董,和賴雅的婚姻是相互扶持著維生。

在情感方面,《今生今世》里提到,張愛玲和常人不同,毫不懷念童年和學生時代。這本《張愛玲傳》對此給出了詳盡的詮釋。張愛玲父母離異后,父親再婚,當張愛玲挨了繼母的巴掌,父親也幫著繼母打她,并將她反鎖家中,生病也得不到救治。母親是重視教育的,張愛玲卻也未感受到充足的母愛,原因有三。第一,客觀原因,經(jīng)濟拮據(jù)導致母親在讀書花銷之外無法滿足張愛玲的其他需求。第二,母親的教育是打壓式的,張愛玲不符合她培養(yǎng)淑女的標準。第三,張愛玲因缺失父愛,對母愛的期待比常人更高。在青少年時代,感受不到家庭溫暖的張愛玲內(nèi)心匱乏,寫作是她進行自我補償?shù)奈ㄒ环绞健?/p>

作者的筆端飽蘸對張愛玲的理解和同情:“很難想象,這樣一個經(jīng)歷過人世冷漠、虛偽與自私‘磨煉’了的人,會在日后歲月中不對人世抱有一種冰冷的、睥睨的姿態(tài);那不僅是一種貴族式的矜持,一種才女的自賞,亦是一種經(jīng)歷過后的漠然與清冷?!惫P者以為他所言極是。外表高傲、拒人千里之外的張愛玲,實際有著一顆細膩玲瓏的心。對父母失望后,張愛玲把情感寄托在了愛情上,卻所托非人。她認識胡蘭成時,他已有一妻一妾,后又與護士小周、斯家姨太太范秀美等人糾纏不斷,并拒絕在她和其他女人之間作出選擇,導致兩人關系破裂。根據(jù)心理學家武志紅的觀點,人們在尋找配偶時,其實渴望找到的是“理想父母”的原型,從而彌補童年的缺憾。張愛玲不曾在父母那里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并樹立信心,希望在愛情里得到珍視。然而,聽了胡蘭成對小周的形容,張愛玲感覺“正是她母親說的少女應當像這樣”,自卑的感覺再次襲來,對情感的期許終究落空。

在張愛玲的世界里,金錢和情感形成了一種交織的矛盾。她自己對稿費錙銖必較,卻把《小團圓》的30萬稿費悉數(shù)贈給胡蘭成。從這一舉動看,張愛玲是非常重情的。甚至可以說,在金錢和情感之間,張愛玲更重視的是情感。但張愛玲對母親最初秉持一種崇拜的態(tài)度,曾說自己用一種羅曼蒂克式的愛愛著母親,后來向母親要錢的瑣屑卻毀了她的愛。從這一事件看,又是經(jīng)濟問題成了主要矛盾?!稄垚哿醾鳌吩谶@些問題上不予置評,并且盡量通過張愛玲本人的散文或自傳體小說進行描述,試圖向我們呈現(xiàn):人性和生活都是復雜立體的,無法一刀劃清黑白。

郁達夫說,所有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作者的自畫像。對于張愛玲,這點并不例外。讀著《張愛玲傳》,筆者不禁從張愛玲身上窺見她筆下人物的影子。金錢和情感兩方面交織產(chǎn)生的煩惱,在她作品中的人物身上均有體現(xiàn)。相信情感之時,張愛玲曾對胡蘭成抒發(fā)到溫州看他途中的感受:“及在船上望得見溫州城了,想你就在那里,這溫州城就像含有寶珠在放光。”讀到這樣的字句,筆者不由聯(lián)想到《半生緣》中顧曼楨寫的信,也是這樣溫柔細致的筆觸,囑咐戀人天涼添衣,并說起即使是聽到無關的事也會輾轉想到對方??深櫬鼧E卻被姐姐算計,成了家庭的犧牲品。在張愛玲筆下,情感是脆弱的,婚姻不過是一樁交易?!秲A城之戀》中父親嗜賭的白流蘇得以依靠婚姻得到一個歸宿,這已是幸運至極,卻也只是雙方權衡利弊的結果;即使是《多少恨》里兩情相悅的虞家茵和夏宗豫,也有自私勢利的虞家茵父親從中作梗……這樣的看法當然是偏頗的,但考慮到張愛玲的個人經(jīng)歷,她會秉持這樣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最典型的是《金鎖記》里以張愛玲的親戚為原型的曹七巧,她年輕時成了犧牲品,年老時加害于人作為報復,實在可悲。

在《金鎖記》結尾,張愛玲說“30年前的故事還沒完,完不了”,表達出一種不能釋懷的心情。于張愛玲,物質(zhì)上的困頓和情感上的失意,都仿佛一把金鎖。童年和青少年時代的經(jīng)歷讓張愛玲痛苦,卻也培養(yǎng)了她作為作家的敏銳眼光。她忘不了在經(jīng)濟上得不到滿足的痛苦,就像忘不了少女時期那件碎牛肉顏色的舊衣,她將它描述為像渾身生了凍瘡,那件衣服暗沉的顏色已經(jīng)烙在了她心底。她也無法抹去情感上的傷痛,30年后仍在《海上花<譯后記>》中感慨“愛情荒蕪”。

讀者默認優(yōu)秀的小說家創(chuàng)造性格豐富的人物,有時卻難免忘記文本之外的小說家本身也是多面而非扁平的人物。張愛玲的過人才情是真的,她深入骨髓的敏感自卑也是真的。透過此書,讀者看到的張愛玲的背影并不遙遠高大,反而有些單薄凄涼。在世人眼里,作為一名作家,張愛玲創(chuàng)作了輝煌;可在張愛玲自己看來,除了文學,世間并無什么給過她真正的溫暖和依靠,形成華麗背后的暗沉;而文學方面一時無二的成就也無法助她徹底擺脫常人所受的苦楚,留下華麗背后的蒼涼。這正是文學評論家於可訓評價本書的“經(jīng)得咀嚼耐人尋味”之處。要讀懂張愛玲,僅僅遠觀她華麗的外表顯然有失深度和真實。這暗沉和蒼涼,是張愛玲生命的底色,也是她作品獨特而悠長的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