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青山銘記 ——一座山村紀念館的三代守護人
來源:河北日報 | 周喜俊  2023年12月28日09:05

2023年12月9日清晨,李化璟老人安詳?shù)刈吡?。他走時太行山雪花飄飄、銀裝素裹。老人去世時已90歲高齡,他的葬禮在農(nóng)村算是“喜喪”,但這位義務守護洪河漕百團大戰(zhàn)紀念館近20年的老者離世,還是讓眾人悲痛不已。

李化璟臨終前叮囑兒女,他走后不要通知太多人,下雪天山路不好走,別給人家添麻煩??傻弥⒌娜藗冞€是從四面八方聚集到這個小山村,大家都想見老人最后一面,都想親自送這位紅色精神的守護者最后一程。

在抗日戰(zhàn)爭百團大戰(zhàn)中創(chuàng)造過光榮歷史的洪河漕村,以最隆重的葬禮送別老人,全村人幾乎都出動了,不斷有聞訊趕來的人加入送葬隊伍。靈柩行至洪河漕百團大戰(zhàn)紀念館門前時,稍作停留——讓老人再看一眼他用心血守護的紀念館吧!這是大家共同的心聲。

鞭炮聲、嗩吶聲、哭喊聲,伴隨著摔瓦盆的古老儀式……淚光中,人們似乎又看到李化璟老人揮舞掃帚打掃紀念館的身影,似乎又聽到他聲情并茂講解的聲音。他站在紀念館門前向參觀者招手致意的微笑面龐,似乎又浮現(xiàn)在眼前……

淚雨迷離,雪花飛舞,訴說人們的難舍難分。鄉(xiāng)親們用山村最高祭奠方式,為這位普通而不平凡的老人送行。這是對民族精神的尊崇,也是向守護紅色記憶的人們致敬!

初冬的晨光剛剛爬上窗欞,李化璟老人就起床了。

他怕驚動熟睡的兒子李春明,沒有開燈,摸索著下了床去衣柜里找棉衣,一不小心還是弄出了響動。李春明被驚醒了,伸手拉亮電燈問:“爸,大冷的天,您起這么早干啥?”

“天晴了,今天說不定有人來參觀,我得去紀念館打掃一下,做好準備?!崩罨Z老人說著已穿好棉衣,戴上帽子就要出門。

“爸,等會兒,我跟您一起去。”李春明麻利地穿上衣服。他沒有說讓父親在家歇著,知道說了也沒用。

2004年,李化璟老人放棄城市里的閑適生活回到家鄉(xiāng),義務擔任井陘縣洪河漕百團大戰(zhàn)紀念館館長、講解員兼清潔工,近二十年來,從來沒有絲毫懈怠。在井陘礦區(qū)工作的大兒子李春明心疼父親,總是會趁節(jié)假日回來幫忙。

父子倆走出家門,往紀念館方向走去。

井陘縣洪河漕百團大戰(zhàn)紀念館,由舊址和新館兩部分組成。舊址在半山腰的一座農(nóng)家院,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百團大戰(zhàn)正太鐵路破襲戰(zhàn)的指揮部,走上去要登幾十級臺階,還要走一大段斜坡路,地面全是大大小小的鵝卵石鋪成。這樣的路,對老人而言不好走,打掃起來更加費時費力。新館則在離舊址不遠的斜坡入口處,是一座二層小樓。

父子倆走到新館門口,李春明說:“爸,您就別上去了,我去打掃那邊?!?/p>

李化璟臉上露出微笑,又有些不放心地叮嚀兒子:“昨夜風太大了,樹葉肯定落了不少。你要打掃仔細些,石頭縫里的樹葉要用手撿出來,每個房間的照片都要擦一遍?!?/p>

“爸,您就放心吧,我知道?!崩畲好鬟呎f邊大步往上走去。

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火紅的太陽冒出山尖兒,映照在連綿起伏的太行山上,遠遠看去就像一幅壯麗的山水畫。李化璟站在臺階頂層,瞇著眼眺望遠方,他自言自語道:“多美的景色啊!讓子孫后代永遠記住,這大好河山是無數(shù)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應當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太行山東麓的井陘,自古就是晉冀咽喉要地??谷諔?zhàn)爭時期,正太鐵路橫貫井陘縣全境,是日軍自詡的“生命線”。井陘煤礦也在域內(nèi),是侵華日軍重要的燃料基地。

1940年,日本帝國主義在華北加緊推行“鐵路作柱,公路作鏈,碉堡作鎖”的“囚籠政策”,企圖摧毀華北各抗日根據(jù)地,鞏固日軍在中國的占領(lǐng)區(qū)。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陰謀,爭取華北戰(zhàn)局更有利的發(fā)展,影響全國的抗戰(zhàn)局勢,八路軍總部決定向華北日軍占領(lǐng)的交通線和據(jù)點發(fā)動大規(guī)模戰(zhàn)略性進攻戰(zhàn)役。

洪河漕村,距離井陘縣城40多公里,四周群山環(huán)繞,進可攻、退可守,成了百團大戰(zhàn)正太鐵路破襲戰(zhàn)的前方指揮部。時任晉察冀軍區(qū)司令員兼政委的聶榮臻,在這里的一座農(nóng)家院里坐鎮(zhèn)指揮。

百團大戰(zhàn)中,八路軍105個團,以勢不可擋的威力,攻克娘子關(guān),占領(lǐng)井陘煤礦,對日本侵略者展開了“一場偉大的交通戰(zhàn)和經(jīng)濟戰(zhàn)的總攻襲”,在中國抗日戰(zhàn)爭史上留下了光輝一頁。聶榮臻司令員救護在戰(zhàn)火中失去父母的日本小姑娘美穗子姐妹,并把她們安全送回日本軍營的故事,也成了中國人民反對戰(zhàn)爭、熱愛和平的佳話。

新中國成立后,洪河漕村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百團大戰(zhàn)前線指揮部”也恢復成了民宅。但這段歷史成了人們難以磨滅的記憶。1984年,村里六位老黨員謀劃建立一個百團大戰(zhàn)展室。

六位老人中,李化民、李化瑞、李化卿和李景堂四人都參加過百團大戰(zhàn)支前工作。此外,許永堂參加過八路軍,在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和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英勇殺敵,曾任炮兵營營長,在上甘嶺戰(zhàn)役中被震壞了耳膜,轉(zhuǎn)業(yè)后回到家鄉(xiāng)。年齡最小的李風,當年是兒童團團長,帶領(lǐng)全村少年為八路軍站崗放哨。他們對洪河漕村有著特殊感情,想把當年聶榮臻坐鎮(zhèn)的“指揮部”所在農(nóng)家院,改造成紀念場所,展示這段紅色歷史以激勵后人。六位老人的善舉,得到了有關(guān)部門和村民的熱情支持,經(jīng)過多方搜集老照片和歷史實物,“百團大戰(zhàn)井陘展覽室”終于在1993年3月8日正式開展。

這個民間戰(zhàn)史展覽室,引發(fā)社會各界和新聞媒體的關(guān)注,也喚起許多人對那段崢嶸歲月的回憶。六位老人終于完成了夢想,他們肩負起義務管理展館的工作,每天輪流打掃衛(wèi)生,認真地為游客做講解。這里不僅成了村民們教育子孫后代的課堂,也讓許多尋跡百團大戰(zhàn)紅色歷史的人感到欣喜。

一轉(zhuǎn)眼,十年過去。當初創(chuàng)辦展室的六位老人,有三位先后去世,另外三位也因體弱多病,已無力繼續(xù)紀念館的日常維護工作。這種狀況讓村干部著急,也牽動著另一位老者的心,他就是李化璟。

李化璟出生于洪河漕村,百團大戰(zhàn)打響時,他剛滿七歲。即使如此,這段歷史對他而言,依然具有特殊意義。新中國成立后,李化璟在學校當過老師、校長,也在政府機關(guān)和建設單位工作過。當年六位老黨員自籌資金創(chuàng)辦百團大戰(zhàn)展室的事,讓他非常敬佩,也曾想?yún)⑴c進來,只因當時工作太忙,不能如愿。退休后,老伴兒身患重病需要照顧,他也無法脫身,這成了他心中的遺憾。

老伴兒去世后,李化璟執(zhí)意要回老家。兒女們極力反對,大兒子李春明說:“爸,您辛苦了大半輩子,現(xiàn)在七十出頭的人了,回去一個人孤苦伶仃住在老屋,還要自己洗衣做飯,我們也不放心啊。您要是一個人在家悶得慌,想去哪兒旅游,我放假了陪您去,行不?”

李化璟理解孩子們的心情,他說:“到哪兒也不如回老家心里踏實。我是1949年入黨的老黨員,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我的今天。我在外工作多年,沒有時間和精力幫村里做事,現(xiàn)在雖說老了,身子骨還硬朗,回老家發(fā)揮點兒余熱,是我最高興的事。你們要是孝順,就遂了我的心愿。”

兒女們拗不過他,只能順從。

2004年,李化璟回到了洪河漕村,村干部們正愁紀念館沒有合適的管理人員,見這么一位有工作經(jīng)驗的文化人回到村里,馬上登門拜訪,試探著問他能不能接替紀念館的工作,需要多少報酬。李化璟當即滿口答應,并明確表示:“義務管理,分文不取。”

就這樣,李化璟成了井陘縣洪河漕百團大戰(zhàn)紀念館的館長、講解員兼清潔工。

他在外工作四十多年,養(yǎng)成了認真負責、追求完美的工作習慣。紀念館的“指揮部舊址”過去是農(nóng)家院,房屋低矮狹窄,室內(nèi)陰暗潮濕,許多珍貴照片用圖釘釘在土墻上,有的已經(jīng)出現(xiàn)破損、褪色,如不及時采取措施,可能會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但是,改造紀念館需要資金,村里拿不出這筆錢,他只好自己想辦法。

李化璟跑到過去工作過的單位,找朋友、托同事,尋求幫助。有人說,老李過去是個很要面子的人,為自己的事從來不求人,這么大歲數(shù)了,為村里紀念館的事四處磕頭作揖,圖個啥呀?

李化璟卻暗自思忖:當年六位老黨員創(chuàng)辦展覽室,又圖什么呢?把這段紅色歷史傳承下去,讓后人牢記使命和責任,這就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李化璟憑著這股執(zhí)著的精神,最終募集到三千多元。他把所有紙質(zhì)資料和照片,送到石家莊技術(shù)最好的專業(yè)門店,清洗、整修、翻拍、壓膜,恢復了這些資料和照片的原貌。接著,他又請專業(yè)裝修公司對展室進行升級改造,加強了對這些珍貴照片的保護。

2005年8月,為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弘揚國際人道主義精神,洪河漕百團大戰(zhàn)紀念館新館正式開館。這座占地面積900平方米,建筑面積240平方米的二層小樓,由井陘縣委縣政府與日本友人共同籌資建造。

新館投入使用后,李化璟一個人管理兩個館,工作更加忙碌。為了豐富陳列內(nèi)容,他有空就到檔案館、圖書館查閱抗日戰(zhàn)爭史料,虛心向研究黨史、抗戰(zhàn)史的專家學者請教,一旦發(fā)現(xiàn)新線索,不管路途多遠,他都會不辭辛苦地趕去查證、采集。

在李化璟的不懈努力下,如今,洪河漕百團大戰(zhàn)紀念館已擁有300多張珍貴的歷史照片、66件歷史實物。展室內(nèi)大部分老照片,是著名戰(zhàn)地記者沙飛當年拍攝的,具有很強的震撼力。

隨著陳列品不斷豐富,李化璟又有了新的想法。他將所有歷史照片和實物分門別類,梳理整合、重新布展,將陳列分為了“抗日烽火遍地燃”“百團大戰(zhàn)震敵寇”“中日友好譜新篇”三大部分,全面展示了中國軍民在抗日戰(zhàn)爭暨百團大戰(zhàn)中的英勇事跡,真實記錄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燒殺搶掠的滔天罪行,以及對這場戰(zhàn)爭的反思。

紀念館的小院里,聶榮臻司令員手牽四歲日本小姑娘美穗子的漢白玉雕像,與室內(nèi)日本侵略者殘殺中國婦女兒童的照片形成了鮮明對比,彰顯了中華民族崇尚人道主義的博大胸懷。

李化璟剛回村那幾年,兒女們擔心他的生活,經(jīng)常輪流往家里跑。大兒子李春明,幾乎每個星期天都要回去一趟,給父親送食品、衣物和日用品,幫他搞衛(wèi)生、做家務。但是,孩子們并沒有介入紀念館的工作。

一個星期天晚上,李春明把飯菜端上桌,看老父親從紀念館回來有些疲憊,想陪他喝兩杯酒解解乏。等他洗好酒杯拿進屋,卻發(fā)現(xiàn)父親已經(jīng)靠在椅背上睡著了,手里還拿著半塊饅頭。李春明鼻子一酸,淚水差點滾出眼眶,這才意識到,老父親管理紀念館太累了,自己應該幫幫他。

從那天開始,李春明每次回老家,都會主動去紀念館幫助父親做些維護、打掃的事,有空了,他也跟著游客聽父親講解洪河槽村和百團大戰(zhàn)的歷史,耳濡目染久了,他對紀念館也有了特殊的感情——他終于明白了,這項工作為何成為父親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2016年,李化璟聽說河北師范大學舉辦沙飛抗戰(zhàn)攝影展,于是專程從井陘縣趕來參觀。他還想方設法與沙飛的女兒王雁見了面,向她講述了洪河漕百團大戰(zhàn)紀念館的情況,希望得到更多史料。這位年屆83歲老人不遺余力傳承紅色歷史的執(zhí)著精神,感動了王雁。她不僅破例允許李化璟翻拍了父親的照片資料,還將一些布展設施無償捐贈給紀念館。李化璟像是中了大獎一樣興奮,回到家,他敲打著腫脹的雙腿,開心地對兒子說:“這趟去石家莊太值了!這些史料非常珍貴,一定能讓紀念館的內(nèi)容更豐富?!?/p>

有一年國慶假期,紀念館來了好多參觀者,小學生、中學生,還有結(jié)伴而來的大學生和機關(guān)干部。由于新館陳列內(nèi)容豐富,一次講解下來需要兩個多小時。而李化璟只要開始講解,就像置身炮火紛飛的戰(zhàn)場,兩眼放光、聲如洪鐘。他的講解感動了一位又一位游客,卻把自己累得渾身發(fā)軟。每次講解完,李春明發(fā)現(xiàn),父親只能靠在門框上稍作休息,又滿懷激情地迎接下一撥參觀者。

有一次,一名八九歲的小男孩跟著媽媽參觀完展覽,特意跑到李化璟面前,莊重地舉起右臂,敬了一個少先隊禮。李化璟則站直身子,還了孩子一個標準的軍禮。這一老一小誰都沒有說一句話,這一幕,卻讓李春明內(nèi)心感受到極大震撼。那一刻,他真切地理解了父親的堅守——也許在他心中,這里就是他要堅守的陣地!以戰(zhàn)士的姿態(tài),捍衛(wèi)這片民族精神的厚土,把紅色的種子播撒在青少年心中,讓更多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愛國意識,是最令他欣慰和驕傲的事業(yè)。

2016年,李春明到了退休年齡。他年輕時當過兵,身體素質(zhì)好,做事雷厲風行,再加上頭腦靈活、工作能力強,不少單位想高薪聘請他。李化璟雖然嘴上沒說什么,但那求助的眼神,讓兒子明白了父親心里在想什么。

當時,正趕上井陘縣遭遇特大洪災,洪河漕村成了重災區(qū)。紀念館舊址因房屋漏雨,急需維修;新館也進了水,需要及時清理和重新布展。父子倆經(jīng)過多日的忙碌,總算把一切安排就緒,李化璟坐在臺階上,拍著酸痛的雙腿,長長舒了一口氣。

那天晚上,父子倆正在吃飯,李春明的手機響了,是一個朋友想高薪聘請他到自己的公司去工作。李化璟兩眼直勾勾瞅著兒子,含在嘴里的菜忘了咀嚼。李春明掛斷電話,微笑著說:“爸,您放心吧,我不走了?!?/p>

“那你怎么還跟人家說考慮考慮?”

“爸,人家是一番好意,我一口回絕顯得不好。明天我就給他回復,說我家老爺子離不開我,以后我就幫您管理紀念館了。”

李化璟高興得像個孩子一樣,他呵呵笑著說:“拿酒去,咱爺倆兒喝兩盅?!?/p>

李春明說:“爸,你不是不讓我喝酒嗎?”

李化璟說:“今天高興,破個例,慶祝一下?!?/p>

那天晚上,李化璟睡得特別踏實。聽著他均勻的鼾聲,李春明想,老爺子終于放心了。

從此,這父子倆共同管理起洪河漕百團大戰(zhàn)紀念館,李化璟負責新館,李春明負責舊址。父子倆配合默契,閑暇時,李化璟喜歡坐在指揮部舊址院里的石榴樹下,給李春明傳授講解的經(jīng)驗??粗鴥鹤又v得越來越好,他特別高興,總是笑呵呵地說:“有了合格的接班人,我就是死也能閉上眼了。”

隨著社會影響越來越大,洪河漕百團大戰(zhàn)紀念館已經(jīng)成為“河北省國防教育基地”“河北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觀眾越來越多,講解的任務也越來越繁重,耄耋之年的李化璟更加吃力了。

2022年,李春明接替了紀念館的所有工作,像當年挺身而出的父親一樣,義務肩負起這座紀念館館長和講解員的重任。李化璟不再為觀眾講解,但他還是經(jīng)常走到紀念館,打掃衛(wèi)生,旁聽兒子的講解。他最愛干的活,是反復擦拭紀念館院中那尊聶榮臻手牽美穗子的雕像。他總是擦得很仔細,連雕像衣服皺褶里的灰塵,也要小心地擦干凈。李春明每次看到父親顫顫巍巍地站在凳子上擦拭雕像,都會著急地提醒:“爸,您都多大歲數(shù)了,還爬高上低的,摔著了怎么辦?”

每逢此時,李化璟就會笑著解釋道:“養(yǎng)成習慣啦……和聶帥說說紀念館的事,聊聊咱村的變化,我這心里可舒服了?!?/p>

父親走后,李春明愈加理解了父親的信仰。望著漫天飛雪的太行山,他認真地說:“父親走了,守護紀念館的接力棒傳到我這兒,我會守護好這塊陣地,把紅色精神傳承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