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現實的紋理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彰顯 ——2023年度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與評論回顧
2023年,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彰顯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獨特魅力。老中青三代文學創(chuàng)作者筆耕不輟,他們的作品從鄉(xiāng)土歷史敘事、日常生活表述、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書寫等多個角度呈現了中華大地上少數民族人民的歷史與現實生活。
沿著歷史的山河,走進鄉(xiāng)土的生活
在鄉(xiāng)土、歷史寫作方面,2023年度的少數民族文學作品數量明顯增多。藏族作家阿來的新詩集《從梭磨河出發(fā)》有別于其以往廣為人知的小說創(chuàng)作,延續(xù)其早年的詩歌風格。阿來提及:“梭磨河是我家鄉(xiāng)的河流,是我喝著它的水長大的河流,這條河是大渡河的上源之一,大渡河后來流入岷江,岷江流入長江,一直奔流到上海,這是河流之地。我就在那樣一個有雪山、有草原、有森林的地帶長大,當然我的書寫就是以這里作為出發(fā)點?!彼栽姼璧男问街v述發(fā)生在藏族高原上的故事,描述生機勃勃的草原與河流。彝族詩人魯娟的詩集《歡喜》入選“第38屆青春詩會詩叢”。詩作以深沉的語言書寫大涼山的美,高頻的地域色彩詞匯體現獨特美感,表達了對故鄉(xiāng)的深切情感,展現了對生命與成長的深刻理解。
彝族詩人阿庫烏霧彝文長詩《大鳥》,描寫了大鳥的命運日常與突變。鳥的遭遇或許就是人的遭遇,鳥的異化大抵亦是人的異化。詩人將視野聚焦到了城市心臟,通過繁復抽象的詩性營構展開,揭示出人類社會的生態(tài)困境,人們的生活在原鄉(xiāng)與城市之間閃回,引發(fā)讀者思考現代人的生存困境與精神焦慮。而他的漢文組詩《城市脈象》題記中提到了多重視野對于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用漢字書寫,試圖追求中國少數民族漢語詩人‘雙語詩學’的藝術實踐和‘多語互通’‘文明互鑒’‘詩藝互文’的詩性精神塑造,多脈絡、深層次探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漢語新詩現代藝術生命創(chuàng)造與創(chuàng)新之路徑,以此觸及博大精深的多語種文明的人文歷史底蘊,力圖臻達多語種共生共榮的中華文明的詩意境界。”
普米族詩人魯若迪基的《邊關》組詩展現了深沉的民族情感和對歷史的敬仰。通過描繪將軍種下的樹、紀念碑等元素,表達了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與奉獻。其組詩《行吟東蘭》展現了作者對鄉(xiāng)土和歷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對文化傳承和發(fā)展的關切。彝族作家李美樺的長篇小說《春度龍崗》以工作隊深入龍崗,爭取彝族頭人出山為主線,通過生動細致的描寫,展現出特定歷史時期當地群眾改革實踐的艱難歷程。
在書寫鄉(xiāng)土社會的新變化方面,維吾爾族作家阿舍的長篇小說《阿娜河畔》講述了兩代農墾人開荒拓土、艱苦奮斗的建設歷程,多角度、多方位地描寫了中國邊疆建設的壯闊事業(yè)和巨大歷史變遷;彝族作家英布草心的小說《木七下山》聚焦大涼山,描繪了留守兒童的成長。作者以溫情的筆觸描寫大涼山的變革,生動勾勒了淳樸可愛的涼山少年形象,尤以主人公楊木七的勵志奮斗為主線,文字靈動、描寫細膩,語言地域色彩濃郁。
彝族青年作家加主布哈的短篇小說《父與子》以小縣城為背景,真實而鮮活地呈現了當下農村生活的多重困境,以及家庭關系中代際矛盾的較量。他的《瓦薩從濕地游過來》展示了一場荒誕而神秘的命運交錯。整個故事如同濕地中的迷霧,充滿著未知與難以捉摸的元素,展現了一個巫師內心的矛盾和迷茫。作品通過主人公的經歷,生動描繪了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彝族世界。
展現各族文化風貌,書寫日常生活的平凡與豐饒
藏族詩人群太加的詩集《春雨》選編了47首藏文格律詩新作,以多樣的角度表達了廣大牧民的生活及習俗,反映了藏族地區(qū)基層經濟發(fā)展、民生改善、民族團結、社會穩(wěn)定的美好圖景。蒙古族作家索南才讓的小說集《找信號》收錄了8篇中短篇新作,展現在青海大地上靈動的自然環(huán)境與牧民生活細節(jié),以及時代浪潮中草原上人們真實的生存狀態(tài)和心靈印記。藏族詩人納穆卓瑪詩集《拉薩月光》用清新、樸素的話語展示了真實、立體的農牧區(qū)婦女形象,突出了她們善良、堅韌的品質。
布依族作家潘靈的短篇小說《被遺忘的戍者》將殖邊隊士卒的艱辛與焦躁表現得淋漓盡致。主人公尹默君在這艱苦的遠征中展現出堅韌與智慧,盡管面臨困境,仍然保持冷靜。故事中融入了對國家主權的關切,勾勒出對勘界工作的重視。仫佬族作家潘琦的散文《穿越歷史的紅水河》展現了桂西紅水河流域的獨特文化,引領讀者領略壯族、瑤族、仫佬族等各民族多元文化與地方風貌。作者對紅水河深深眷戀,將其視為心靈棲息地,呈現出文學與文化的和諧融合,引人深思。土家族作家蔡測海的散文《火塘》描繪了一幅土家族人生圖景,以火為中心,展示了家庭、村落、人生的溫暖。作者通過火的比喻,勾勒與描繪出故鄉(xiāng)的風土人情,表達了對故土的深深眷戀,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土家族人淳樸的生活態(tài)度。
在描寫日常生活的少數民族文學作品中,納西族作家黃立康散文《河口的云》描繪了母親的堅韌與愛,以平凡的生活中折射出的偉大母愛,感人至深。作者以詩意的筆觸,勾畫出云南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使讀者領略到濃厚的地域特色。蒙古族作家鮑潔的《貓科動物》通過北京都市生活與草原空間的切換,描寫了作為程序員的男主人公與蒙古族女孩塔娜的愛情故事,展現了傳統(tǒng)與現代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彝族詩人依烏的詩集《麻雀 鬧麻了》則以一種簡潔明快的手法,讓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物變得靈動活潑。他的詩歌里或許沒有直接的宏大敘述、,但會在如麻雀般的小事物里,寫出五臟俱全的世界。
蒙古族作家鮑爾吉·原野的《烏蘇里密林奇遇》既是一部兒童文學,更彰顯了多元文化的豐富內涵,兩個生活在中國邊境上的混血少年,在俄羅斯原始森林中開展了一場野性的探險。小說里涌現出挖寶的村民、獨自在異鄉(xiāng)的華裔老人、流浪的吉卜賽人、傳統(tǒng)的鄂倫春獵人、相依為命的俄羅斯祖孫等豐富的人物形象,在歷險中,兩個少年完成了成長與蛻變?!?0后”回族女作家宋阿曼的《領略愛與潔凈》則以女性的細膩角度,書寫了對舟曲地區(qū)生態(tài)、農村、鄉(xiāng)野的感觸。
白族作家李達偉散文《遷徙的鳥》以怒江為線索,串聯(lián)起高黎貢山的種種生命,將河流與人生相互映襯,使之成為生命起源與滄桑變遷的象征。在雨季與冬日間穿插生活,河水的變幻勾描出生死輪回的氛圍。通過對怒江的深入描寫,展示了自然與人類之間微妙的聯(lián)系,將現實與夢幻巧妙融合,讓讀者陶醉其中。
畬族作家朝顏的散文《父親的大海和太陽》體現了對故鄉(xiāng)老屋的眷戀。老鄉(xiāng)們幫著修建起來的老屋,也為彼此之間建立了一種真摯的情感,大家來來往往很多年。作家寫出了村寨里那種質樸的鄉(xiāng)土生活。老屋見證了一個家庭的歷史,娶兒媳、嫁閨女等等重要時刻幾乎皆在此處發(fā)生。后來,一家人搬到了市區(qū),住進了高樓,過上了物質更為豐沛的生活,老屋成了需要推倒的土坯房,也成了一份難以割舍的念想。土家族作家溫新階散文《三個偏正短語》描繪了幾個主人公的生活片段,通過細致的描寫展現了他們的生意、家庭和情感經歷。整個故事通過真實而生動的場景和人物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溫暖與人情味的鄉(xiāng)村世界。
彝族作家阿微木依蘿的中短篇小說集《太陽降落的地方》收錄了12篇小說,展現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獨到觀察和敏銳感悟。小說以卡夫卡式的變形、荒誕的形象和象征、直覺的手法為特色,通過充滿隱喻的故事,細膩地書寫了平凡個體的遭遇和悲歡。作品深刻反映了對各種社會現象的思考,表達了對底層人生存困境的關切和悲憫之情。仡佬族作家趙劍平的短篇小說《人行橫道線》通過微妙的城市元素,呼應了人與城市之間的關系,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人生的喜怒哀樂。
壯族作家陶麗群的短篇小說《海邊的火光》細致勾勒了小鎮(zhèn)的氛圍,描述溫和的黃昏與深夜的迷幻,將人物內心情感與環(huán)境相融。小鎮(zhèn)宛如一枚時光停滯的膠囊,生動展示了生命的流轉與不可逆。壯族作家黃佩華的小說《落葉》深刻洞察中老年人的人生沉思,展現他們的痛楚,顛覆傳統(tǒng)觀念,呈現時代癥候。小說以質樸筆調揭示人生暮年的哀慟,通過交錯敘事展現阮氏晚年的多重悲歌,以深情描繪家族的歷史。
藏族作家才讓扎西推出了其首部短篇小說集《秘境》,該集由15篇短篇小說構成,作品主要探討了人和時代、傳統(tǒng)與現代之間的張力,筆觸細膩地繪制出藏族社會不同個體——包括作家、格薩爾藝人、畫師、僧侶、牧民以及城市居民等在時光荏苒和社會變化中的生命追求,體現了人們對夢想和幸福的不懈追求。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多民族場域內講述中國故事
2023年以來,少數民族作家對多民族題材的書寫比重持續(xù)增加。比如,藏族作家王小忠的《兄弟記》,以敘事散文的體裁描述新世紀以來甘南鄉(xiāng)村的曲折探索歷程,既展示了安多藏區(qū)的文化多元,又冷靜客觀地觀察了精準扶貧與鄉(xiāng)村振興背景下的鄉(xiāng)村變遷。作品講述了一個家庭內部的家族史,以及遷徙、創(chuàng)業(yè)、奮斗的具體過程,對如何在多民族場域內講述中國故事提供了有益嘗試。
彝族詩人吉狄馬加最新詩集《應許之地》中有一部同名長詩。長詩通過一片現代化的“應許之地”,接續(xù)了詩人的彝族傳統(tǒng)經驗與外部文明經驗的某種融混書寫,在文字里不斷尋索一片足以讓靈魂平穩(wěn)安置的處所,以期回答現代人的精神困境。
2023年推出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叢書”,其中包括蒙古族作家鮑磊的《幻?!贰⑼良易遄骷抑烊傅摹端{色的涂鴉墻》、傣族作家張新祥的《遇見》、維吾爾族作家穆克代斯·海拉的《永恒的刻度》、苗族作家張雪云的《青寨》,以及藏族作家李靜的《風從高原來》、回族作家馬駿的《青白石階》、哈薩克族作家阿娜爾·孜努爾別克的《想念伊犁的雨》、仫佬族詩人吳利英的《風的形狀》、佤族詩人張偉鋒的《空山寂》等。
2023年青海湖詩歌節(jié)詩歌選《剛察·詩與遠方》收錄了57位多民族詩人的百余首詩作,既是對青海雪域大地地理空間的書寫,也是多民族作品集結聚合的典范。青海民族出版社發(fā)行了“綠松石叢書”,包含了三部短篇小說集:分別是德本加的《最后的黑帳篷》、才嘉的《貓的故事》、仁旦嘉措的《父親的白發(fā)》?!度珖匚亩唐≌f大獎賽獲獎作品集》匯聚了30篇短篇小說。2023年度《西藏當代文學史》《西藏當代文學大系》兩大書系出版,集合了西藏多民族文學多年來的作品,展示了西藏多民族文學發(fā)展的成就。
建構少數民族理論評論體系
2023年度,在文學理論研究、口頭文學與書面文學互文研究、少數民族文學海外譯介研究方面,也有一定的突破。學界持續(xù)對現代多民族國家敘事與多民族文學批評敘事紐帶性關系進行宏觀觀察,在民族文學理論與方法方面,主要集中在對中國多民族文學理論批評體系建構的思考,對新中國多民族詩學建構的語境、論域及價值的闡釋等問題的研究。朝戈金的《口頭文學之“集體性”與“個體性”發(fā)微》認為,中國學界對集體性和個體性的理解形成了全觀和辯證的高度,人在與其創(chuàng)造物(文學)的互構關系中進行文學生產,實現了普遍性和具體性、集體性和個體性的深層統(tǒng)一。徐新建的《不同而和——中國文學的多元共建》是對中國多民族文學共同發(fā)展的闡釋。鄧永江的《當代中國少數民族口頭文學理論研究史述評》對少數民族口頭文學理論的起源價值進行了闡發(fā)。
2023年度的當代少數民族文學批評既有對學術概念的重新梳理,亦有對民族文藝知識生產的學理性闡釋。如姚新勇的《社會主義少數民族文學批評理論話語演進史考》一文,以新中國初期第一個十年為范圍,考察社會主義少數民族文學話語的初創(chuàng)與成型歷史,勾勒社會主義少數民族文學理論話語生成演進的線索。劉大先在《中國多民族“語言-文學”譜系與比較研究的拓展》中,提出國家通用語(漢語)與少數民族語言共同構成了“中文”的多元、交融、共生的譜系。多民族語言文學之間相互促生,形成了中文“不同而和”、動態(tài)發(fā)展的創(chuàng)造。彝族學者羅慶春的《當代彝族漢語詩歌研究》,旨在闡釋“彝族漢語詩學”的核心觀念、理論內涵和未來發(fā)展方向。作者深入剖析“彝族漢語詩歌”在當代中國多民族文學發(fā)展中的人文創(chuàng)造與藝術貢獻,并延伸至其他少數民族的文學創(chuàng)作,強調其在世界文學史及批評中的獨特價值。
李曉峰、劉俊杰的《重讀〈茫茫的草原〉》以《茫茫的草原》為例,闡釋新中國對少數民族革命歷史的敘事,認為民俗敘事與革命歷史敘事高度融合,進而建構的民俗化、民間化、生活化、藝術化的歷史場景,為革命歷史敘事的神圣性和崇高性注入了鮮活的草原氣息和生命元素。邱婧的《20世紀50年代西南少數民族民間文學作品的改編與重構》一文,探討了新中國民族文學的建構對民間文學資源的接受、改編和再創(chuàng)作的運行機制,指出民間文學的“作品化”與國家話語規(guī)約與整合的關系。李珍妮的《少數民族文藝如何被“發(fā)現”——茅盾新疆之行與現代西北文藝的邊緣路徑》一文,探討了少數民族文藝在成為特定學科概念以前的復雜性和特殊性,考察少數民族文藝進入學術視野、被認識和接納的具體過程。
回顧2023年度的文學創(chuàng)作,在鄉(xiāng)土歷史敘事方面,不少作家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歷史變遷和鄉(xiāng)土風俗,展現了鄉(xiāng)土生活的真實面貌。在日常生活表述方面,作品展示和描繪了少數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展現了其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和精神風貌。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書寫方面,作家們強調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特征,展現了各民族之間的和諧共處和共同發(fā)展。與此同時,不同代際的學者又紛紛展開了對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野下少數民族文學的理論闡釋,對于深化我們對少數民族文學的理解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