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王憶小說《夏日秋千》:愛是一種本能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周衛(wèi)彬  2024年01月08日21:21

寫作是王憶行走的方式。在這樣的行走中,她負芒披葦、長風破浪,成為“一個完整身心合一的我”。讀王憶的小說,你不會覺得身體是一種拘囿,而是一次次讓想象力飛揚的媒介,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自信。在閱讀這部《夏日秋千》的過程中,那種鮮活的少年形象,那些被準確捕捉到的成長中難以放下的時刻,讓我們看到,那些生命的碎片如何聚攏成平凡的樣子,那些作為本能的愛如何讓一個人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部小說談論的是二孩家庭問題,但我們首先應該意識到,作為姐姐的林東東是一個腿腳不便的人,這種強調(diào),我以為并非僅僅是一種敘事策略,而是在王憶的寫作中,她的目光始終關注的是這種身體的障礙如何突圍,進而創(chuàng)造新的自我,并在孤獨、敏感中始終保持向上的狀態(tài)。因為,對于一個普通人而言,沒有比身體上天生的障礙更大的事件,從一開始,林冬冬的夢就是殘缺的,但是這種殘缺所帶來的驚異感,在父母愛的包裹中,漸漸被一種歸屬感所取代,從小說中,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到,盡管生而不幸,但那種家庭溫暖讓她與自己達成了和解而獲得了自我認同,即除卻身體的障礙之外,生活依舊是值得期待的,期待與世界建立一種內(nèi)在的關聯(lián),從獲得一種與尋常人一樣的教益。

隨著弟弟林好好的到來,很明顯,這種尋求受到了極大的阻礙,弟弟仿佛一面鏡子或是類似于拉康說的一種中介物,盡管這種他者的形象也不盡完美,卻讓林東東看清了自己的全部的缺陷,當然,這種缺陷不無因為對照而被放大,“我”就像是青春和衰老的集合體,這種焦慮在小說的第一章《他叫好好,她是姐姐》中表現(xiàn)為一種命運的不公,林冬冬全部的埋怨與壞情緒,都在默默地反抗這種不公,因為事實上,她不能預見自己的缺陷,作為一個被迫卷入的敏感的無辜者,弟弟的一切都是一種刺激,由此我們也看到了姐姐內(nèi)心最初的掙扎。我們發(fā)現(xiàn)王憶在描寫這種姐/弟對照的時候,無意于分析姐/弟在家庭中的真實位置,而是極為細膩地勾勒出一個身體缺陷者的內(nèi)心形象,林冬冬讓我想起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沉默的“我”在自我療救。借用德勒茲的生成理論,我們可以說“生成-姐姐”。這種生成,讓小說原初的某種自傳性質(zhì)讓渡為虛構(gòu),從而保留了想象力與真實感。

長期以來,我們已經(jīng)習慣被小說中廉價的共鳴所打動,通過所謂的客觀描寫讓讀者感同身受,而生成是同時向兩個方向運動和拉伸,一如德勒茲所言,“良知證實在一切事物中都有一個可確定的感覺或方向;但悖論證實的是同時出現(xiàn)的感覺或方向?!边@部小說寫到了姐弟倆不同的成長道路,但小說所關注的并非他們各自身上的特別價值,而是在這樣的成長過程中,他們?nèi)绾我宰陨硖赜械姆绞綄Ω鞣N問題加以解決,進而與他者產(chǎn)生真正的共鳴。因而,小說感動我們的并非是一種過來人的經(jīng)驗,而是被其中的諸種差異所捕獲,在內(nèi)心生成出事件之外的“第三者”形象。我們發(fā)現(xiàn),一方面,“作為同樣是孩子的身份,在父母面前都是任性的”,另一方面,他們又在不斷地尋找適應彼此的生活方式,這也是兩個不同的生命個體漸漸成為一家人的過程,盡管其間經(jīng)歷了種種現(xiàn)實的隱忍、顧慮、猶疑與掙扎,但最終“我”成為了“我們”。

這部小說以細膩的手法寫出了家庭生活的真實感,比如林好好剛出生不久,父母對待姐弟倆的不同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是在無意間流露出的,幾乎是一種本能反應,當?shù)艿艿哪X門無意中被姐姐的牙齒磕到,父母那種急赤白臉不明所以的詢問,它如此真實,以至于我們立刻感到了某種新秩序的誕生,但這并不是家庭等級劃分,因為林冬冬的父母并未刻意以對弟弟更多的愛而造成對她的漠視,然而,當一個健全的孩子降臨,父母那種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緊張感,無形中也會造成對姐姐的壓迫,同時,父母的愛也會面臨一種微妙的兩難局面,這不是他們刻意要在姐弟中間選擇一方,而是人性中最真實的反應。這種真實尤其表現(xiàn)在奶奶的態(tài)度上,她對孫子的贊美讓一心想要接受這種家庭新秩序的姐姐一再產(chǎn)生違和感,不過,我們看到,善良的林冬冬一次次在為這樣那樣的事感到不滿與內(nèi)疚的同時,也在一遍遍地理解和體諒這個不完滿的世界。

這種理解和體諒也讓林冬冬逐漸意識到,她與弟弟其實是殊途同歸的一類人。盡管林好好是活蹦亂跳的健全之人,卻在最需要父母關愛的幼年,面對長期的分離,無論姑父姑母如何悉心照料,也不能取代舐犢之愛。而當林好好能夠回到父母身邊的時候,他已經(jīng)錯把姑父姑母當做親生父母了。這種撕裂感在一個孩子身上表現(xiàn)得特別殘忍,林好好雖未困在輪椅之上,卻陷入了親情的無所適從之中。此時,我們看到王憶對細節(jié)的把控是如此嫻熟,她并未直接去描寫林好好的哭鬧,而是寫他對待玩具的態(tài)度,他猛烈地敲打小花鼓,甚至砸出了一個洞,繼而踢了幾腳。一個孩子全部的不安與委屈,也便流淌于他對待心愛之物的態(tài)度之中了。我覺得這種細節(jié)的考究,也在考量一個作家寫作長篇小說時的編織能力,因為并非所有的細節(jié)都能夠匯聚成小說,唯有經(jīng)過虛構(gòu)之網(wǎng)過濾之后的碎片,才有可能成為小說的聚合物。

這些日常碎片的凝結(jié)使得林家姐弟仿佛兩個可以互讀又不斷自剖的文本,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呈現(xiàn)出不同的闡釋。于林冬冬而言,身體始終是一個行動的障礙,我想起柏拉圖的《斐多》,在論及身體與靈魂的關系時,柏拉圖偏重智慧與真理,人應該超越身體,而于林冬冬而言,身體就是必須要跨越的靈魂負累,“每一個生命降臨并不是為誰而來到這個世界上,他是為自己而來,不是背負著某種重托過活?!北M管身體不便,但她以知性的力量和工作,實現(xiàn)了對身體障礙的超越,網(wǎng)絡寫作讓她獲得了存在的價值,也逐漸實現(xiàn)了精神的獨立與自信,另一方面,在承擔起照看弟弟的責任中,她也加深了對林好好的理解乃至同情。

她發(fā)現(xiàn)那個曾令她既愛又妒的弟弟,必須承擔一個健全人的全部成長壓力,比如沉重的課業(yè)負擔,業(yè)余時間要學鋼琴,在由孩子構(gòu)成的社會中,也會被人欺負。成長是謎團,也是考驗。這是一個人獨自練習生活的時候,就像那篇考試時沒有寫完的作文必須要林好好寫完,這個過程讓我想到,在與那些成長中必然會遭遇到的困難的對抗中,年少的生命因為單純而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堅強的力量,也許,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姐弟倆是弱小的,但是總有源源不斷的生活瑣事,讓他們可以擁有足夠的力量搭建起一座完整的橋—穿過它就能夠邁向更廣闊的未來。這樣的敘事需要極大的耐性和觀察生活的能力,我們發(fā)現(xiàn),整部小說的敘述始終具有鮮明的在場感,那些涓涓細流,娓娓道來,盡管來自于虛構(gòu),卻讓人感覺生活比現(xiàn)實本身還要真實。而今看來,林好好的童年其實是一種失樂園,并不如我們想象中那般美好,這樣的童年并非曾經(jīng)擁有后來失去,而是如林冬冬身體的障礙那般,失去先于擁有,因此,姐弟倆那些相依相伴的片段如此重要,是它們構(gòu)成了那個并不完整卻足以慰藉彼此的成長歲月。

當我們透過姐姐林冬冬的目光,看到那些散落在成長背隙里的回憶,漸漸從當初的對抗變得溫情脈脈,林冬冬也從原來的觀察者,成為一個“為姐則剛”的記錄者,細致地寫下林好好生命中的那些沉淀物。林冬冬其實已經(jīng)把自己的生命投影在弟弟身上,用自己行動的不便換取停留在弟弟身上時間的斑紋。這樣守候是瑣屑的、有時甚至是困難的,但是弟弟已經(jīng)成為姐姐生命中的一部分,看著那張可愛的臉在時間的推移中變得更加生動具體,這種姿態(tài)和意識,也讓姐姐藉由弟弟的成長重新走向生活,一個健全人的生活。這種相互的映射,仿佛生命的疊影,完成了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的存在—那個身體落敗的少女終于擁有了一個新的生命。

王憶的這部小說,讓我想到寫作是生命的契約,它既在想象力之中,也在想象力之外。林冬冬和林好好獨自面對生活的那些堅守的瞬間,讓人覺得人生清苦但人間值得,那些令生命逐漸壯大的無數(shù)日常,那些成長的律動與呼吸,在寫作中全部悄然浮現(xiàn)。一個真正的寫作者,必須無比坦誠地面對生命,唯有根植于生命本身的寫作,那些的虛構(gòu)、描摹、雕刻、記錄才有意義,才會具有永恒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