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王三街》:開滿鮮花的“同心街”
來源:文學報 | 岳雯  2024年01月14日11:54

《王三街》圖爾貢·米吉提/著,玉蘇甫·艾沙/譯,新疆人民出版社

《王三街》圖爾貢·米吉提/著,玉蘇甫·艾沙/譯,新疆人民出版社

在新疆阿克蘇市區(qū)最繁華的地段,有一條遠近聞名的百年老街。關于這條街的來歷,人們是這么說的:清朝末年,有一位叫做王福才的天津商人,因緣際會,收養(yǎng)了一個維吾爾族男孩,改名王三。王三跟隨他學習經(jīng)商和中醫(yī),后來在阿克蘇建了一個巴扎。這就是王三街。維吾爾族作家圖爾貢·米吉提以王三街為題材的長篇小說《王三街》,是以此觀照王三和他的父輩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中的命運,也是追溯一條街道、一個城市的歷史,更是對人與人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和睦友愛關系的開掘與點亮。

如何以小說的形式書寫一個日常生活中實有其景的固定空間,特別是,王三街的故事口耳相傳、王三的后人們依然在此生活,對于作家而言不能不說是個難題。小說不是紀實文學,不是建構在史料基礎上的照錄其事,全然有賴于作家獨具匠心的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少F的是,圖爾貢·米吉提找到了“長路”這一空間象征。當他把“街道”的空間構型化作了“長路”的隱喻時,小說頓時有了綿延生長的活力,有了無限伸展的彈性空間。那么,長路是怎樣貫穿到小說中,成為細節(jié)的粘結劑與主題的象征的呢?

“長路”是這條街道、這座城市的前史。作家將王三的親生父親肉孜卡爾萬和養(yǎng)父王先生的人生都與“長路”連接起來。肉孜卡爾萬是一名商人,他跟著馬隊、駝隊一起往來于各地托運貨物,有了“卡爾萬”(商隊)這個綽號,以至于人們都忘記了他的真實姓名。王先生呢,像肉孜卡爾萬一樣,也是一名商人。他走南闖北,因為趕大營來到這里,因喜歡上這座城市,就在這里落了腳、扎了根。由此可見,移動是這座城市的典型性格。這個城市的人們是慣于走長路的,他們在炎炎夏日忍住驕陽的暴曬翻越過多少險峻的高山,在寒冬臘月的風雪中經(jīng)歷過多少路程的煎熬啊。或許,在他們看來,“人生的意義就在于他走過的那無盡的沙漠古道,以及對即將抵達的遙遠的目的地的向往”,吃苦耐勞的意志也隨之灌注到他們的性格中。是的,這座看似靜止的城市里,有長路奔涌的身影。

長路是動蕩的、蘊含多種滋味的人生。親生父母不幸離世后,被王先生收養(yǎng)的王三終有一天也要踏上自己的長路。這是從阿克蘇到天津的返鄉(xiāng)之路。妻子離世后,王先生思鄉(xiāng)心切,迫切希望回到家鄉(xiāng)天津,與親人相見。對于王先生而言,這條返鄉(xiāng)的長路是就像是飽含著歡樂與悲傷的人生。長路上變換的美景不再像年輕時候那樣激起他熱烈的興趣,失去妻子的痛苦在他內心深處翻滾。對于“這人生的過往與人世間的命運”反復咀嚼構成了漫漫長途。對于孩子們來說,這是新奇的,同時也是顛簸艱辛的旅程。風景與文化一并涌入到他們的生命中,拓寬了生命的長度,也增添了生命的厚度。他們在路上一首接一首地背誦詩歌,伴著滿天的繁星講述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和岳母刺字的故事。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及其中蘊含著的各民族共同追求的美德、風俗與真理,猶如汩汩清泉,那么自然而然地伴隨著路上的風景流入他們的心田,為他們的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底子。對于王三而言,這條長路是人生啟蒙的開始。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有用腳步丈量過、以文化滋養(yǎng)過的長路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路,讓他銘刻心間,永志難忘。

如果說,在父親王先生精心呵護下所走過的從阿克蘇到天津的長路帶給王三的是驚奇,是大千世界的廣闊無垠,那么,人到中年,時時經(jīng)歷著洶涌的波濤和人生的跌宕起伏之后再走這條路,就有了更多復雜的體味。就像作家說的那樣,“在你的這一生當中,你會看到一半的水,一半的火,甚至水火交融,也會看到一半的綠洲和一半的沙漠。所有的東西都混雜在一起,有時,你會因找不到你要的東西而痛苦不堪?!边@猶如箴言般的句子是作家的人生體驗,也凝縮著一個民族的文化智慧。這一次,王三被迫要將一些貨物運送到口里。這是一條前程莫測的路,危險隨時有可能降臨。王三本來愁腸滿腹,但是一想到他在完成押送任務后可以去一趟天津,去探望留在那里的兩個哥哥,他又豁然開朗起來。緊繃著神經(jīng)行走在長路上,王三看不到一個村莊,滿眼都是荒涼的戈壁,遠方是一片蒼茫的山林,前方的路曲曲彎彎一直伸向遠方,仿佛沒有盡頭。到處是一片狼藉的戰(zhàn)場,這又何嘗不是那一時期祖國戰(zhàn)火四燃、山河變色、生靈涂炭的縮影。歷經(jīng)千辛萬苦來到天津,王三沒有找到兩個哥哥,只能從他人嘴里聽到了哥哥的故事。王三一家人四散而去的命運里,折射出歷史的變遷。

這么說吧,是動蕩的長路通向了寧靜祥和、豐饒富庶的王三街。經(jīng)過作家精心地鋪墊,王三街不再僅僅是一條街道,它蘊含著維吾爾族人民的生活智慧,是各族人民心與心交融之地,是我們每個人心向往之的精神家園。作家有意用鮮花的風姿與蓬蓬勃勃的生命感來形容王三街——“到了夏季,各種花香撲鼻而來,整個街巷彌漫著花的芬芳。沿街零零散散的商鋪后面就是無邊無際的田野,還有果園和開滿五顏六色花卉的花園?!边@芬芳從王先生妻子手栽的鮮花中來,為王三和妻子親手播撒,流淌到這本《王三街》中,也潤澤了我們的心田。

至今我未曾到過阿克蘇,沒有親眼目睹過王三街的盛景。然而,讀其書,念其形其貌。我想象著,也許有那么一天,在晨曦朗月的照拂下,我?guī)е@本《王三街》,沿著王三走過的路,走過雪山大河,走過綠野戈壁,到達那云霞似錦、鮮花簇擁、洋溢著民族團結一家親氛圍的王三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