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文物里的中國龍 
來源:海南日報 | 王 赫  2024年01月23日08:20

龍,自古以來便是中華文明的象征。不論是漢字“龍”形象的演化,還是不同時期器物上龍圖案的嬗變,或是有關龍的典故、民間習俗,它始終體現著中華民族瑰麗的想象力和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

在我國,出土了為數眾多的“龍文物”,它們雖然形象迥異,卻被賦予了無窮的魅力與深意。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博物館,欣賞這些精美、有趣的“龍文物”,領略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龍文化。

戰(zhàn)國龍形玉飾。 海南日報記者 王赫 攝

戰(zhàn)國龍形玉飾。 海南日報記者 王赫 攝

遠古呼喚

新石器時代玉龍

新石器時代,我國已經開始出現了原始的龍紋,如魚龍、蛇龍、豬龍、鱷龍等。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有一件玉器珍品——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龍。它是中國已發(fā)現的時代較早的龍的形象,于1971年出土于內蒙古自治區(qū)翁牛特旗三星塔拉遺址,有著“中華第一龍”的美譽。

玉,石之美也。中國人自古尚玉,正所謂“君無故,玉不去身”。從古至今,玉被各個時代的人們賦予了諸多美好的寓意。紅山玉龍,穿越了四千多年的時光,呈現在我們面前,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和文明的傳承。

紅山玉龍呈墨綠色,周身光潔,高26厘米,呈鉤曲形。頭部長吻修目,鼻端前突,上翹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兩個鼻孔,頸上有長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體酷似甲骨文中的“龍”字。軀體卷曲若鉤,如字母“C”,龍首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緊閉,鼻端截平,端面近橢圓形,以對稱的兩個圓洞作為鼻孔。龍眼突起呈棱形,前面圓而起棱,眼尾細長上翹。頸背有一長鬃,彎曲上卷,長約21厘米,鬃扁薄,并磨出不顯著的淺凹槽。龍身大部光素無紋,只在額及鄂底刻以細密的方格網狀紋,網格突起作規(guī)整的小菱形,龍背有對稱的單孔。

關于紅山玉龍的用途尚無定論,但因其高達26厘米,顯然并非配飾之物。專家推測,可能是一種宗教圖騰的象征或是用于祭祀的禮器。

靈動不拘

戰(zhàn)國龍形玉飾

在戰(zhàn)國時期,玉被視作美德的象征,諸子百家崇玉、王孫貴族愛玉,佩戴美玉成為當時的風尚。

據史料記載,大量的龍形玉飾在春秋晚期開始出現,到戰(zhàn)國時達到一個高潮。戰(zhàn)國七雄中,楚玉為玉中之最,在出土的戰(zhàn)國玉器中,造型柔美的玉器大多都是楚玉。專家稱,這與楚人愛美有關,也反映了獨特的楚玉文化,楚國甚至設有掌管玉器的專門機構——玉府,專門為楚王和貴族生產玉器等名貴物件。

1978年,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對龍形玉飾,堪稱戰(zhàn)國龍形玉飾中的精品,現藏于湖北省博物館。龍形玉飾為青玉色,長11.3厘米,寬7.7厘米,造型奇特。玉飾呈S形狀的龍形,承襲商周紋飾,具有古拙的靈感。

相較于新石器時代玉龍,這個龍形玉飾更接近于現代概念中的龍形。玉飾有龍頭、龍角和四只龍足,而且最大的一個足上,還有龍爪的形狀,最后還有一個龍尾,形態(tài)十分生動。整個龍身體遍布谷紋,張牙舞爪,象征著萬物蘇醒、生機勃勃。云紋,既是一種吉祥的裝飾,還展現了龍的飄舉飛動,同時,也包含了人們希望生前騰達、死后升天的愿景。

奔走千年

唐代赤金走龍

《全唐詩·第六四一卷》:從此百寮俱拜后,走龍鞭虎下昆侖。在陜西歷史博物館里,尋覓到了唐詩里的“走龍”,一組6條小金龍被稱為赤金走龍。它是唐代文物,于1970年在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這組赤金走龍每條長約4厘米,高2.1厘米—2.7厘米不等,每條金龍重約4克。金龍為四足站立狀,長吻細頸,頸部彎曲呈S形,尾部由粗到細,尾端短而回勾,頭頂用細金條焊接成彎曲的雙角,四肢與軀體也是焊接而成。龍身材纖細,闊嘴伸頸,頭頂雙角,圓眼深目,兩唇張開,頜腮部位飾長鬃紋樣,頸部彎曲。除脊背和尾脊有長鬃紋樣外,滿身皆飾深凹的網點紋,為飾片狀鱗紋,通體雕滿鱗片。金龍的須髯、齒狀鬣毛、鱗片等細部均采用鏨刻手法刻畫,栩栩如生。

唐代文化開放、絲路繁榮,是古代文明璀璨綻放的一個時期。開放包容也體現在這個時期的龍文物身上,成為大唐盛世的真實寫照。赤金走龍打破了人們印象中“飛龍”的形象,充滿包容性和動感活力的審美特點。每條金龍都有4條細直長腿并且呈奔跑狀,形象神態(tài)又各有不同,有的昂首挺胸,勇往直前,有的稍有頓足,抬頭觀望。金龍分叉的龍角,昂首闊步的形態(tài),身上整齊細密排列的鱗甲,都體現了奮發(fā)向上的精神面貌。

據了解,唐代金屬器物上,龍紋比比皆是,其形象豐富,做工越來越精致。這組赤金走龍的獨特造型及出土時的擺放位置,隱喻了非同一般的用意,專家分析它們也許是祭祀儀式中所用的法器。

史料記載,投龍簡是一種隆重的祭祀山水儀式,主要以帝王的名義舉行,將滿載祈福者愿望的玉簡與金龍,投放于江河湖沼等處,以祈求天地水神靈,保佑風調雨順、社稷平安、天下安康、國運昌隆。古人在進行祭祀儀式中,怕得不到上天的回應,于是就用金龍作為使者,溝通傳遞信息。

文化交融

金代坐式銅龍

中國古代,中原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匯聚成燦爛無比的中華文明。1965年,出土于黑龍江省阿城金代(1115年—1234年)早期都城上京會寧府皇城遺址的一具坐式銅龍(簡稱坐龍),彰顯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坐龍現藏于黑龍江省博物館,為紫銅實鑄,高19.6厘米,重2100克。造型設計為躬身踞坐,尾部上翹,尾端上卷成旋;足肢粗壯,爪為三趾,右前趾著地并與后趾連接,左前足抬起,中間飾流云一縷與后足趾相接,自兩趾沿腿部;分別雕有云帶紋直達肩部,至頂端又分成兩縷,卷飾于背上,與頭頂部5朵飄飛的鬃毛連接呼應。坐龍昂首張口弓身尾上卷,左前足踏地,右前爪抓著一朵祥云,后腿坐地,平穩(wěn)中顯示出一種內在力量,鬣毛向后飄揚,與肩部長起的蔓狀祥云相接,猶如騰云駕霧,造型生動威嚴。

作為龍族一員,坐龍卻有別于傳統(tǒng)的龍形。首先,它是“混血”般的外貌。除了擁有龍的基本特征外,它的身上還能看到麒麟、獅子、犬等多種動物的影子,龍首、肩部和四肢均飾有卷鬣。其次,是它“乖巧”的姿勢,當別的龍都在騰云駕霧時,它卻端坐在云上,霸氣中流露出一絲優(yōu)雅。

坐龍獨特的造型背后,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崛起于北方的女真族統(tǒng)一北方建立金國,他們在學習中原先進文化的同時,融入自身民族的文化和特點,形成了獨一無二的金源文化,這件銅坐龍就是金源文化的杰出代表。

據《金史》記載,金世宗完顏雍在大定六年(1166年)重新審定皇帝所乘坐的車駕,將本朝以前所用之金輅(注:皇帝乘坐的大型車駕)“軾上坐龍改為鳳”。表明銅坐龍曾用于皇室御用專車座前扶手的橫木上。又據記載:“大輦……頂輪施耀葉,中有銀蓮花,坐龍?!笨梢?,此類銅坐龍還曾被用在馬車的頂輪上。由此推斷,銅坐龍應該為金代皇室御用馬車上的裝飾物。

雖然龍的來歷眾說紛紜,歷經數千年,其體態(tài)也變化無窮,但萬變不離其宗。龍始終蘊含著人們對蓬勃生機的向往,和對平安吉祥的祝福。這些博物館里的龍文物,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華夏民族的精神寄托,在它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智慧與勇氣、堅韌與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