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巴黎左岸的小影院: 與藝術電影不期而遇
來源:光明日報 | 繳 蕊  2024年01月25日08:19

“新浪潮運動“代表人物特呂弗 資料圖片

“新浪潮運動“代表人物特呂弗 資料圖片

盧米埃爾兄弟 資料圖片

盧米埃爾兄弟 資料圖片

繪于1896年的海報顯示了早期巴黎電影放映的盛況。資料圖片

繪于1896年的海報顯示了早期巴黎電影放映的盛況。資料圖片

法國是電影藝術的故鄉(xiāng),也始終是藝術電影生產(chǎn)的重鎮(zhèn)。不同于好萊塢生產(chǎn)模式下的主流商業(yè)大片,最令法國電影人驕傲的是他們獨立創(chuàng)新、代表美學先鋒精神的藝術電影創(chuàng)作。法國的電影觀眾是幸運的——僅在巴黎,每天在影院上映的電影就超過100部,其中除了那些全球同步上映的商業(yè)電影,更多的是被歸為“藝術電影”的獨立電影、經(jīng)典老片、紀錄片和小眾外語片。據(jù)統(tǒng)計,法國每周約有80萬人(次)會在影院觀看一部藝術電影。那些遍布大街小巷的電影院,不但見證了法國源遠流長的電影傳統(tǒng),也滋養(yǎng)著當代法國人的文化生活。

法國藝術影院的歷史與文化底蘊

1895年12月28日,33名觀眾來到巴黎歌劇院附近的“大咖啡館”,在地下一層的“印度廳”內(nèi)觀看了盧米埃爾兄弟放映的《火車進站》《工廠大門》《水澆園丁》等短片。這是史上第一次公開售票的電影放映,而這一天也被廣泛認為是電影這門“第七藝術”的誕生日。實際上,在此之前,盧米埃爾兄弟就在巴黎拉丁區(qū)免費放映過他們的電影。那時,專門放映電影的場所還不多見。一塊幕布,一臺放映機,一個足夠黑暗的空間,幾排座椅,就是一個臨時放映室。逼真的影像讓觀眾感受到巨大震撼,也轟動了整個城市。

雖然今天最著名的藝術影院大多集中在巴黎,但全世界現(xiàn)存最古老的電影院卻是位于地中海海濱羅訥河口省拉西奧塔小鎮(zhèn)的“伊甸劇院”。這家劇院1889年開始營業(yè)的時候,電影尚未問世。1895年夏天,盧米埃爾兄弟來到拉西奧塔度假,在這里拍出了隨后令世界矚目的短片:《火車進站》《嬰兒吵架》《海水浴》等。當時,他們就在伊甸劇院組織過幾場免費放映。1899年3月21日,伊甸劇院開始正式售票放映電影,250名觀眾在這里觀看了盧米埃爾兄弟的《拉西奧塔起航》等影片。這一天被載入史冊,伊甸劇院也成為吉尼斯世界紀錄上最古老的電影院,直至今日仍是小鎮(zhèn)居民時常光臨的觀影場所。

再看巴黎,雖然當年的“大咖啡館”已經(jīng)不復存在,但藝術影院的數(shù)量和節(jié)目質量卻是首屈一指的。許多建于20世紀初的影院只有一兩個影廳,卻見證了電影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膠片到數(shù)碼的發(fā)展歷程。如今巴黎現(xiàn)存最古老的電影院是拉丁區(qū)的“先賢祠影院”。這家影院于1907年開業(yè),一直到今天還是重要的藝術電影放映場所。這座影院現(xiàn)在最著名的是頂層由法國國寶級女演員凱瑟琳·德納芙設計的沙龍空間,許多與電影相關的公眾討論都在這里開展。除此之外,像大多數(shù)傳統(tǒng)影院一樣,它還保留著最初的樣子:一個主影廳,每天只排一部小眾藝術電影。無論觀眾多寡,每天暮色降臨時,門前紅色的霓虹燈總會準時亮起,迎接著熱愛電影的人們。

1911年,雷昂·高蒙在克里希廣場建造了全世界最大的電影宮,使看電影成為一項喜聞樂見的大眾娛樂活動,新影院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時,巴黎已有180多家影院。但這時,電影還只是一種娛樂手段,“電影藝術”的概念要到20世紀20年代法國先鋒派電影出現(xiàn)時才逐漸深入人心。安德烈·布勒東、費爾南·萊熱、雷內(nèi)·克萊爾和熱爾梅娜·迪拉克等超現(xiàn)實主義藝術家,選擇在1926年開業(yè)的烏蘇林影院放映他們的作品。這座影院地處法國最高學府之一巴黎高等師范學院附近,是文藝青年和學生聚集的中心。這些標新立異的實驗電影吸引了大量對先鋒藝術充滿熱忱的年輕人,也成為全球現(xiàn)代主義潮流的重要一環(huán)。

20世紀30年代,有聲電影全面取代無聲電影,又為電影的大眾化帶來了新一波動力。巴黎的影院數(shù)量在十年間幾乎翻了一倍,在二戰(zhàn)結束時達到354家。這一時期,電影院的定位也出現(xiàn)了明顯的分野。位于右岸的大型影院大多數(shù)由百代、高蒙等大型電影公司運營,主要放映大眾喜愛的商業(yè)電影。而左岸的特色則是私人經(jīng)營的小型獨立影院,節(jié)目類型更加多元化,也更符合知識分子的趣味——這正是所謂“藝術影院”的典型特征。這些外表毫不起眼的小影廳里既留下了數(shù)代法國電影人的身影,也是薩特、加繆等文化名人青睞的休閑場所。特別是二戰(zhàn)中被德軍占領時期,幽暗的影廳為巴黎人提供了暫時的精神家園。從1940年開始,“法國新浪潮教父”安德烈·巴贊經(jīng)常在左岸的小影院里組織秘密電影俱樂部,放映被禁的美國影片和戰(zhàn)前拍攝的法國片。這樣的放映常常被德軍的突襲檢查打斷,薩特、波伏娃等文化名流也不止一次隨著人流從影院后門逃走。

二戰(zhàn)后,大量美國電影的涌入和經(jīng)典老片的重映,將藝術影院帶入了最繁榮的歲月。當時還不到20歲的影迷戈達爾、特呂弗、夏布羅爾和里維特等人整天奔波于巴黎城中的各個影廳,如饑似渴地觀看那些新鮮刺激的好萊塢類型片,為霍克斯和希區(qū)柯克的藝術性爭論不休。同時,伯格曼、弗里茨·朗等歐洲電影大師的杰作也令他們大受震撼。到20世紀60年代,左岸的藝術影院版圖基本形成了今天我們能夠看到的格局。從先賢祠影院向塞納河方向一路北上,路過索邦大學廣場,就會來到藝術電影的腹地:商博良街。短短145米的一條窄巷上,排列著三家大名鼎鼎的影院:第一家是“拉丁區(qū)電影館”,擁有一個巴洛克劇院風格的紅色影廳“瑪麗蓮”和一個中古簡約風格的藍色影廳“奧黛麗”,以放映經(jīng)典修復老電影著稱。第二家是長期放映獨立藝術電影和外國電影的“美第奇映像”,它也長期承辦戛納電影節(jié)“一種關注”欄目的回顧展映。中國導演賈樟柯、畢贛的電影都曾在這里與法國觀眾見面。而走到街口,就來到了大名鼎鼎的“香波”影院。這曾是年輕的新浪潮電影作者們最愛的影院之一。在這里發(fā)生的每一次熱烈的討論,都為他們?nèi)蘸蟮膭?chuàng)作埋下了草蛇灰線的伏筆。

更加有趣的是,為了向法國新浪潮致敬,當代影視劇作者經(jīng)常讓他們的人物“重訪”這些保持著當年原貌的電影院,以影像的方式重現(xiàn)關于電影的記憶。在2020年全球熱播的劇集《艾米麗在巴黎》中,女主角正是在特呂弗整日流連忘返的香波影院觀看了他的代表作《朱爾與吉姆》,完成了和巴黎這座城市的“精神握手”。而在2001年的熱門影片《天使愛美麗》中,愛美麗經(jīng)常造訪的則是位于蒙馬特街區(qū)的“28放映廳”。這個不起眼的小影院曾是阿貝爾·岡斯的杰作《拿破侖》首映的地方,也是路易·布努埃爾,讓·考克托和卓別林喜愛的觀影地點。當然,從小成長在這個街區(qū)的特呂弗更是這里的常客。

除了這些“小而美”的所在,巴黎十二區(qū)的貝西街還坐落著全球影迷的圣地:法國電影資料館。這座由亨利·朗格魯瓦創(chuàng)建于1936年的電影殿堂歷經(jīng)歲月洗禮,多次搬遷,如今已是全世界館藏最豐富的電影檔案館之一。除了每周別出心裁的放映安排,這里還有對公眾免費開放的圖書館、多媒體借閱中心和精心設計的展覽。世界各地癡迷電影的人們慕名來到這里,無論是專家學者,還是普通影迷,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追尋他們心中的電影傳奇。

作為城市景觀的影院建筑

除了它們所承載的文化歷史記憶,藝術影院的建筑本身也是寶貴的物質遺產(chǎn)。如果說電影是一種奇觀,那么走入影院的一刻就是這段奇幻之旅的開始。在法國,影院豐富多樣的建筑風格代表了不同時期的審美潮流,也為城市增添了一道別樣風景?;蛘哒f,多姿多彩的影院設計,恰好代表了人們渴望透過銀幕看到的大千世界。

法國最大的電影院是1932年開業(yè)的“大雷克斯”。它的投資人雅克·哈伊克不僅是當時成功的制片人,也在歐洲擁有多家影院。這座位于巴黎二區(qū)的電影宮殿就是他畢生心血的結晶。建筑師奧古斯特·布呂伊森為這座影院設計了簡約而壯麗的外立面,高聳的塔尖達到35米,頂端閃亮的霓虹字母“雷克斯”讓人在幾公里外就能看到。而建筑內(nèi)部更是別有洞天。最大的主放映廳擁有2800個座位,至今仍然是歐洲最大的放映廳?;⌒蔚奈枧_和發(fā)光拱門,半圓形的三層觀眾席,甚至還有包廂,讓人仿佛置身古典歌劇院。特別是地中海風格的裝飾和模擬星空的深藍色天幕,將浪漫優(yōu)雅的“裝飾派”風格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最令人難忘的還是那塊被稱為“巨無霸”的280平方米的大銀幕。因為它震撼的視覺效果,許多重要影片都選擇在這里舉行首映式。每年也約有一百萬名游客慕名而來,在這座富麗堂皇的影院中體驗電影鼎盛時期的榮光與魔力。

而在以奢華著稱的左岸七區(qū),則深藏著一處更加為巴黎本地人稱道的電影秘境,那就是東方風格的“寶塔影院”。1896年,著名的樂蓬馬歇百貨公司經(jīng)理莫蘭為了給妻子慶祝生日,在他們的住所近旁修建了一座雕梁畫棟的中式小樓。這座秀麗的小樓在整條街的奧斯曼風格建筑中獨樹一幟,顯得格外神秘。然而,這個隆重的禮物并沒有討得莫蘭夫人的歡心,這對夫婦最終還是分道揚鑣。1931年,這座建筑被改為影院對外營業(yè),主要放映先鋒藝術電影。它不僅外部造型精致典雅,內(nèi)部裝飾更是富麗堂皇。當龍形壁燈照亮墻上描繪細致的壁畫時,整個影廳頓時熠熠生輝。在如此金碧輝煌的環(huán)境中欣賞現(xiàn)代感十足的實驗影像,是十分奇特的體驗。如今,寶塔影院正在重新整修,而它不久后的回歸必將是巴黎影迷久違的盛事。

對多元文化交匯的巴黎來說,“寶塔”影院并不是唯一一座異域風情的影院。在平民氣息更加濃厚的第十區(qū)坐落著埃及風格的“大盧克索”。穿過北非移民聚居區(qū)煙火氣十足的街市和人群,這座突然出現(xiàn)在街頭的龐大建筑仿佛天方夜譚中的奇異仙境??梢韵胂?921年落成開業(yè)時,它是何等風光耀眼的存在。作為巴黎歷史最悠久的特色電影院之一,它也被列為歷史保護建筑。影院的外立面由高聳的土黃色墻體構成,點綴金色和翠藍色的幾何馬賽克拼貼裝飾,宛如一座壯麗的埃及神廟。影院內(nèi)部的主放映廳以埃及著名導演尤瑟夫·夏因命名。三層觀眾席能夠容納342名觀眾,是巴黎最大的影廳之一,金光燦燦的墻壁上裝飾著獅身人面像,更顯得雄偉莊嚴。

在巴黎之外,也有一座別具一格的復古影院值得關注,那就是卡爾卡松的“斗獸場影院”。這座南法小城以建于羅馬時期的城堡而聞名世界,而影院的命名顯然受到了羅馬遺風的影響。實際上,這座建筑和古羅馬斗獸場毫不相像,是一座建于1912年的新藝術風格建筑。乳白內(nèi)飾的大廳和教堂彩窗一般的玻璃屋頂,使人想起19世紀末浪漫繁華的“美好年代”。

當然,除了這些歷史悠久的影院,許多新興的藝術影院不但為影迷提供了更便捷的觀影體驗,也體現(xiàn)了更現(xiàn)代的設計風格。比如由古斯塔夫·埃菲爾的舊倉庫改建而成的MK2塞納河岸影院和通體玻璃結構的MK2圖書館影院,分別擁有6個和14個單獨的放映廳,可以同時放映多部電影。這種多廳藝術影院結合了好萊塢商業(yè)影院模式與藝術電影的文化傳統(tǒng),為今天的觀眾提供了更多元的選擇,使藝術電影真正成為更多法國人唾手可得的一種生活方式。

充滿活力的藝術電影生態(tài)

如果說建筑還只是硬件,那么支撐法國藝術影院核心生命力的就是持續(xù)不斷的藝術電影的生產(chǎn)和放映。在法國,影院是承載整個藝術電影生態(tài)的關鍵樞紐。在法國國家電影中心的支持下,1000多家影院被列入“藝術與實驗”類別。每年,這些影院會安排超過一百萬場“藝術與實驗”電影的放映。

那么,什么是“藝術與實驗”電影呢?事實上,人們今天對“藝術電影”的定義離不開1955年在巴黎成立的“法國藝術與實驗電影協(xié)會”。這個協(xié)會最初由五家巴黎獨立影院的運營人和《世界報》《解放報》等知名媒體的影評人發(fā)起,旨在推廣當時標新立異、在其他影院很難看到的“實驗電影”。后來,協(xié)會規(guī)模逐漸從巴黎擴展到整個法國。1959年,在法國文化部部長安德烈·馬爾羅的支持下,《電影資助法》頒布?!八囆g與實驗”影院得到國家官方認可,并開始依法接受國家財政支持。1962年,50家法國影院正式被列為“藝術與實驗”影院。相應地,這個協(xié)會的委員也要投票選出在這些影院播放的“藝術與實驗”電影。符合“藝術與實驗”標準的包括下面幾類影片:質量無可爭議,但尚未獲得相應上座率的作品;研究性和探索性作品,即在電影學領域有研究性或創(chuàng)新性的作品;反映在法國影像傳播尚少的國家生活的作品;具有藝術和歷史價值的重映電影,特別是被列為“銀幕經(jīng)典”的作品;旨在對電影藝術有所創(chuàng)新的較短的影片;受到評論界和公眾好評,并對電影藝術有所貢獻的新作;由業(yè)余作者拍攝的杰出作品。

根據(jù)委員們的票選結果,“藝術與實驗”電影片庫每兩周就會更新一次。在新加入的影片中,除了法國本土制作的影片,來自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電影占了一大部分,這樣的評選標準踐行了法國知識分子對文化多樣性的堅持。一家影院是否能被列入“藝術與實驗”類別,就是由它放映“藝術與實驗”片庫中電影的比例決定的。在巴黎這樣的大型城市,一家影院放映藝術電影的比例要達到總排片量的65%以上,才能獲得“藝術與實驗”稱號。同時,為了覆蓋更多年齡段的觀影人群,協(xié)會還特別設計了專注于老電影修復的“文化遺產(chǎn)與保護”類別和主要推薦動畫片、科教片的“青少年觀眾”類別。特別是對兒童,影院還經(jīng)常會推出精心設計的活動和展覽,讓電影潛移默化地成為他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對于普通的大型商業(yè)連鎖影院來說,獨立藝術影院的票價一般更加低廉。如果購買了影院的優(yōu)惠套票或會員卡,更是可以用每月不到20歐元的價格無限觀看電影。在巴黎這樣高消費的大都市,看電影無疑是相當劃算的休閑方式。但對影院來說,和運營成本相比,放映藝術電影的收入相當微薄??梢姡裉斓乃囆g電影放映并不以票房收入為主要目的,而是為了拓寬電影觀眾的視野,維持平衡、多元、充滿活力的電影生態(tài)。

為了維持這一機制的運行,法國國家電影中心會將上一年度全國電影總票房收入重新分配,為“藝術與實驗”影院提供較為豐厚的補貼。特別是那些只有一兩個放映廳的小型獨立影院,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靠放映藝術電影生存下去,這筆補貼是不可或缺的支持。而對藝術電影的創(chuàng)作者來說,法國國家電影中心除了直接提供創(chuàng)作基金,對藝術影院體系的長期維護也為他們的電影提供了穩(wěn)定的發(fā)行渠道。

良好的觀影條件有力地促進了法國藝術電影生態(tài)的良性循環(huán),使得法國藝術影院在今天仍然維持著活躍的高人氣。最重要的是,藝術影院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運營方式為法國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觀眾。在藝術影院中,人們總是期待著和新鮮的電影不期而遇。而為了使電影藝術長盛不衰,影院也需要更年輕的受眾。在休閑選擇更加多元化的新媒體時代,如何吸引觀眾,留住觀眾,是法國藝術影院必須面對的挑戰(zhàn)。歸根結底,只有觀眾隊伍不斷壯大,延續(xù)了一個多世紀的電影文化傳統(tǒng)才能繼續(xù)傳承下去。

(作者:繳 蕊,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