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見文化、見性情、見人間煙火 ——讀謝冕《昨夜閑潭夢落花》《以詩為夢》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林 莽  2024年02月01日09:03

讀謝冕的散文集《昨夜閑潭夢落花》,仿佛穿過不同時代的街巷,領略到的是他人生中的繁花與風雨。對我而言,這是一次身心的洗禮,也是一次文化的修行。

簡潔中有豐盈的意味

在《詩探索》編輯會上,謝冕多次提出,我們要提倡和多發(fā)那些寫得精短、言之有物的批評文章。我想,這也是謝老師對自己的要求。謝冕的批評文章文字一向簡潔,有發(fā)現(xiàn)、有觀點、有文采、有詩意。他的散文作品更是如此。無論是對故鄉(xiāng)的回憶、對親人的懷念,還是記人、記事或?qū)懨朗车奈淖郑际莾?nèi)涵深刻而外延豐富。正如《昨夜閑潭夢落花》的序言所說:“謝先生骨子里是位詩人,他有著詩人的赤子之心,又有著穿透世事的智慧,追求真理,特立獨行,詩意書寫中充溢著真誠、堅忍、豁達?!?/p>

謝冕的許多短文章,能讓讀者自然而然地領略古今中外文化,簡潔的敘述中總是充滿了豐盈的意味。他的文章是見文化、見性情、見時局、見人間煙火的。見文化需要多年的閱讀積淀,見性情需要良好的自身修養(yǎng),見時局需要有洞察世事的判斷力與認知力,見人間煙火更難,它需要人活得豁達而通透。我們經(jīng)常看到,一些寫作者是飄在現(xiàn)實世界之上的,他們看上去天馬行空,但多浮于表面的時尚或沉浸于所謂的“先鋒”中,忘記了要腳踏實地,與時代融為一體。我一直認為,那些沒有人間煙火、不及物的作品也許只是過眼云煙。

散發(fā)溫暖人心的力量

謝冕的文章,無論是詩歌評論還是散文作品,無論是寫困境、危難還是其他什么,總有一道明澈而通透的光芒照耀。這是因為謝冕心胸坦蕩,對自己經(jīng)歷的世事有通透的理解。謝冕對很多事情都有自己十分明確的看法,但他不會隨意說出,而是留有余地,注重更進一步地思考和辨析。他的寫作同樣也是在不斷自省與調(diào)整中進行的。認真讀謝冕的文章,我們能感受到他的廣博與寬厚。

我曾讀過一位著名詩人的散文集,在一個公眾場合,許多人都竭力夸贊他的文章寫得好,也許是看到我一直不發(fā)言,他就私下問我對這本書的看法。我直言不諱地說:我認為你寫得不好,你的文章中有太多戾氣,這樣的文章我不喜歡。試想,一本書中如果充斥著憂憤之氣、沮喪之氣、垂暮之氣,這樣的書怎么能成為好書。

而謝冕的文章有格局、有境界、有余韻,困苦中有厚重的精神依托,憂傷中有溫暖的精神撫慰,訴說中有文采的光芒映照,這樣的文字帶給我們的是內(nèi)心的感動和身心的愉悅。

宛若走進曲徑通幽的花園

讀謝冕的文章,總讓我想起捷克詩人、198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塞弗爾特。他晚年出版過一本回憶錄,名為《世界美如斯》。他經(jīng)歷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與東歐生活困苦的年代,但他的詩中一直有無限的愛。在晚年,他用散點透視的方法寫對生命的感受,寫對世界的認知,寫對祖國、家鄉(xiāng)和母親的愛。人們評價他:“在飽經(jīng)了滄桑和長期患病之后,他的詩無論是在思想上還是表現(xiàn)手法上,都已趨向于返璞歸真……在他平靜的語句之下,有一個潛在的不斷涌動的大海?!彼簧霭媪藥资驹娂?,其中有許多是寫給母親的詩,如《媽媽的小圓鏡》《一束紫羅蘭》《天上的紐帶》等,都曾給予我寫作的啟示和心靈的觸動。他還出版過一本專門寫給母親的詩集,名叫《媽媽》。

同樣的,謝冕也有許多寫母親的文章,或與母親有關的文字,他那些細微的、充滿贊美與愛的文字,深深感動著我。謝冕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硝煙,社會的動蕩,還有中國文壇的風風雨雨,但他沒有泯滅心中的愛,他的文字充滿了智慧,閱讀它們宛若穿過不同時期的街市與炊煙,走進了一座曲徑通幽的花園,讓我們不斷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文化之美和人生與世界之美。

我曾寫文章說,謝冕是為我們這一代詩人扛起過詩歌閘門的批評家,他對中國詩歌發(fā)展各時期的判斷,就是一部精煉的中國新詩史。而謝冕的散文寫作,聚雜花以成束,匯千巖而為峰,日積月累,留下閱歷與生命的芳華,為我們樹立了文化人寫作的榜樣。

骨子里就是一位詩人

謝冕是新詩批評家、新詩史家、散文家,但很多人不知道他還是詩人。《以詩為夢》這部新出版的詩集主要收錄謝冕兩個階段的詩,一是1948年至1949年,一是1974年前后。前者呈現(xiàn)的是“詩人謝冕”在創(chuàng)作起點留下的獨特印記,那時的他自覺、忘我地沉浸在詩歌的閱讀和寫作中,甚至達到癡迷的程度。謝冕的詩歌寫作開始于三一中學,從1948年1月到1949年9月參軍之前,他寫作詩歌近200首。作為一名十幾歲的中學生,謝冕當時的詩作雖未發(fā)表,但它們傳達出真切的時代氣息和生命體驗,語言洗練、成熟,堪稱當時最好的詩歌作品之一。

讀《以詩為夢》中謝冕那些寫西雙版納的詩,讓我想到李瑛的《棗林村集》和《紅花滿山》。那是上世紀70年代初深受人們喜愛的詩集,首印都是幾十萬冊。我覺得謝冕的這些作品,并不亞于李瑛先生,他對云南地方風情與人物的精美書寫,是那個時代難得的好作品。

現(xiàn)在有許多詩歌研究者不斷發(fā)表自己的詩作,有的還出了詩集,甚至獲了詩歌獎,引發(fā)一些讀者的關注與多重評說。這似乎是中國詩壇一個值得關注的現(xiàn)象。我有一個內(nèi)心的疑問,作為著名批評家,《以詩為夢》中收錄的這些作品在后來想發(fā)表出來,應該不是難事,但謝冕沒發(fā)過。在寫詩與評詩之間,他有過怎樣的抉擇?

不管是評詩、研究詩,還是寫詩,總之,謝冕骨子里是一位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