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開辟新移民華文文學的新疆域 ——評《2020-2022海外華文文學精品集·中篇小說卷》 
來源:文藝報 | 吳道毅 吳行健  2024年02月02日09:46

作家出版社推出的《2020-2022海外華文文學精品集·中篇小說卷》(2023年3月出版),由傷痕文學作家盧新華任顧問,由方忠教授主編,共收錄《天空之鏡》《王姛與馥生》《米勒》《一輩子很長》《狗與負負得正》《遺落在紐約》《美人》等7部中篇小說佳作,展現(xiàn)了近年來海外華文中篇小說的突出創(chuàng)作成就。

這些作品寫故地也寫異地,寫現(xiàn)實也寫歷史,寫男性也寫女性,或反思“9·11事件”,或追溯海外華人參加的拉美革命,或關注散離人群,或聚焦女性命運及婚姻家庭的裂變,在題材、寫作視角、主題與表現(xiàn)形式、技巧等方面,都有新的開拓或亮點,讓讀者感到新奇別致并深受啟發(fā)。

旅居加拿大多倫多的陳河,新世紀以來執(zhí)著于海外華人與國際戰(zhàn)爭題材的寫作,推出《沙撈越戰(zhàn)事》《米羅山營地》《外蘇河之戰(zhàn)》等多部長篇小說力作,受到廣泛認可。這些作品一方面走進東南亞熱帶雨林中塵封的二戰(zhàn)或越戰(zhàn)歷史,打撈與縫合珍貴的歷史碎片,在異域他鄉(xiāng)的書寫中給讀者帶來奇異的陌生化之感,一方面則以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自覺審視戰(zhàn)爭與人性,揭露不義戰(zhàn)爭的罪惡,表現(xiàn)戰(zhàn)爭中正義與邪惡之間的較量,著力謳歌人性的溫暖與崇高,渲染信仰的力量與光芒,在當下和平年代的讀者中產(chǎn)生很大反響?!短炜罩R》是陳河以中篇小說形式延續(xù)國際戰(zhàn)爭題材寫作的成功嘗試,不過地域背景則轉(zhuǎn)移到離中國萬里之遙的秘魯、玻利維亞與古巴一帶。作品以敘述秘魯共產(chǎn)黨領導人、混血華人奇諾參加上世紀中期切·格瓦拉領導的古巴革命并英勇犧牲為主線,同時設置早期華人苦力從我國東南沿海到中、南美洲的悲慘移民史與新世紀中國公司進駐玻利維亞等南美洲國家援建高速公路等副線,表現(xiàn)華人不同時空維度中在中、南美洲國家不同的生存境遇。在作品主人公奇諾身上,所體現(xiàn)的不僅僅是華人與秘魯人的文化融合,更是新一代華人積極投身世界革命、超越個人和家庭利害榮辱、立場堅定、矢志不移、甘灑熱血、視死如歸與追求人類共同理想的大寫人生。

美國華文女作家凌嵐的《王姛與馥生》作為女性敘事,突出關注海外華人老年女性的晚年生活,表達對她們的臨終關懷,同時書寫不同代際女性之間的特殊感情,明顯可以看出“姐妹情誼”等女性主義理論對作品的影響。小說中,王姛是出生在美國的第三代華人女性,二婚丈夫迪克是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夫妻在紐約北郊過著富人的生活。馥生跟著丈夫老趙從南京來到美國,20世紀90年代初期于紐約大學商學院畢業(yè),就職于紐約百老匯附近的一家公司,并因為愛好讀書,在書店的讀書會上與公司行政大秘王姛結(jié)為好友。雖然王姛與馥生的母親同歲,但整整一代人的年齡差距并沒有阻礙她們成為“閨蜜”或好友,乃至相互之間產(chǎn)生別樣的情愫。歲月流逝,時光輪轉(zhuǎn),當只身生活、87歲的王姛因失去獨立生活能力被兩個兒子送進養(yǎng)老院時,馥生不惜從美國中部哥倫布市的家中趕往美東,將王姛從養(yǎng)老院偷偷送回王姛家中加以悉心照料。王姛的生命也許很快就會在大雪天走向終點,但因為有馥生來到身邊照料,她并不感到孤獨,還領會到不同于家庭親情的別樣人生情誼。

旅美作家盧新華的《米勒》是一部集宗教、離散、人性、親情與死亡等主題于一體的作品,思想厚重而有力度,也延續(xù)著盧新華作為傷痕作家一貫表現(xiàn)的主題,并洋溢出濃厚的人道情懷與自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作品主人公米勒是一位佛教徒,也是有著中國血統(tǒng)的柬埔寨人,漂泊歐美各地大半生,晚年在美國洛杉磯靠擺攤做小生意為生,最終見到了失散幾十年的妹妹圖圖。但圖圖并不是他的親妹妹,是他少年時在柬埔寨搭救的病中孤女。為了報恩,長大后的圖圖執(zhí)意要嫁給當時還叫“無漏”的哥哥,遭到拒絕。傷心、失望之余,圖圖接受來自中國的一位革命青年的追求,懷上了對方的骨肉。這位革命青年的意外死亡被歸咎于“無漏”,“無漏”由此踏上逃亡與漂泊之路。作品表現(xiàn)了宗教文化與人性或愛情之間的強烈沖突,更是熱情有加地贊美了米勒身上的人性光輝以及他與圖圖之間感人至深的親情,米勒簡樸、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樂于仗義疏財、對妹妹的半生牽掛及對友情的珍重,等等,無不閃爍著人性的光芒,也令人想到佛教中笑口常開的彌勒佛——米勒的讀音甚至與彌勒頗有相近之處。作品中的圖圖也是一個內(nèi)涵豐富的動人女性形象。

加拿大華文女作家王婷婷的《一輩子很長》作為女性書寫,通過洞燭灰色婚戀人生拓展了女性書寫的疆域。作品以都市高學歷人群為主體,聚焦新世紀都市市民逸出生活常態(tài)的另類婚戀生活,及時捕捉到經(jīng)濟發(fā)展與文化開放語境下國人婚戀倫理觀念的裂變。作品中的喬嘉行和肖筱,都是具有博士學位的高學歷人才——一個在航天單位工作,一個在北京的一所大學任教。由于婚姻基礎的不牢靠、家庭地位的懸殊、配偶雙方個性或價值觀念的差異,以及自身的以貌取人或閱歷不深、上當受騙,等等,他們竟然都不自覺地陷入形式婚姻的怪圈,或充當形式上的丈夫,或只是名義上的妻子,不約而同地感受著“一輩子很長,沒有愛則度日如年”的苦澀與無奈。令人欣慰的是,喬嘉行和肖筱都努力掙脫了“形婚”的枷鎖,開始迎接新生活的曙光。

美國華文女作家袁勁梅的《狗與負負得正》以新冠疫情和處在美國中部沙漠地帶的豪縣為背景,是一部書寫現(xiàn)實與考問人性并具有某種黑色幽默意味的作品。作品題名看上去有些怪誕,實際卻對應著旨在改造美國監(jiān)獄犯人的“重建工程”,并有如一面多棱鏡,折射著美國現(xiàn)實生活中犯罪率高、監(jiān)獄暴力嚴重等諸多矛盾,彰顯著人性的怪異及修復的可能。鑒于美國監(jiān)獄無法改造犯人及野狗咬人的現(xiàn)實,H大學倫理學教授何正求與犯罪心理學教授查理提出一個名為“犯人+野狗”的“重建工程”,具體做法有“讓刑滿釋放的犯人或表現(xiàn)好的犯人當‘狗教官’”等。伴隨著這一工程的推進,方方面面的問題逐漸暴露無遺。

在“9·11事件”過去20周年之際,美國華文作家葉周推出《遺落在紐約》,表現(xiàn)出深沉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作品的一個獨特與可貴之處,是把“9·11事件”與一個優(yōu)秀華人女性移民的悲劇命運關聯(lián)在一起,控訴“9·11事件”給人的生命帶來的毀滅性戕害——包括次生性災害。作品主人公辛芝蕊讓人愛憐,更讓人嘆惋。她從大陸留學美國,從美西移居到美東,曾一次次化解危機。然而,她如花怒放的燦爛生命,終究不可避免地在“9·11事件”中黯然凋謝——沒有逃脫這場人世間罕見的慘烈人禍。作品沒有像國際政治學家那樣去追蹤“9·11事件”的原因,但通過對辛芝蕊命運的講述,力透紙背地表達出珍重生命、敬畏生命與熱愛和平的主題。小說在敘事上別出機杼,小說人物商雨量、辛芝蕊、彼得、查理輪番充當?shù)谝蝗朔Q敘事人,從各自角度對辛芝蕊的人生命運進行敘事,既構成不同敘事人之間的有效對話,也體現(xiàn)出對??思{《喧嘩與騷動》《我彌留之際》等小說敘事技巧的有效借鑒。

美國華文女作家張惠雯的《美人》,以城市普通女性何麗的婚戀生活為主線,跳出自古“紅顏禍水”的書寫模式,表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與傳統(tǒng)觀念對女性人生幸福的擠壓,書寫當代女性多舛的生存命運,讓讀者體會到作品人物撕裂般的人生痛楚。何麗天生麗質(zhì)、心地善良,卻出身貧寒,父親是縣化肥廠工人,勤勞忠厚,母親是城郊農(nóng)民,樸實善良,唯一的哥哥與她兄妹情深。小說中,父親患上肺病后無法工作,哥哥因為從事不法經(jīng)營被捕入獄,被判重罪。家庭變故使何麗不得不輟學,進鞋廠當工人。為了營救哥哥的性命,也因為美麗動人,她被迫失身于縣財政局長之子李成光,卻因為李父的世俗偏見無法與李成光最終成婚。她與警察孫東海的短暫愛情,伴隨著孫東海的意外車禍身亡而流產(chǎn),還背上“克夫”的壞名聲。正當她對婚姻不再抱任何希望之時,遇到了宋遠,又經(jīng)歷一系列愛恨情仇,最終歸于平靜的生活。何麗因為美貌一次次地承受生活的苦難,顯示出命運的不公與生活的無奈。

女性書寫領域的新開拓,是近年來海外華文中篇小說最突出的亮點——這也表征著海外華文作家或新移民華文作家愈益升華的思想境界、胸懷與愈益自覺的文體意識。

(吳道毅系中南民族大學教授,吳行健系武漢市群眾藝術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