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古人如何想象“龍”?
來源:北京晚報 | 蔡輝  2024年02月09日07:31

“蛟龍潛匿隱滄波,且與蝦蟆作混和。等待一朝頭角就,撼搖霹靂震山河?!?/span>

這是金朝皇帝完顏亮年輕時寫下的《書壁述懷》。完顏亮平生有三志,即:“天下一家,然后可以為正統(tǒng)”,“帥師伐國,執(zhí)其君長問罪于前”,“得天下絕色而妻之”。在詩中,他以龍喻己,不得志時蟄伏,與蛤蟆同伍,一旦養(yǎng)成鋒芒,將“震山河”。

在十二生肖中,龍是唯一想象出來的動物,直到唐宋時期,龍究竟長什么樣,說法仍紛紜:大則幾十丈,小則如狗,柳宗元稱它“一身三頭”……著名學(xué)者洪皓在《松漠紀(jì)聞》中一口咬定,金朝內(nèi)庫中保存著一具龍的遺骸,只是角被鋸走。

模糊如此,為何人人都覺得完顏亮這首詩寫得很形象,符合龍的特征,而且特別有氣勢?

龍是潛入我們集體認(rèn)知中的一個謎。人人都知道它,但它來自何方、真實形象如何、是否實存、為何大家都相信、怎樣成了我們民族的象征……

這一切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生于龍年真能一生好運?本文參照學(xué)者施愛東的《中國龍的發(fā)明》一書,對龍神話的形成予以鉤沉。

劉邦最早稱“龍子”

中國龍的歷史可追溯到8000年前。

1994年,在遼寧省阜新市查海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出土石塊堆塑的“查海龍”,長約19.7米,距今8000年。此前已在河南濮陽出土蚌殼堆塑龍、湖北黃梅焦墩出土河卵石堆塑龍。可見,遼河流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都有龍崇拜。

龍長什么樣,說法頗多。據(jù)學(xué)者梅山瑛在《〈山海經(jīng)〉中的“龍”詞匯研究》鉤沉,可分四期:燭龍期、夔龍期、應(yīng)龍期和黃龍期。

燭龍較早,傳說是鐘山之神,又稱燭陰、燭九陰等。據(jù)《山海經(jīng)》,它“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其源三說,即太陽說、火神祝融說和極光說。燭龍生于北方,極暗時才見,極光說較有說服力。

夔龍自商周至秦漢,一足二爪,原型或是灣鱷或巨蜥。當(dāng)時的青銅器上,夔龍紋呈“張口、卷尾的長條形”“以直線為主,弧線為輔”。

應(yīng)龍最早見于商周,秦代被重視,漢代大盛,延續(xù)到隋唐。應(yīng)龍有翅,足為三爪,被認(rèn)為是掌管雨水的神物,曾助黃帝戰(zhàn)勝蚩尤,是大禹治水時的英雄,亦名黃龍。

黃龍成為皇權(quán)象征,學(xué)者梅山瑛認(rèn)為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宋代黃龍多三爪,自元代起,只有皇家可用五爪。其實,黃龍很可能是漢初塑造的。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出身低,遂編造神話:母親劉媼在大澤旁休息,夢遇神,雷電交加,劉父劉煓(音如湍)尋妻,見蛟龍伏在劉媼身上,后劉媼生下劉邦,相貌頗異,“隆準(zhǔn)(高鼻梁)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從這以后,皇帝皆自稱龍子。

有鱗有角 統(tǒng)統(tǒng)是龍

從分期看,可知龍為何難溯源——它是多源的,或因戰(zhàn)爭、遷移、部落合并等,龍信仰幾度再闡釋,原始記錄被銷毀、篡改。

據(jù)學(xué)者陳昱宗《從唐宋筆記小說論龍的外形》,雖宋代畫家陳容《九龍圖》中的龍與今天的龍非常相似,但唐宋文人筆下的龍卻差異極大。

形狀怪異:柳宗元在《景州三頭龍》中稱:“開元四年(716年),景州水中見一龍三頭。”此怪龍少有記錄,更似俄羅斯傳說中的“蛇妖”格里內(nèi)奇,雙翼、三頭、四腳,頭如蜥蜴,戴皇冠,會飛,可致火災(zāi)、風(fēng)暴等。

大小有別:在袁郊的《甘澤謠》中,龍“高二丈許”;張讀《宣室志》中,“見一小龍才寸許”;劉崇遠(yuǎn)的《燕窠龍》中,燕子窩里居然“有一小赤龍子長尺余”;皇甫氏的《原化記》中的龍則“可長五六丈”。

能耐不大:據(jù)韋絢記,資州(今屬四川?。┇I(xiàn)一龍,長丈余,百姓爭睹,“為煙所熏而死”。孫光憲在《北夢瑣言》中則稱,唐天復(fù)年間,一龍“長且數(shù)百步”,竟被燒死。

品種多樣:北宋邵伯溫的《邵氏見聞錄》中,記有“貓面龍”,“一物自小池中出,龍形,面如貓”。

被人食用:在蔡絳(蔡京的四兒子)的《鐵圍山叢談》中記,宣和元年(1119年),開封縣茶肆早起的伙計見“若有大犬蹲其旁,明視之,龍也”,作坊中人“群取而食之”,這條倒霉的龍“驢首,而兩頰宛如魚,頭色正綠,頂有角座極長……其聲如?!?。

從記錄可見,只要有鱗有角,不論大小,統(tǒng)統(tǒng)被視為龍,雖與帝王有關(guān),但人們對它不太敬畏。

到宋代才正式享受祭祀

龍在早期確實算不上狠角色。

據(jù)施愛東的《中國龍的發(fā)明》,龍最初只是仙人坐騎,“它們都不會是被祭祀的對象”,只相當(dāng)于今凱迪拉克之類豪車,彰顯神仙的等級而已?!俄n非子》稱:“夫龍之為蟲也,可擾狎而騎也?!薄妒酚洝芬卜Q:“天用莫如龍,地用莫如馬?!?/p>

上古大神多騎龍。據(jù)《大戴禮記》,黃帝“乘龍扆云”,顓頊“乘龍而至四?!保蹏俊按合某她?,秋冬乘馬”?!渡胶=?jīng)》中,南方祝融“獸面人身,乘兩龍”,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連東方句芒,已“鳥身人面”,仍“乘兩龍”。

西王母等級高,她見漢武帝,竟“乘紫云之輦,駕九色斑龍”。

在上古祭祀中,龍從不是祭祀對象。漢《郊祀歌》稱:“靈之車,結(jié)玄云,駕飛龍,羽旄紛。靈之下,若風(fēng)馬,左倉龍,右白虎。”龍只能列席。甚至“雩(音如魚)祭求雨”,需“設(shè)土龍以招雨”,也只為“龍與云相招,虎與風(fēng)相致,故董仲舒雩祭之法,設(shè)土龍以為感也”,龍只是工具,真正受祭的是山川百源。求雨后,土龍立刻被拋棄,即“雨足,送龍水中”。

直到宋代雍熙四年(987年),龍才第一次被正式列為受祭者,到宋真宗時,五龍?zhí)?、九龍?zhí)貌排c城隍廟、浚溝廟平級。

從歷代帝王專用車——玉輅上,可見龍的位置漸升。隋代僅2個龍紋,占所有動物紋比例的10%,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基本均衡,卻有10個鳳紋;可到了明代,龍紋增至324個;到了清代,龍紋又增加到386個,占全部動物紋的93%,鳳紋則降為0。

佛教進(jìn)入 龍成了神

為什么龍的地位越來越高?這與佛教龍王傳說有關(guān)。

在《論衡》中,王充對龍的態(tài)度很矛盾。一方面,他認(rèn)為“龍不能神,不能升天”,稱古代宮廷有養(yǎng)龍官,且龍肝可食,說明龍只是普通生物;另一方面,他又認(rèn)為龍有神性,“唯龍無翼者升而乘云”。王充支支吾吾,因《論衡》的三分之一篇幅在頌漢,必須捍衛(wèi)劉邦編的龍子神話,卻拿不出合理解釋,只好稱龍實存,它非神,但能帶來神奇效果。

佛教進(jìn)入,改變了尷尬狀態(tài)。

在印度文化中,那迦(大蛇)就是神。在史詩《梨俱吠陀》中,戰(zhàn)神因陀羅與大蛇弗栗多苦戰(zhàn),弗栗多打碎了因陀羅的上下顎,但因陀羅最終將弗栗多摔死。弗栗多是干旱之神,他和母親被殺后,世界上的水被釋放出來。

弗栗多死后,那迦分化,有的成噴毒怪物,有的則成了守衛(wèi)者,分別是天龍(守護天宮)、神龍(守護人類)、地龍(守護江河)、藏龍(守護寶藏)。那迦被寫入佛經(jīng),傳入中國。譯成漢語時,誤寫作龍,或?qū)懽鼾埾螅ㄆ淞α开q如大象),與中國龍形成共振,昔日“豪車”一躍成了“龍王”。

龍成了神,所以三國魏晉時,出現(xiàn)“以龍喻人”風(fēng)。諸葛亮被稱為臥龍;鐘會也稱嵇康是臥龍,可能危及司馬政權(quán);華歆、邴原和管寧則被稱為一龍,華歆是龍頭,邴原是龍腹,管寧是龍尾;張華贊陸機、陸云兄弟為“龍躍云津”;謝甄稱許虔、許劭兄弟為“平輿之淵,有二龍焉”;書法家王羲之則是“飄如游云,矯若驚龍”……

“以龍喻人”本是古代傳統(tǒng),魏晉時突然增多。

唐宋官員也穿龍袍

受中原的龍文化影響,遼金亦開始拿龍說事。

據(jù)洪皓的《松漠紀(jì)聞》:“阿保機居西樓,宿氈帳中。晨起,見黑龍長十余丈,蜿蜒其上。引弓射之,即騰空夭矯而逝,墜于黃龍府之西,相去已千五百里,才長數(shù)尺。其骸尚在金國內(nèi)庫。悟室長子源嘗見之,尾鬣支體皆全,雙角已為人所截?!焙轲┍唤鸪垩?5年,所記多詳實。

此事亦見《契丹國志》,稱耶律阿保機欲征渤海國,未得部眾認(rèn)可,遂射龍成功,稱:“是滅渤海之勝兆也?!惫蝗佟R砂⒈C的謊話編得不夠圓,十余丈的龍死后才“長數(shù)尺”,卻騙過眾人。金朝收“其骸”,應(yīng)是就坡下驢,自證天命所歸,偏洪皓信以為真。

據(jù)學(xué)者施愛東鉤沉,唐宋兩代,十二章中“日、月、星辰”只能天子用,其他九章(群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官員可用,唐代一品官穿龍袍的機會比皇帝還多。宋代屢禁官員穿龍袍,“終以乘襲之久,未能盡革也”。

元忽必烈時,令民間不得織造有日、月、龍、鳳圖案的布匹,但重新定義龍為“謂五爪二角者”。一邊嚴(yán)禁,一邊留后門,刺激了民間用龍紋的熱情。

明代時,仍禁民間用五爪龍的圖案,但出現(xiàn)了蟒服、飛魚服、斗牛服、大鵬服等,圖案皆龍化。嘉靖十六年(1537年),明世宗見兵部尚書張瓚著蟒服,大怒:“尚書二品,何自服蟒?”閣臣回答說,那是欽賜的飛魚服,像蟒服。明世宗不服氣地說:飛魚服為什么有兩角,必須嚴(yán)禁。

權(quán)力推漲崇龍文化,引發(fā)全民仿龍,連皇帝都被搞蒙圈。

龍被傳教士誤譯

據(jù)學(xué)者施愛東鉤沉,洪秀全剛起兵時,曾借天父之口,對象征皇權(quán)的龍加以批判,占據(jù)南京后,又想穿龍袍、住金龍殿,便在龍眼上畫一支小箭,稱“射眼龍”不再是清廷的妖龍。不久,洪秀全又推翻“射眼龍”設(shè)計,他問天父:“金龍殿之龍是妖否?”天父答:“金龍殿之龍是大寶也,非妖也?!庇谑牵樾闳略t,稱自己在天堂見過大金龍,“今而后,天國天朝所刻之龍盡是寶貝金龍,不用射眼也”。

明代起,大量西方傳教士進(jìn)入中國,注意到龍文化,著名傳教士金尼閣的侄子小金尼閣把龍譯成Dragon,而后者是古希臘傳說中的蛇妖。

公元前3世紀(jì),第一次布匿戰(zhàn)爭,羅馬軍隊曾被Dragon襲擊,官方戰(zhàn)報記錄了此事,Dragon的鱗片保存在羅馬元老院100多年。在把沒影的事當(dāng)真事說上,中西古人都是行家,還都留了“證據(jù)”。

中國瓷器暢銷全球,西亞工匠模仿時,常把中國龍畫成Dragon,加深了歐洲人的誤解。法國神父杜赫德在《中華帝國全志》中提出:“龍無疑是中國人的國家象征,正如鷹之于羅馬。”

將龍誤譯成Dragon,初期反而提升了后者的知名度,明末清初,歐洲富人常用Dragon給別墅、莊園命名,假裝得到了中國皇帝的享受。隨著東西方實力的改變,龍被污名化。晚清時,革命者更愿用“獅子”代稱中國,而不是龍。

龍是傳統(tǒng)文化積淀的產(chǎn)物,它來自想象,但飽含了前人的真情實感,它經(jīng)反復(fù)改寫走到今天,并經(jīng)今人改寫后走向明天。應(yīng)繼承其中有益的,去除其中落后、封閉、反智的。龍年是新的開始,它并不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