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彝族民俗中的鷹文化
來源:文藝報 | 龍倮貴(彝族)  2024年02月19日11:43

在四川涼山彝文文獻《勒俄特依·支格阿龍譜系》中,記述了鷹的兒子——彝族父系氏族首領(lǐng)支格阿龍的身世:

來自尼爾維,四只神龍鷹,又從“署祖博碾”來,蒲莫列衣啊,要去看神鷹,要去玩龍鷹,龍鷹掉下三滴血,落在蒲莫列衣的身上,這血滴得真奇怪,一滴中頭上,發(fā)辮穿九層,一滴中腰間,氈衣穿九疊,一滴中下部,裙褶穿九層。蒲列莫衣啊,以為是惡龍……畢摩來到主人家,念起《生育經(jīng)》,蒲莫列衣啊,早晨起白霧,下午生阿龍。

支格阿龍的神話在四川涼山彝族地區(qū)廣泛流傳,家喻戶曉。許多彝族地區(qū),把阿龍奉為自己的英雄祖先,這是因為鷹圖騰文化促成的崇鷹觀念。

四川涼山彝族神話典籍《勒俄特依》一書,對鷹作了分類。在彝族看來,鷹是“鳥中的皇帝”,與彝族有著密不可分的血緣關(guān)系;一位婦女(蒲莫列衣)去看“神鷹”“龍鷹”,龍鷹滴血在她身上而生彝族神祖支格阿龍。

滇中彝族口傳創(chuàng)世史詩《梅葛》所載洪水神話的主要情節(jié)有兩兄妹按格茲天神旨意,用葫蘆避洪災(zāi),當葫蘆陷入泥坑不能自救時,有老鷹抓起葫蘆,葫蘆幸存,出來九族,人類得以繁衍。從中可以看出,鷹抓葫蘆,解救了處于險境的人類,彝族人民對鷹的敬重和崇拜正是由此而來。《梅葛》古歌說,天地造好后,天有九個洞,什么東西都不會長。一對老鷹上去補好了天洞,這樣世間植物才生長起來?!睹犯稹分羞€有鷹翅遮去了太陽,使天空變得一片漆黑的說法,這都是圖騰信仰崇拜強大功能的延續(xù)。

根據(jù)滇中彝族歷史文獻典籍《阿魯舉熱》的描述,彝族阿魯舉熱自稱是老鷹的兒子,把鷹當成親生父母,很像圖騰信仰崇拜。然而只有具體之母親,沒有具體之父親,而他的父親只能是鷹,即鷹氏族。滇南彝文典籍《裴妥梅妮·蘇頗》中也有對鷹的崇拜,即彝族把鷲、雕、鶴、鷹作為祖靈的化身。

老鷹在各地彝族民間有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及其崇拜形式,特別是表現(xiàn)在彝族民間信仰的畢摩的法術(shù)上。畢摩是彝族文化的傳播者,又是溝通人、鬼、神之間的中介者,畢摩認為老鷹是一種能先知先覺和能夠戰(zhàn)勝一切邪惡的神鳥,視老鷹為自己的保護神。畢摩的法器主要有法帽、法衣、簽筒、經(jīng)袋、寶劍、神鈴、神扇等,彝族畢摩所設(shè)的神龕都供有一只木雕老鷹,其所佩戴的法帽上也有兩只木雕老鷹,下面垂掛兩股飄帶,兩股飄帶旁還垂掛一只老鷹腳爪。據(jù)說,老鷹為神靈,鬼神見了都怕,所以具有祛邪禳禍之能耐。彝族畢摩的神扇,用于祝福和祭奠亡靈活動中,以竹、木制成,上雕鷹和虎像,涂以土漆。

例如,云南大姚縣曇華山李家才畢摩的法帽除了系一對鷹爪外,還以兩條布拼湊成一只老鷹掛法帽兩邊。昆明西郊彝族畢摩家中的神壇上供一對木雕老鷹像,求其保佑。云南楚雄、南華一帶彝族畢摩用一對鷹翅膀驅(qū)邪、招神。大小涼山彝族畢摩用以驅(qū)邪和招神的法器叫“切克”(漢語稱“神扇”),扇面是一個圓形,長30厘米許,竹質(zhì),染著紅、黑、黃三色。扇面雕刻兩只老鷹和一只老虎或者豹子。黔西畢節(jié)市世襲畢摩成員陳作真說,彝族畢摩的法帽有三等:一等為鷹毛制,二等為綿羊毛制,三等為竹制。以鷹毛制者為最尊貴和最威武。云南永仁縣興隆等地彝族畢摩崇拜老鷹神“覺格白諾”;南華縣彝族土主廟內(nèi)供有老鷹神,鷹的法力、老鷹神力都是鷹圖騰信仰神奇力量演變之結(jié)果。滇南紅河彝族畢摩在為人占雞卦卜、貝殼書卜前,念誦的咒語中必提到鷹神。如:

天山公鷹神,地上母鷹神。飛到九層天,九層神請來……某某來打卦,某某來占卦,是兇來指點,是吉來傳訊,是福來告捷,是禍來告曉……

由此看來,鷹成了彝族畢摩的使者,是傳達彝族畢摩旨意的神差。

除此之外,彝族還特別喜歡用動物來命名人名、地名,常見的是鷹、虎、豹和熊四種。鷹取靈巧,熊取膽大,虎豹取勇猛。其中以鷹為地名的尤其多見。例如,四川涼山昭覺縣就以鷹為地名,“昭覺”之意是老鷹回轉(zhuǎn)的地方。因為“昭”為旋轉(zhuǎn)之意,“覺”為鷹之意。據(jù)有關(guān)學(xué)者考證,“滇池”一名系彝語,“滇”為老鷹之意。在賓川縣境內(nèi),有一個彝族聚居的山寨,名為古底鄉(xiāng)?!肮诺住毕狄驼Z,“古”為回轉(zhuǎn)之義,“底”為鷹之義,即意為鷹回轉(zhuǎn)處。其因有鷹形巨石而得名。石鷹乃是彝族先民立于村寨或墓地的標志。這正是彝族崇鷹習俗在地名上的反映。

(作者系紅河學(xué)院教授、紅河學(xué)院農(nóng)村問題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