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腳趾》:足跡,或歲月的秘密
來源:《當代》 | 周倩羽  2024年02月29日09:23

當我們行走在血緣和親情鋪就的生活沙岸上,總有一連串或深或淺的腳印鑲嵌其中。循著過往的足跡,我們越行越遠、日漸成長,卻很少俯下身來觀察腳掌的形狀,丈量腳步的深度。大多時候,生活往往是一步一前、記憶常常是一步一忘。幸而有遼京這樣的寫作者,捕捉日常生活中轉(zhuǎn)瞬即逝的片刻,將筆鋒對準瑣碎細微的事物,書寫那些一直存在但尚未被我們察覺的生命印記。

短篇小說《腳趾》是遼京近期創(chuàng)作的系列家庭故事之一。該系列第一篇《我奶奶的故事及其他》聚焦于主人公秋晨和米蘭的婚姻生活,講述丈夫秋晨試圖尋找已故奶奶生活的真相,最后卻恍然發(fā)現(xiàn)天下奶奶都是沉默如謎的所在。第二篇《腳趾》將視線集中在妻子米蘭與其母親的關(guān)系上,通過“四根腳趾”的疑問,牽扯出米蘭與父母之間一言難盡的愛、恨、遺憾。作者在創(chuàng)作談中提到,后續(xù)還有關(guān)于女兒米豆的《米豆和她的親友們》。她希望通過這三篇生活記錄簿,發(fā)掘一個家庭尋常生活之下的秘辛。

《腳趾》以米蘭的自白徐徐展開,并將前作中“奶奶”的故事作為寫作背景,輾轉(zhuǎn)延續(xù)了秋晨受奶奶影響的宿命觀,為主人公的種種言行確立了合理性。而“我”與媽媽共同苦守在“爸爸跑了”帶來的仇恨中,哪怕丈夫秋晨問及此事,“我”也只是說“他死了”。這一對母女心中,始終隔著一層層厚障壁。在女兒眼里,母親是完美無瑕的,是“愛與忍耐與一切善良美好的化身”,但自己卻是“仙女與凡人生下的愚笨孩子”,是無用的、不被需要的。

無論承受著何種心情,生活的齒輪照舊轉(zhuǎn)動。生育之痛讓“我”迎來了女兒米豆,從女孩成為了一個女人和一位母親。出乎意料的是,“我”母親看到米豆的第一反應,卻是趕忙檢查她腳上是否有四根腳趾。從此,“四根腳趾”與父親消失的謎團緊緊連接在一起,如同幽靈盤桓在這個家庭的上方。對整個家庭而言,父親仿佛那一根無端失去的腳趾,成為了缺席的存在。

某一天,父親的歸來,再次打破了生活的平衡。母女二人徘徊于仇恨與和解的兩端,母親最終選擇了后者,只留女兒“在寬容、原諒以及不知何來的血親之愛中間感到萬分孤獨”。小說中,“我”一直沿著母親的足跡在前行,她恨,“我”便去恨,但她突然的轉(zhuǎn)變,似乎“背叛了我與她共同的生活”,導致“我”陷入了固執(zhí)與自苦當中。等到父親去世,時過境遷之后,關(guān)于腳趾的謎題依舊撲朔迷離。無數(shù)的猜忌、揣測和懷疑,好似一陣陣浪濤翻涌在“我”的心中,最終橫亙成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事實上,兩人都在靜俟某個福至心靈的時刻,苦苦期盼著“母女之間的誠摯之語”。遺憾的是,多年以來的長久等待下,始終沒有人觸碰這個敏感的話題。隨著歲月的延長,母女關(guān)系只等來了更深的誤解與更多的沉默。

《腳趾》中多次寫到了“苦”,但這“苦”不是晴天霹靂般的深重苦難,而是俯拾皆是的苦澀。小說開頭,作者寫到芒果慕斯蛋糕的甜,以此反襯米蘭的生育之苦,緊接著是記憶中的母親無盡的“訴苦”,讓“我”也成為“身在痛苦中的女人”,令“我”覺得熱水和熱湯是苦的,冰水卻是甜的。那一天,當一直活在微信中的父親,突然從虛擬中來到現(xiàn)實的生活,“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母親多年來并不是在受苦,而是在“表演受苦”,甚至是丈夫秋晨對“我”屢次的勸慰,也源于他父親早亡的“苦衷”。如此一來,遼京關(guān)于“苦”的種種書寫,不僅揭示了種種隱秘的傷痛,更寓示著:唯有“苦”的不斷累積,才能推動“腳趾”所隱喻的親人的誤解與情感的殘缺。因而,小說的敘事才有了豐富的高潮和深婉的延宕。

雖然《腳趾》的女主人公已到了結(jié)婚生子的年紀,但這仍然是一個關(guān)于成長的故事。由于父親的缺席,母親的憂傷與悲苦充斥了“我”的整個青少年時代。小時候,“我”眼里只有母親,而“她看我總像看一片天邊的云”。母親對待家庭的冷漠和無感,讓成年之后的“我”,不禁以同樣的目光去打量她,“我望著我媽媽如同望著月亮”。由此可知,時光、記憶和情感的錯位,讓這一片云和這一彎月久久孤立彼此。漫長的歲月之間,她們既未共見過霽月光風的美景、也少有心意相通的時刻。

日月穿梭,光陰如流,“我”和母親雖處在漫長的等待、尖銳的對峙中,但仍然饒有默契地長久生活著。何以如此?因為母親、女兒始終血脈相連。難以言說的血緣奧秘,更讓她們的性格與喜好在無形中日漸趨同。她們都一樣的固執(zhí)、殘缺又柔軟。事實上,這一對貌似糾葛的母女,不過是在各自的領地里建起了一扇虛掩的門。門里門外,還有兩顆心在躡手躡腳地走來走去。然而,米蘭有所不知的是,正是母親那雙從不示人的腳,陪伴著她走過千山萬水,包容了她在漫漫人生中的敏感、不安與羞恥。一如我們所習焉不察的尋常生活里,隱藏了人生的全部秘密:“從我記事起,她從來不會當著任何人赤腳,包括我,無論冬夏,在家永遠穿著襪子和棉拖鞋,她要求我也必須這樣——要喝熱水,要穿好鞋襪,要有湯……我全盤接受她的教導,養(yǎng)成她的習慣,仿佛生來如此,從來不想為什么”。至此,小說故事迎來了出人意料的轉(zhuǎn)折。

婚姻矛盾、育兒煩惱、精神危機……林林總總的苦悶,形形色色的難題,讓我們強化了內(nèi)心的鈍感,也讓我們忽視了生活的細節(jié)。等到母親病重之時,米蘭驀然回首,才發(fā)現(xiàn):女兒的絳唇如玫瑰綻放,愛人的青絲漸漸生白,曾經(jīng)年輕的母親已然老矣。當腳趾的謎底砉然揭開,一如驚雷劃破黑夜,她才真正對母親千回百轉(zhuǎn)的故事,擁有了百感交集、感同身受的體會,母女之間也隨之釋然。原以為傲慢的,其實是出于卑微;原以為完美的,其實是出于殘缺……最終,她終于鼓起勇氣推開房門,重新?lián)肀疬t暮之年的母親。

遼京是說故事的能手,她的行文平淡中見幽微。她執(zhí)意在日常生活中探索心靈秘區(qū)的敘事方式,好比江河之下肆意奔流的暗河,蘊藏了無窮無盡的能量。這篇小說中,她將生命的密碼放置于一條奔騰不息的血緣之河中,讓最深刻的誤解也隨水而去、讓最難忘的苦難也浩蕩而下。人一旦與過往和解,母女便不再互相捆綁、彼此束縛,她們都獲得了新的自由。一時間,作者筆下的母親和女兒,終于從無邊無際的過去中走出,但她們依然心懷期待,盼望著新一日的促膝長談。正如遼京創(chuàng)作談中所言:“我扎進母女關(guān)系的深淵,最后還是要探出頭來換一口氣”。也許,世事變幻本無常,時光會沖淡一切足跡,但太陽仍會在明天冉冉升起。當我們行走在永無止境的血緣和親情之間,“愛和理解是唯一出口”。

從《我奶奶的故事及其他》出發(fā),《腳趾》為《米豆和她的親友們》做好了充分鋪墊:當一代又一代的女性隱秘漸次揭曉,新時代的姑娘們,又將以何種方式面對生活的隱痛?這是作者留給我們的另一個謎題……但不得不提的是,置身于紛繁復雜的現(xiàn)代社會,我們的愛大多埋藏在沉默無言的生活中,但遼京依然撿拾起一塊塊支離破碎的情感碎片,以重新拼湊出一面折射出愛的鏡子,呼喚一束的鮮艷明媚的光,照亮別人,也照見自己。

面對變動不居的現(xiàn)實世界,遼京以簡凈之筆描繪出兩輩女性的精神隔閡和身心隱痛,觸摸到她們的掙扎之心和復雜之情,真實準確又意味深長。在習以為常的生活之岸,眾生皆有殘缺的“腳趾”,我們一路跌跌撞撞,用歪歪扭扭的步子串聯(lián)起全部足跡。一個個足跡之下,時光的風沙持續(xù)堆積。一行行足跡交織的道路里,潛藏著一切歲月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