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暮星歸途》:探尋老去的生存可能
來源:文學報 | 張宇  2024年03月10日20:32

在一個科技、物質充分發(fā)達的社會,老年人如何生存?新銳科幻作家吳楚,于2024年由作家出版社推出科幻小說新作《暮星歸途》,沿襲了作者一貫強烈的寫實風格,以“民生科幻”聚焦老齡化問題,通過“異星養(yǎng)老”的設定,為當下養(yǎng)老的難題,提供了一個想象性解決的方案,充分探索老年人新的生存可能。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醫(yī)療技術的進步與人口結構的變化,老齡化問題空前突出。資源的稀缺、代際矛盾的激化、社會服務需求的增加,導致養(yǎng)老成了全世界都不得不面對和需要解決的難題,這也是《暮星歸途》的核心議題。

小說中,面對這個棘手的世界難題,日本南山株式會社利用黑洞附近時空扭曲區(qū)域的時間流速差,建設“南山星際基地”,提供豐厚的物質、充足的醫(yī)療保障,入選者可享受每天2萬日元的生活物資保障,以及價值3000萬日元的醫(yī)保額度,仿佛一個老有所樂、老有所依、無憂無慮的“老托邦”。不過,看似精心打造的養(yǎng)老天堂,實則是無處不在的??率降摹叭俺ㄒ暠O(jiān)獄”。由全球遴選出來的三千名無牽無掛的老人,在這一個“暮氣沉沉、遠離塵囂”的異星之中,機械般地過著規(guī)律枯燥的生活,他們最終的歸宿是給權貴當仆人。他們更像是被圈養(yǎng)的家畜、被置放在培養(yǎng)皿里的活體,與社會的鏈接被切斷,生命的激情也消失,最后耗盡人的尊嚴,拖垮人的意志。因此,當南山背后的陰謀被逐漸揭開時,老人們分成了“回家派”“中立派”“堅守派”三派,彼此之間大打出手,這是人的本性使然,也是一種“弱者的抵抗”,以此消弭對死亡的深沉恐懼,以此把握“人”的真實存在,實現自我的確證。

以老吳、老孟、老卓等為代表的“尋錯者”,通過觀星、看山、植物雜交實驗,想要探尋南山養(yǎng)老院的真相,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他們最終發(fā)現,黑洞造成的“時間流速差”既可用于養(yǎng)老,亦可以成為權貴、上位者的“續(xù)命良藥”,南山利用這點足以顛覆社會秩序與世界格局。

隨著AI科技的飛速發(fā)展,機器人與AI產品越來越多地進入到公眾生活中,由此也引發(fā)了一系列的倫理問題。AI與人類的愛恨糾纏的復雜關系,作為現代性風險的最新寓言,在影視、文學中得到廣泛的表達,傳遞出一種普遍的“后人類”憂慮?!赌盒菤w途》中同樣暢想了100年后人類生活充分被AI滲透的生存圖景。吳楚對這些倫理問題進行探討,回應現代科技對社會產生的深刻影響。

AI設備的大規(guī)模出現,首先對人的隱私構成了挑戰(zhàn)。小說中的“智云”穿戴設備,是一個美麗的監(jiān)視器。它存儲了每個人的一切信息,隨時能被調取和征用,原本的自由飛地變成了可怕的數字囚籠,每個人都在其中赤裸行走,沒有任何隱私可言。其次,AI機器人帶來了主體挑戰(zhàn)。隨著越來越多的工作被AI取代,老年人也顯得越發(fā)沒有社會價值。小說中“我”的母親原本是一名出色的NHK新聞播報員主持,多年來工作兢兢業(yè)業(yè),被綠子AI取代播音員的工作之后,迅速衰老,整個人備受打擊,因為覺得自己毫無社會價值而徹底喪失了主體性。這種取代無疑暗藏著危機——“后人類”構成了一個更為徹底的“大他者”,它迫使“人類”觀念的解體與重構。再次,AI伴侶給人類帶來了親密關系的沖擊。人們更傾向于與完美的AI伴侶互動,并更愿意與其建立深度的情感聯系,這種電子依賴最終會導致社交孤立、技能退化、與真實人際關系的疏離,甚至可能對人際互動和人際信任產生負面影響。小說中,“我”選取的AI女友小宜,“絕對忠實、言聽計從、美麗窈窕”,而我將她打扮成南山櫻的形象,正反映出我對親密關系的無力,只有依靠AI實現愿望。

吳楚出身民生新聞記者,對于社會熱點問題高度敏感。記者的身份使他能夠接觸、了解不同身份、職業(yè)、層次的人,為他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他曾自言:“我的作品里,幾乎每一個主角、配角,都有一個身邊的‘原型’,這些原型大多是我曾經采訪、訪談過的人物,或幾個人物的綜合,作品的每一段情節(jié),往往也是我多年采寫的新聞事件、糅合上科幻想象力的‘半真實故事’。”吳楚的科幻小說無不是圍繞民生展開,型構了一種獨特的“民生科幻”。

民生科幻以科幻的切口對生老病死進行深入的探索,以近未來、異時空的觀照,探求人類社會面對這些問題的新可能。民生科幻既著眼于“高密度現實”,探討高技術對社會的滲透帶來的全新現實,同時,基于現有的發(fā)展速度“推測”近未來的技術可能。吳楚的一系列民生科幻小說中,《幸福的尤剛》聚焦于“生”,《記憶偏離》探索的是“病”,處女作《長生》探索的是“長生”,《暮星歸途》同樣也涉及“老”與“死”的問題,當科技允許返老還童、延緩生命時,誰有權利不老不死?

科幻作家韓松曾言,科幻是最大的現實主義。同樣的,“民生科幻”更是以一種近未來的想象,昭示出鮮明的現實關懷。吳楚走訪了六七家養(yǎng)老院,深入接觸三十多位老人,以包容、開放的姿態(tài)理解老人的心靈世界,達到與老人共情。也正因如此,吳楚筆下的老人,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盡管年老體衰,他們仍然有鮮明的欲望,唯有這些熱辣滾燙的欲望,證明老年人生命的活力。吳楚對于老年人體貼入微的觀照,展示出作家深厚的人文精神。

《暮星歸途》以大膽的想象、超前的洞見、人文的關懷,探索“老齡化”問題,這之中包含著溫熱的中國經驗、中國意識,又觸及了鮮活的人類命運、世界圖景。歲月在無聲中鋪展的畫卷,映照出時光的滄桑與人生的晚秋。作為一個年輕的作家,吳楚以其獨特的“民生科幻”,表達對生老病死的探索,對科技的省思,對現實的關懷,借此打造了高辨識度的個人風格,昭示出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