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習慣溫暖》:溫暖的故鄉(xiāng)之河
來源:中華讀書報 | 林日暖  2024年04月07日09:20

羅振亞是一位詩人。他的散文集《習慣溫暖》如一條蜿蜒的河流,浪花翻涌,真誠自然,飽含著詩意?!逗陀H人說會兒話》《拔節(jié)與開花的聲音》《在黑土地上打滾兒》《拾貝的日子》四輯,涉及親人、師友、詩論、日常生活等多種命題。

家是羅振亞抒情和敘事的起點。《回家》《獨坐黃昏》《“生活就是戰(zhàn)斗”》《老弟》《乳名》等篇目提及父母、弟弟、岳父等親人的故事,情真意切,令人動容。黑龍江漫長的冬天,缺乏娛樂活動、被極寒圍困的鄉(xiāng)親們總是聚在他家里,聽他的父親講“瞎話兒”,這樣的場景讓他早早地接受了有關“溫暖”的啟蒙。母親不僅養(yǎng)花,也關注那些無人照料的花。她熟悉小區(qū)花壇里的花就像熟悉自己的孩子,總會準時出現,為它們松土、澆水。這些花裝點了她的白晝,也裝點了家人們的夢。乳名像搭在孩子們頭上的一頂小帽子,上學前幾乎所有人都叫的小名,進了學校就漸漸消于無形。上了大學,知道別人乳名的人就更少了,乳名陷入長久的沉睡。差不多三十年后,父親不認得他,看到切好的西瓜卻會說:“你看到羅小子了嗎? 他小時候最愛吃西瓜,你看到他讓他趕緊回來?!币淮挝缢瘯r,母親說起了夢話:“羅小子,回家吃飯。”碧空如洗,他下意識地挺直了腰身?!跋裥r候過年時吃了一個大大的紅蘋果一樣,一個近六十歲的人,還能被母親叫出乳名,這種福分不是人人都可以享受的?!?/p>

從對親情、對家的眷戀出發(fā),羅振亞的視點也延伸到連綿不絕的鄉(xiāng)情,《站在訥謨爾河畔》《租房子》《逛早市》等篇章浸潤著對故鄉(xiāng)、對黑土地的情誼。故鄉(xiāng)訥河的名字源于流經此地的訥謨爾河,這條河容納了眾多支流,多少年來,兩岸的人與河流互相打量、對望,共同度過無數個晨昏。鄉(xiāng)民慢慢變老,鄉(xiāng)村也步入老境。歷史中的鄉(xiāng)村,故事中的鄉(xiāng)村,和講述歷史與故事的人一同身披風霜。逛一逛喧鬧的早市,感受其中的煙火氣成為令人神往的事。身為農家子弟,他喜歡泥土的氣味,偏愛堆在一起的根須上還帶著泥土的蔬菜。那些相對弱小的花鳥蟲魚更會引起憐愛,讓人感到一種生命拔節(jié)的過程和成長的快樂。陽臺上有二十盆陸陸續(xù)續(xù)從早市搬回來的三角梅,它們一起生長、盛放,冬天時便會有“端回一缽花,捧來一片春”之感;買回一塑料袋價值幾塊錢的小魚,放進魚缸里,換水、喂食,照顧后來新生的魚,則是“購買一袋魚,捧得一汪?!钡难湃?。

多年的校園生活也在文集中占據了相當的篇幅,如《“云端”的精神導師》《真的人與真的文》《791:永遠的徽章》《初上講臺》《風中擺動的書包》等。從求知若渴的學生到傳道受業(yè)的老師,雖然身份發(fā)生了變化,但學校始終是羅振亞感知、體悟、沉淀的重要場域。師長們或是具有極強的史料意識,或是視角新穎、觀點獨到,或是對人對事始終保持一份“真”,或是注重學術研究的韌性和毅力。他們風度翩翩,真正做到了教書育人,他們的耐心、嚴謹、良知等深深打動了他,這些引路人在學術上和人格上的熏陶為他繪出了一條寬闊的河道。他記得本科時班上三十五位師兄師姐的包容和照顧,記得延續(xù)至今的精神財富和情感支撐;記得初上講臺時與許多學生同齡,在和他們交流的過程中變得更加自信從容。他也記得許多學生——率真、陽光,反應迅捷的盧楨,謙遜低調、對所有師長恭敬有加的劉波,在“慢”中透著一種“快”的風度的程旸?!兑桓总岳蚧ú琛贰稇浤钅潜K燈光》等散文描繪了未通名姓的陌生人在作者生命中留下的屐痕??佳袝r胃痛,連續(xù)幾場考試,監(jiān)考老師都會將一杯熱茶端放在他的桌上。每每想起,那一縷茉莉花香總好像依舊繚繞身側。生命這條滾滾向前的河流,來自無數細流的涓匯,每一次回望,都是一次重溫,需要足夠敏銳,足夠耐心,足夠虔誠,才能將這一切詩意地保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