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西嶺的巴別塔:無限詩意與憂傷 ——評黎陽詩集《西嶺筆錄》
來源:中國藝術報 | 楊欣閩  2024年04月24日09:02

黎陽筆下的西嶺,詩意充沛,如夢如幻,附著了人間草木的恣肆與張揚,飽滿潤澤中帶著悠然,隨著詩人不斷行進的腳步流蕩在光影里。如果說,二十幾年前,黎陽從北國一座小城勇敢地出走,是基于文學認知的先驗稟賦,詩和遠方在靈魂深處激蕩出的回響給予他不凡的勇氣與決絕,讓他義無反顧地將人生塑造為投向美好未來的梭鏢,那么接下來所有的時間和旅程中,他行走的意義、能量和尊嚴皆執(zhí)著于此,這是他所有詩歌創(chuàng)作命定的內核。從2017年他完成的詩集《成都語匯——步行者的素寫》,到如今的《西嶺筆錄》,不過7年時間,卻呈現(xiàn)出了完全不同的個人意識與外部世界之間的彌合方式與狀態(tài),將目光從具體而微轉向塵世的俯瞰,古今的聯(lián)縱,天人之辯,以穩(wěn)健的掘進姿態(tài)保持著自己的方向感,明確地在詩歌的情緒空間中羼入更多精神體驗,促成了詩歌樣貌的變化。

王家新說:“在那一刻,他(詩人)仿佛憑借著不是他自己的而是某種神奇的力量,一躍而進入生命的光輝之中?!碑斣娙诉M入一種不同尋常的時刻,創(chuàng)作會達到另一個高度,語言本身也具有了生命意義。優(yōu)秀的詩歌本就源自天啟,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舉首仰望,天地之間浩瀚蒼茫,詩歌的巴別塔從來都是孤寂的、個人的,透過這扇神之門,西嶺到底讓黎陽看到了什么……

《西嶺筆錄》四輯篇目,“山河錄”“草木篇”“時光書”“穿云簡”,黎陽多年用腳掌踏察到的巴山蜀水毓秀鐘靈的溫度,成為不斷更迭和療愈其情感結構最重要的力量和所歷所見中自我的“最大值”。如“直到理發(fā)館里的老椅子講述落英繽紛/直到金口河人,從大瓦山的脊背扶正/把成昆線的隧洞看穿/才讓一片月色,落盡短短的分行之中”(《在金口河,觀摩三線工作舊址》),老椅子是舊物件,時序榮枯,歲月不居,時代洪流滾滾向前,然而所行之處,目之所及,俗世生活的時間和空間變遷中自己的影子依然在場。其實,在與不在只平心而論,所不同的是,此時西嶺光影中黎陽打開的自己,較之以往更加從容與寬和、透辟與坦然。這片山水,給予詩人溫潤的俗世生活的同時,也將他的眼界與襟懷置之于更高境地。這種勢能的存續(xù),使原本平實的山嶺、殘照、寺院、牧羊人、都市、酒漿、先賢、勝跡等等物化實體,得到內質的擴容,承載起詩人片段式的思想情緒,在人間煙火與生命意識之間往返切換,漸漸集聚成黎陽詩歌現(xiàn)今的調性。

如果說《西嶺筆錄》詩歌中可以讀出隱約的上世紀80年代詩歌特質中記憶與情懷的烙印,同時還附帶著詩人的自況、意念投射、情緒擴張、想象建構等等介入式表現(xiàn),如“我低著頭緩緩地走過渡口/這一路,鄉(xiāng)關漸行漸遠/頻頻回頭,還是看不清風的盡頭/看不清風的來路”(《玉關踏清游,一字無題處》),“我命中有水/她無暇觀賞水中的月亮/一條大河在我們身邊/緩緩流過數(shù)年之后/依舊壯闊波瀾”(《雨中峨眉》),那么這種紙箋上的流淌,讓更多的人沿著他的方向,看到了詩人思想的附著與沉浸,山川風物,筆墨人情,萬事萬物創(chuàng)造出來的奇妙時刻,都在此處演變成一種思考的線索,枝蔓盤桓,永無止境。這種情形,是詩人單方的吟哦,亦是對話,有回聲,也有低沉的告白,甚至可以看作是詩人已經確立的心與詩之間的位面關系,嘗試把傳統(tǒng)文化或者無限空間的古典詩意賦予一種新品質,成為描摹詩人思想形態(tài)的新介質。

西嶺自帶感性,豐隆立體,沒有景深,畫面廣角,所有影像燦若煙霞。至于它是否真實存在,并不重要,它只是面對詩人黎陽時的一處所在,為所有詩歌的出現(xiàn),整章立目,它脫胎于人間草木煙火,接續(xù)古典文化長河,是詩人內心的獨居地或者個人行走的精神視野。如“西出陽關/我卻轉身東回,一曲故人/還是留在心底的好/等到蘆花飄盡,我點燃一束蒲棒/遠方的遠不過是一點念想”(《人語西風,望盡蘆花無雁》),這里面的古典意象,不是回溯陽關三疊的歷史修辭,是詩歌的有效穿越,筆法自然而豐盈,代表了黎陽一個時期以來的詩歌方向。或許詩人在西嶺的人間位移,并非筆直地捍衛(wèi)此生的行走,而是反思、感悟和釋放,因其無序擾亂了生命原有的平靜和行程。不難發(fā)現(xiàn),所有詩行的背面,隱逸著光影里的落寞和細碎的憂傷,煙霞從西嶺的側影里暈染升起,光陰一點一點盜走這個名叫黎陽的中年人的青春、憤懣和揶揄,回饋給他生活的和解、圓融與平靜。其實,很長時間以來,一直想問一個問題,詩人寫詩,文字早已在時光里排列成堅硬的行程或路障,硌得腳趾生疼,為什么還要寫?為什么還要走?

這個問題追溯下去,易瞥見人生的虛無。是過往,亦是詩人的必需。詩意縹緲于世間,隱匿在萬物中,依然能被詩人覺察、追蹤、找到。在西嶺,黎陽將無限詩意化作人世間唯美又善良的力量,悲憫和救贖,分割憂傷,同時賦予草木山川龐大的愉悅,愛惜,也有質疑。他沒有拒絕成長,人生風雨,總有一些苦辣酸甜淋漓而下,好在詩意拱手相贈,極為端莊地擦去倫理和世俗的悖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