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把對當代藝術的解讀從“圈子”里釋放出來 
來源:文匯報 | 黃一遷  2024年04月28日08:10

最近,2024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吸引了許多觀眾的目光,前不久落下帷幕的第14屆上海雙年展也收獲了大量討論。當這些展覽一次次把當代藝術推到觀眾面前,筆者卻留意到,面對當代藝術時,人們總是不由自主地落入或“褒”或“貶”的二元對立討論中。

對當代藝術的解讀欣賞,貶損者給出的理由,往往可以歸納為“不接地氣”,看完之后“不知所云”。一些不尋常的場景或莫名其妙的裝置,讓人不禁懷疑是藝術家的精心布置還是未完成的展墻。比如第13屆主題為“禹步”的上海雙年展,暗含中國古代神話的神秘氣質(zhì),光聽名字便讓很多觀眾先入為主地帶入對當代藝術的成見,第14屆的主題“宇宙電影”更已經(jīng)脫離美術本體的討論范圍。不出所料,圈內(nèi)對第14屆上海雙年展的評價,一如既往地呈現(xiàn)出兩極分化。而觀眾的反映也值得思考,抱怨看不太懂的同時,每屆展覽的參觀人次依然保持高位,不難看出觀眾對當代藝術展是抱有熱情的。當然,這種熱情很大情況下可能來自迎合潮流的打卡心態(tài),抑或出于獵奇心理和尋求視覺景觀的刺激。有些人在網(wǎng)上發(fā)布“宇宙電影”主題的上海雙年展攻略,說道:“看這個展得登高、躺平、鉆煙囪。腳手架都可以上去,務必感受一下,簡直是個全方位的運動!”這顯然強調(diào)的是把當代藝術當成行為體驗,而游離于解讀鑒賞作品本身之外。

筆者以為造成觀眾回避解讀當代藝術作品的原因,是觀眾自以為不具藝術知識儲備,或者自以為不理解作者的意圖,害怕對作品產(chǎn)生誤讀。其實這種擔心毫無必要。作為觀眾,我們無需恐懼對藝術作品做天馬行空、甚至在別人看來信口雌黃的闡釋。對藝術家而言,創(chuàng)作是他的目的,作品是其思想的最終載體。但作品的意義不僅僅由創(chuàng)作者賦予,更多是因鑒賞者的闡釋而存在。任何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作品,不論藝術手段多么高超,若沒有接受者的參與,都不會產(chǎn)生意義。因此,作品對于觀眾而言,無非是一種媒介,一種與自己對話的媒介,它是調(diào)動自己的感知、想象、理解等多種心理功能,對藝術作品進行心靈悟解的活動,遵循的是一種情感邏輯,突出情感理解。這種理解并不需要藝術家的參與,更不一定是與藝術家的合唱,和藝術家的共鳴是欣賞當代藝術的非必要條件。

很多人對于國際當代藝術家草間彌生不會陌生,她的作品受到精神異常的指引:她“看見桌子上鋪著一條紅花桌布,然后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屋頂、窗戶以及柱子上都是同樣顏色的花。整個房間、整個身體都淹沒在這些花色之中,自我完全消失”;她看到她母親無望的臉上,也長出了好多圓點點,于是把母親的樣子畫了下來。這極度痛苦所致的幻覺,給了草間彌生無窮的靈感,成為她作品里的標志性圖案。但是,難道透過草間彌生的波點,觀眾也必須看到藝術家所看到的致幻世界,才算讀懂了她的作品?她為了能讓內(nèi)心平靜而畫南瓜,觀眾看到她的南瓜也一定要感到心安,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觀眾的欣賞不僅賦予藝術作品意義,也給藝術的發(fā)展帶來不竭動力。觀眾對作品的解讀會不自覺地調(diào)動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積極地補充和豐富原有的藝術意象,這才是藝術作品的完成態(tài)。發(fā)散的藝術意象,將給藝術帶來新的發(fā)展。

藝術本身沒有固定答案。在當代畫家丁乙排列的十字中,有人看到了機械的重復,有人看到了不斷的變化,有人看到了穩(wěn)定,有人看到了活潑,有人看到了頹廢,有人看到了積極,有人看到了平靜,有人看到了焦慮。無論觀眾對藝術作何種解讀,即便是誤讀,是曲解,都不應該被否定。藝術欣賞雖然有理解和認識的成分,但主要是通過心靈的感悟和體驗,領會藝術作品中蘊涵的“真理”,而不是從概念出發(fā),進行純粹的推理判斷。觀眾對藝術作品的閱讀不是消極、被動的接受,而是積極、主動的參與,用豐富而又獨特的審美感受、生活閱歷與生命體驗對作品進行再創(chuàng)造。藝術作品不只是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也是觀眾的創(chuàng)造。

魯迅先生在評《紅樓夢》時曾指出,“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jīng)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者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閣秘事”。同一部《紅樓夢》在不同的接受者那里意義全然不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作者只是創(chuàng)造了文本,讀者則對文本進行了再創(chuàng)造。這種鑒賞主體的差異,可能使接受者賦予作品以全新的意義。由電影《無極》二創(chuàng)的《一個饅頭引發(fā)的血案》,是對《無極》的另類創(chuàng)造,卻被觀眾們津津樂道。

當代藝術是多面的,開放的,它以包容的態(tài)度吸納各方養(yǎng)料,鼓勵且歡迎多元的形式和表現(xiàn),它本身就從不曾將自己桎梏于藝術范疇。當代藝術家的組成也并非僅限科班出身。僅以上海近年的雙年展為例,展覽的主題,無論是“禹步”中第一次大規(guī)模展出的拉丁美洲當代藝術作品,還是“宇宙電影”跨媒介的敘事,都指向了一種多元開放,交融糅合的姿態(tài)。那么,對它的解讀又何必要求停留在作品本體論、一元論的層面上呢?

觀眾們無需因為搞不懂藝術家的意圖而回避當代藝術,拒絕走進當代藝術作品;也不必附庸風雅,為打卡而觀展。停下腳步,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也足以解讀當代藝術作品,因為這僅僅需要觀眾憑借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文化藝術修養(yǎng),按照自己的理解、體驗和想象,對藝術作品進行加工和補充,使之成為自己心目中的審美對象。當代藝術家、評論家們則應當以更包容的心態(tài)對待當代藝術作品非藝術立場的解讀,把話語權從“圈子”里釋放出來,逃離本位思考。

對藝術作品的鑒賞,是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藝術的本質(zhì)就是創(chuàng)造。站在不同立場的釋義所呈現(xiàn)的多樣性、復雜性,展示的是藝術個性化、開放化、動態(tài)化的特征,這也正是藝術的魅力所在。

在當代藝術面前,人人都可以是“評論家”。

(作者為藝術學博士,上海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