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春林記》:人間煙火里有百種滋味
來源:《北京文學》 | 李曉晨  2024年05月06日09:09

徐知安的小說《春林記》寫的是這樣一種況味,坐落在小城中心的春林巷表面了無波瀾,內里卻隱藏著驚心動魄的命運遭際——至親骨肉的離散與追尋,替夫還債、養(yǎng)育幼子的辛酸堅強,平凡人家的互相扶持,凡此種種,皆從破敗殘舊、價格實惠的春林面館和餛飩攤起筆,然后勾連成網,一碗大排面,一份小餛飩,一鍋熱餃子,拌上雪菜肉絲的澆頭,淋幾滴醋,加勺老干媽……便足以慰藉那些正在承受著苦難和悲傷的人們,如此這般的人間煙火,是細碎平凡,是火熱滾燙,更是人之為人的強力迸發(fā)的時刻。

作為一個新手寫作者,徐知安在這篇小說中敏銳且聰明地抓住了這樣的切入點,一日三餐里有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拔摇焙湍赣H租住在潮濕簡陋、混雜著各種味道的儲藏室里,靠打零工糊口、償還債務。無論日子多么艱難坎坷,母親依然會在高興時哼起小曲兒,賺到錢讓“我”奢侈地去春林面館享受一碗六塊錢的大排面。面館老板王姨盡管自己也正在經歷幼子走失的巨大悲痛和身心俱疲的尋子波折,卻竭盡所能給予母子二人格外樸實的幫助與溫暖。兩家人雖都身處絕望的命運之井中,卻愿意用最大限度的善意和慷慨搭起通往井口的天梯,以微薄之力助彼此走到更加開闊、明朗的天地之中。一樁樁、一件件由日常食物串聯(lián)起的細節(jié)往事,在老練、節(jié)制的敘事中娓娓道來,展現(xiàn)了作者對現(xiàn)實的敏銳洞察和對生活紋理的精當掌控。小說將底層人群悲喜交加的生活細膩、真切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在至暗的歲月中抒寫人與人之間最光彩照人的愛與善。

從孩子的視角看去,小說中的整個世界都與眾不同。“我”仿佛戴著一副具有特異功能的眼鏡游走世間,觀察萬事萬物:帶著餿味兒、動作遲緩的男人在別人嘴里是家外有家的負心漢,但在“我”眼里卻是四處奔波、體恤妻子的丈夫;往醋瓶子里摻水的餛飩攤老板娘,主動打折多送“我”一份餛飩;六邊形戰(zhàn)士一般應付討債親戚的母親,掏出一袋新鮮蔬菜時昂揚怒放得跟野薔薇一樣,似乎從來都不曾萎靡過。借由孩子的眼睛,小說以鮮明的思維方式和敘述風格,展現(xiàn)出成年個體難以體察的生命情境和世間百態(tài),更為真切地勾勒、描摹那些人與事,建構起一個別具新意的理想主義的世界。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不僅僅意味著對孩子的發(fā)現(xiàn),更是對于人的新的發(fā)現(xiàn)。

但正如許多初學寫作者一樣,徐知安在《春林記》中也暴露出了選擇和處理細節(jié)方面的無措感。日常中蒸騰著太多的情節(jié)和人物,但并不全都合用于一部作品,這就好比一個物件只有盛放在不大不小的盒子里才能嚴絲合縫、恰到好處。過于迷戀細節(jié),以及對細節(jié)不厭其煩的描述,很容易讓讀者迷失在敘事的岔道上,回過頭來卻忘記了整個小說的終點和正途。一部好的小說應該在關鍵處停留、盤旋,進而爆發(fā)出巨大的能量,發(fā)現(xiàn)那些唯有小說才能發(fā)現(xiàn)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