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原則》:充滿思辨精神的當代校園寓言 
來源:北京晚報 | 王 潤  2024年05月14日08:44

一條新校規(guī)引發(fā)的論爭,五個各執(zhí)己見的人物,十一場擲地有聲的激辯。話劇九人的最新力作是由香港話劇團授權(quán),根據(jù)郭永康編劇的同名粵語話劇改編的普通話版《原則》。這一次,話劇九人將故事背景放在了當代校園,氣質(zhì)與以往作品頗為不同,但一以貫之的是思辨精神和理想主義,以及對于真與善的捍衛(wèi)和不懈追求。

《原則》的故事設定在一所虛構(gòu)的私立高中——知衡中學,校名典出《韓非子·飾邪》篇:“懸衡而知平,設規(guī)而知圓?!毙滦iL楊秩帶著“提高本校成績”的任務到來,卻因為“原則為先、人情靠后”的處事風格,在推行“操場上打球要穿運動服”這一條新校規(guī)時頻頻受阻。春風化雨的副校長陳賢、“不平則鳴”的教導主任蔡霖、青春懵懂的學生傅明真和梁嘉文,每一個人的“原則”都隨著故事的波折逐漸顯露。

在這所頗具象征意義的學校中,激蕩著分殊的治校理念,碰撞出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有人相信“擇善而固執(zhí)”,有人相信“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有人堅定呼喊“真理在胸筆在手”,亦有人在混亂中追索道德的困境、正義的可能?!爸涡!迸c“育人”這樣宏觀的話題,具象化到了師生們每天都要面對的日常事件上,激昂的辯論中生發(fā)出朝氣和銳氣、遲疑的對答里也隱藏著青春的困惑。為師者與為學者、中年人與少年人,每個人都在面對跨越代際的課題:人如何成為一個人?演員們細膩的表演,讓每個角色都呈現(xiàn)出了多面的色彩,也讓這場校園中的思想際會,同時成為一次面向自我的探尋。

不同于話劇九人前幾部舞美布景龐大、道具繁多細致的民國戲,《原則》的舞美設計十分簡潔。開場時,空蕩蕩的舞臺上只有兩把椅子,就在這間連桌子都沒有但充滿了不同觀念的校長室里,角色一個個登場,展開一次次交鋒。觀眾的關(guān)注焦點被全部聚焦于人物語言與觀念上的沖突,也從而擁有更多省視與思考的空間。尤其聽證會一場戲,觀眾也成為聽證席上的家長和嘉賓,可以對“陳副校長是否應該辭職”的問題舉手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

《原則》某些方面還延續(xù)了話劇九人作品喜歡引經(jīng)據(jù)典的風格特色,提到了“電車難題”“洞穴奇案”等各種經(jīng)典的思想實驗,更涉及到不少哲學、社科甚至法理學的思辨,讓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不局限于校園范圍,具有更強的普世性和探討價值。

劇中,“羽毛球”成為貫穿全劇的一個小隱喻,你來我往間,除了碰撞,更有希望和善意在交互。尊重規(guī)則抑或是體諒人情?選擇穩(wěn)妥抑或是保留可能?編劇并沒有給出明確答案,而是將思辨的空間留給了觀眾,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會有不同的視角觀點。思辨是為了破除成見,駛向更大的善意,“不要失去希望,更不要失去對人的信心”。從這個角度來說,《原則》的議題是永恒的,它像羽毛球一樣飛出校園,讓觀眾感悟人生的更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