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2024年第4期 | 慕津鋒:把你藏在歌里面
《把你藏在歌里面》是一首老歌,發(fā)行于1998年。那時的我正在上大三,我當時并沒有聽過這首歌。直到十九年后的2017年,我才第一次聽到它,當那位歌者緩緩唱起這首歌時,我竟然被它深深吸引。從那以后,當一個人的時候,我常常在車里靜靜地聽著它。我不知道是為了什么?
前不久,我看到這樣一句話,讀后頓生感慨:
“風雨人生路,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往后余生,你都在我心里。”
我有一位朋友走了十年。十年的時光,不經(jīng)意間,在指縫中悄悄落下。十年前的我,十年后的我,早已大不相同。
可十年,我在心中,卻一直記得這位朋友,因為她失蹤得那樣離奇。
直到現(xiàn)在,沒有人準確地知道她和同機的人去了哪里,世界上很多人都曾問過、找過、探過,可始終沒有結(jié)果。她和她所乘坐的那架飛機也許注定要成為這個世界的一個謎。她們到底會在哪里,我想幾百年后或幾千年之后,終究還是會有答案的。
這位朋友走后,我總想寫一篇文章去紀念她,可自己總是寫了又刪,刪了又寫,始終不知道究竟要如何寫。十年了,我想來想去,還是想跟她聊聊這幾年她曾經(jīng)來過的這個世界吧。
朋友,你知道嗎?你走后的這十年,世界依然并不美好。2023年,巴以之間的血腥沖突讓世界重新看到了地獄的景象,21世紀的地球居然還會有如此慘烈的對決。民主、自由、人道、底線、價值,在一瞬之間都被打得粉碎。而2022年,俄烏也爆發(fā)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曾經(jīng)的兄弟以這種方式開始了對決與廝殺,戰(zhàn)爭打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一年有余,俄烏都付出了巨大犧牲,世界也付出了慘痛代價,可世界依舊看不到這場戰(zhàn)爭結(jié)束的光亮。如果這兩場戰(zhàn)爭繼續(xù)下去,會不會引發(fā)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誰也不知道。人們在擔心中過著自己的生活。近鄰日本也終于按照自己的時間表,肆無忌憚地將它的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據(jù)分析:二百多天后,核廢水將到達中國近海;經(jīng)過大洋環(huán)流,十年后,整個太平洋都會受到污染;三十年后,地球的藍色海洋將全部被污染。核物質(zhì),人類談其色變,以前躲都來不及,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以后更會真實地存在人類的體內(nèi)。專家們說這些核物質(zhì)可能導致“三致”,致癌、致畸、致突變,尤其會對人類的遺傳基因產(chǎn)生重大影響。蘇聯(lián)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后,社會主義國家蘇聯(lián)用一己之力拯救了國家與地球。一場海嘯致日本核電站破壞,資本主義國家日本正用一己之力消滅著地球。可世界又能怎樣?
2020年還有一場災禍降臨人間。那年年初爆發(fā)的新冠疫情持續(xù)了三年,它比2003年的SARS要嚴重的多,厲害的多,它奪走了很多人的健康與生命,它讓世界陷入恐懼,讓世界經(jīng)濟停頓,讓世界陷入撕裂。直到現(xiàn)在,人類社會依舊疲憊不堪?,F(xiàn)在人們對于未來的生活,其實在內(nèi)心都信心不足。未來的路在哪里?看不太清楚。雖然這次疫情大流行被宣布結(jié)束了,可人們內(nèi)心的疫情卻依舊在持續(xù)。你曾經(jīng)歷過的SARS,來得快,走得快,沒有給人們帶來太多的負面。
朋友,這些年只要是有關(guān)你所乘坐的馬航MH370的消息,我都會關(guān)注一下。 我記得三年前,我曾偶然刷到一則消息,我很認真地把它看完了。雖然我不知道它是真還是假,但卻讓人感傷。
在首都機場地下停車場里,有一輛落滿灰塵的雷克薩斯LS轎車,雖然看上去不算太舊,……,卻被灰塵無情地包圍,讓人覺得十分可惜。工作人員說了一個讓人很悲傷的消息,這輛車是馬航MH370事件中一位乘客的汽車。這得追溯到2014年,這輛車從那時起就停在這里。那車主的家人不將車開回家嗎?還是遺忘這輛車了!其實并不是,據(jù)了解,這輛車的家人沒有忘記這輛車,而是他們想將這輛車停在這里,以寄托對失去親人的懷念,這輛車更是給車主家人帶來了精神寄托。她們堅信自己的親人依舊活著,只是暫時離開了,相信車主還會回來,將車開回家。這種執(zhí)念和汽車永存,讓人傷心感嘆……
朋友,你也因為MH370再也沒有回來,我們不知道你去了哪里,還會不會回來。只是聽說,你的母親依舊沒有放棄,每一年都會來北京,這位老人一直想知道她的女兒到底去了哪里,這個要求其實真的并不過分。作為母親,她只是想帶她的孩子回家而已,無論生還是死。
這些年,我們不知道你的母親是怎樣熬過來的?也不知道她在有生之年,還能等到一個確切的消息嗎?人類的歷史,是不是還需要有很多很多個十年,我們才能知道你究竟去了哪里,究竟那一天發(fā)生了什么。
我們早已不想去追究什么歷史真相。真相,還是留給時間和歷史去揭開吧。我只是想用筆去紀念你——我的朋友,我希望自己不要忘記,雖然你我在初中畢業(yè)后就沒有再聯(lián)系。直到馬航MH370出事那一天,我才再次聽到你的消息,再次走近對你的記憶。直到現(xiàn)在,我依舊記得十年前的那一幕。
2014年3月8日下午,正在休息的我,突然被初中同學用微信叫醒。
“你在嗎?你知道歐陽欣嗎?”
“我知道,歐陽欣,她怎么了?”
“她可能在那架失聯(lián)航班上?!?/span>
“什么?不會吧!你讓我看看,‘歐陽欣,152號,女,1976年10月12日’,名字,沒有錯,年齡我記得她是比我大一些?!?/span>
歐陽欣,我已經(jīng)很久很久沒有聽到過你的名字了,我和你已經(jīng)22年沒再相遇。可你曾經(jīng)是那樣真實的生活在我的小小世界中。
我坐在沙發(fā)上,靜靜地開始回憶,回憶與你有關(guān)的片段。但時間太遠了,我只記得一些零碎的畫面了。其他的想不起來了!
我和你是初中同班同學,還是同桌,我們那時候很喜歡在一起聊天。兩個無憂無慮的小孩,我早已不記得我們都聊過什么。我們兩家住得不遠,我記得我還去過你的家,很干凈,聽說你的母親是老師,嚇得我沒待多久就跑了,我從小最怕的就是老師。
我記得我們有時常常喜歡在她家一層的窗戶下神侃,我站在窗戶下面,你趴在她家窗臺上。一次,你聊著聊著說:“你等一下,我放一首歌給你聽。很好聽!”
不知是哪首歌能讓你如此強力推薦,朋友的心意還是要尊重的。你在里面放著音樂,我則站在窗外準備安靜地聽。一會兒,一首歌輕輕響起,一個歌者開始很深情地演唱,我聽不懂他在唱什么,但音符組成的旋律卻讓我著迷。見我聽得入神,你問我是不是很好聽,我點了點頭。你說:“我也覺很好聽,所以推薦給你聽,是首粵語歌,歌詞寫的很美,像一首詩。”后來,我有機會從你那里借來這盤磁帶,歌詞真得寫得很好。從那以后,這首歌我一直在聽,直到現(xiàn)在我偶爾還會放這首歌給自己聽,現(xiàn)在我都能跟著一起哼唱。
“怎去開始解釋這段情
寫一首關(guān)于你的詩
胡言亂語 心思交瘁
仍未帶出合意字
假若可接觸鏡中影像
也許一切可以留得住
紫色的小盒子里
盡藏著許多未了事”
大概也是從那時起,我開始喜歡聽這位歌者,他的很多歌我都會唱,他的卡帶、CD我都曾買過,直到現(xiàn)在我開車時、走路時、寫文章累了的時候,我都喜歡聽他的歌。女兒說我是“出土文物”,總是在聽30年前的老歌,我說我也許真的是老了,可我真的就是喜歡聽那時的歌。在我心中它不僅是一首歌,更是我的青春記憶,聽到它,我能想起許多開心的往事,還真是有那么點“年少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p>
歌從未老去,只是聽歌的人在老去,歲月的滄桑讓我們內(nèi)心有了太多的傷痕與塵埃,也許只有很小的一個地方從未被傷害過,我想那就是自己喜歡的這些歌。歌中記述了自己幾十年走過后還有的那份快樂與輕松,這是很難與人分說的,說不清,也說不明白,別人很難真正懂的。前不久,我看到一個視頻,看到這個歌者的近況,他已經(jīng)70多歲,皺紋早已布滿他的臉,頭發(fā)也變得稀疏,嗓音也早已沒有當年的動人與深情。歌者老了,我也老了,現(xiàn)在的年輕人早已不再聽他的歌。
朋友,你還記得你很愛笑嗎?而且還很喜歡捉弄人。
有一次課間,你突然問我:“你知道刀角牛放在一起念什么嗎?”
我立刻答道:“解(同音姐)?!蔽液転樽约旱摹奥斆鳌备械津湴?。誰知道我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我剛說完,你大大地答應了一聲:“唉!”
我知道自己被捉弄了,你卻哈哈大笑。
你長得有些黑,我老說你是來自“黑非洲的”。那時候,咱們天南海北地瞎聊,很開心,上課小聲聊,下課大聲聊,回家路上接著聊。咱們都覺得對方是自己很好很好的朋友,純友誼的那種。
可是后來上了初三,班上開始有人說咱們談戀愛,我有些怕了,我承認我這人膽子小,我害怕流言會傷害自己,也給你帶來麻煩,我漸漸地疏遠了她。下了學,不再一起走。在學校,你主動跟我說話,我都裝作沒聽見。你似乎也意識到了什么。我現(xiàn)在都不記得你當時問沒問過我為什么。時間太久遠了,我只記得一個畫面,那天是下課?還是放學?(這個我確實記不清了),你要走出教室門的時候,你突然回頭,(其時那時我一直在書桌旁注視著你,只是你看不見而已。)你看見了我,你哭了,我記得非常清楚。當時的我怯懦地低下了頭,就這樣……我們慢慢地沒有了聯(lián)系。
后來我上了當?shù)氐膶嶒炛袑W,你去了一中高中部,我們就再也沒見過。我只是在朋友的偶爾交談中,知道你些許的情況。
沒想到,時隔22年,再次聽到這個名字,我和你竟是陰陽兩隔。但令人傷心的是,我們都不知道你究竟在哪里。更多人相信她們飛向大海。
朋友,你是在冰冷的海水里?還是在漆黑的天空之中?是在天堂?還是在一個無人知道的小島?
如果是在大海之中,那里冷嗎?
如果是在夜空,那里是不是漆黑一片?
如果是在天堂,你是否看見那里開滿了鮮花?
如果是在某個小島,你是不是會想起我們?
我們這些同學現(xiàn)在都相信飛機去了大海深處,在飛機入海的最后一刻,你在想什么?也許你想的最多的是你的孩子,你的愛人,你的母親。
朋友,你知道嗎?你走后,初三八班的很多同學都在牽掛著你。我、張穎、李琛、王貝、安洪濤……還有許許多多我已經(jīng)都叫不上名字的人。我們多希望這是一場夢,一場醒來后什么都沒有發(fā)生的夢。
王貝告訴我,她曾在一個超市偶遇過你,那時的你已經(jīng)留起長發(fā),你們微笑地點了點頭。我從未見過你留過長發(fā),我印象中的你都是短發(fā)的樣子。
我總是在設(shè)想:如果一切都沒有發(fā)生,2014年3月8日的清晨,你應該是略帶疲憊地拉著行李,走出北京首都機場,搭上回天津的汽車。到了你家樓下,你仰起頭,幸福地看著家所在的樓層。然后,你微笑著走進你溫馨的家。你的丈夫、孩子都在飯桌旁等著你一起吃飯。孩子,伸出自己的小手,嚷著要媽媽抱!多幸福呀!
朋友,你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我有一個女兒,她可是我的心肝寶貝,我愛人總說我太寵著女兒,我也想對她兇,可是兇不起來。我33歲才有了她,我太愛這個小家伙了,當她犯錯的時候,我根本舉不起手打她。你也是這樣嗎?你比我大一點,聽說你的孩子也不大,當媽的是不是更寵?我的女兒比你的孩子是大是???
馬航事情發(fā)生后的那幾天,我的妻子讓我早點睡,希望你能給我托夢回來。我苦笑著說要托夢,你也是給你的家人托夢,因為他們才是你最愛的人。也許你早已不記得我是誰了。
飛機失聯(lián)那天晚上我病了,也許是女兒傳染的,我還以為我能抗過去,結(jié)果第二天我快說不出話來了,只想躺著,只想看著電視新聞,我想知道你的消息。
朋友,你走了很久,如果真的有來生,我想再跟你做同桌。我會好好保有那份與你珍貴的友誼,不管別人怎么說,我再不會那樣的怯懦。只是不知道你愿意再做我的同桌嗎?
你的事情發(fā)生后,我更加懂得“珍惜”二字背后的意義。我們來這個世界,其實購買的都是一張單程車票,永遠無法再次走回起點,重新來過。在這趟人生旅途中,我們會遇見很多很多人,有些注定無緣,有些注定有緣。其實就算是有緣人,大部分也會在行走的旅途中,失散了。有的,可能連一句告別的話都還沒來得及說,就再也見不到了。
現(xiàn)在的我,很努力地去珍視身邊的朋友、同學,只要在我的能力范圍之內(nèi),只要他們需要,我一定會盡力去幫助他們,而沒有任何功利之心。人與人之間的那份感情,其實是無價的,也是最讓人溫暖的。可這個世界現(xiàn)在越來越現(xiàn)實,懂得珍惜的人也越來越少,可我愿意這樣堅持下去,因為我會開心。在內(nèi)心,我有自己的人生準則:朋友相信你,這是一份多么難能可貴的信任,我不能辜負。而且自己還有這個能力,為什么不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手,俗話說“送人玫瑰,手有余香?!?/p>
朋友,你知道嗎?我現(xiàn)在是個喜歡爬格子的人了,我每天除了工作,就是看書、碼字。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成了一個愛好寫作的人。初中時的我,可沒有這種愛好。我現(xiàn)在寫作完全是自己喜歡,我什么都想寫,什么都想寫下來,也許是為了記錄自己的旅程,也許是為了老了的時候還能記住些什么。寫作中的我,快樂、幸福。我不用管外面的世界如何變幻,也不用顧忌別人的言語,在文字的世界里,我大可以自由飛翔。在這個世界里,我感覺自己無所不能,我有著自由的思想、跳動的靈感、無限的激情,我可以在這個天地里劃出屬于我的色彩。看著自己一篇篇文章寫出、刊載、一本本書能出版,這種成就感無以復加。很多人喜歡追逐錢財、追逐權(quán)勢、追逐名利,而我可能是老了,我對此早已沒有了興趣。我還有14年就要退休了,其實這并不是多長的時間,我到現(xiàn)在都已工作了24年。24年,我從21歲多到了現(xiàn)在快46歲。
去年當我年滿45歲時,我給自己寫了一篇小文章,我想要記述下這重要的時刻。因為過了45歲,我無論如何也要被“強制”退出年輕人的行列了,我真的在慢慢老去。我很喜歡我寫的這篇文章,我很想讀給你聽一聽。
2022年,深秋,一場秋雨后,窗外的黃葉飄落一地,我站在窗戶邊望著窗外的景物,頗有些感傷。
在北方的這座城,我迎來了自己人生第四十五個生日。四十五歲,這是我終于要面對的真實年齡,無可逃避。
對于這個生日的到來,我內(nèi)心其實是有些抗拒的,可又無能為力,只得在心中悄悄地“等待”它的到來。在等待中,我想著要不要為它寫一篇文章,紀念一下。也許等我老了,再回看時,我還能清楚地記起我現(xiàn)在的心境。
四十不惑時,曾讀過這樣一段文字,頗有感觸:四旬已過,半生薄涼。也曾克己奮發(fā),胸懷激蕩?;孟爰t衣白馬,氣吐眉揚。終是柴米挫了銳氣,染了風霜。有時看著鏡中的自己,感覺并不是那樣的熟悉。原來心中的自己和眼中的自己,也是不同的?,F(xiàn)實中的我“早已是青絲變白發(fā)”,皺紋漸上臉頰,油膩漸生。青春離開的腳步越來越急了。我又能如何?
可能你會說,都四十五歲了的人了,早已不惑,怎么還能是青春?而且再過五年,你就該知天命了,還奢談什么青春?這不是庸人自擾嗎?
這是你的看法,不是我的。 我不這么想,也許我就是一個庸人,即使是庸人,也是一個有著“世界標準”的庸人。因為我的青春期限和你的不一樣。既然是不一樣,那我就要大聲說我的青春剛剛過去而已。
我的青春,是嚴格按照世界標準來計算的。根據(jù)聯(lián)合國世界衛(wèi)生組織標準,四十五歲以下的人都被稱之為青年?,F(xiàn)在已然是地球村,“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就曾一再告誡我,看問題“要從世界看中國,不要從中國看世界”。我很同意此觀點。正因如此,我一直認為自己只要沒過四十五歲生日,我就仍是“青年”。
青春的我,依舊年少,我應為此大聲笑。也正因青春,在我四十歲后“爬格時”,我心中一直有一團火,這團火不停地燃燒著我。已是茶壽之年的馬老曾題字告訴我,寫文章的人要有一種“何畏風波生墨海,敢驅(qū)雷霆上毫端”的精神。我自知才疏學淺,不敢說自己是在寫文章,只能說自己在用心地爬格子。爬格時,我要求自己只要提筆就絕不胡寫,自己要對中國文字保有一顆敬畏之心,對民族歷史保有一身敬畏之情,對時代保有一份敬畏之意,對自己人生保有一寸敬畏之志。這些敬畏,讓我常常如履薄冰,謹小慎微,讓我盡可能認真爬格,真實地書寫著自己心中想要表達的言語。
爬格久了,我總是想去多寫寫,這樣既可以記錄自己,又可以記錄所經(jīng)歷的生活,還可以記錄人生路程。我努力地奮筆疾書,書寫著我的生活與歲月。
在內(nèi)心,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四十五歲生日能晚些到來,不要那樣趕。因為我還沒準備好如何去面對它,我不想就這樣老去,我想自己還能再繼續(xù)青春一下??商觳粡娜嗽?,時間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在它滴答滴答的流逝聲中,所有人都在經(jīng)歷同樣的時長,時間沒有為任何人停下它的腳步,無論你是健康還是疾病,富有還是貧窮,高貴還是卑賤,快樂還是憂傷。
茫茫宇宙中,我們都只是這無邊無際的星海中的一粒誰也看不見的微子。
我這個微子,是那樣喜歡青春,因為青春代表著活力,青春代表著激情,青春代表著自信,青春代表著夢想。
站在告別青春的路口,回望自己曾經(jīng)的青春路,許多往事好像一下子沖到我的面前,讓我看見自己曾經(jīng)那有些可愛的沖動。
1995年的夏季,不滿十八歲的我,在學校領(lǐng)取高考證,在回家的路上,壓抑已久的情緒讓我把所有的課本都撕得粉碎。撕完后,我裝了一書包碎紙,來到一個空曠無人的大野地,狠狠地將它們向天空拋去,看著漫天飛舞的碎片,我大聲告訴自己:“大學,我來了。”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畫面還真有些"破釜沉舟"、“視死如歸“。我想正因那時的青春,讓我內(nèi)心充滿著自信與激情。毫不顧忌之后可能的一切,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不為別的,只因我是那樣的青春朝氣。
那時的我,并不怎么知道什么是愁,正可謂“少年不識愁滋味”。有時,還會“欲上層樓,欲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四年后的我,站在世紀之交,依舊充滿自信。大學畢業(yè)后,不滿二十二歲的我懷揣著夢想。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在自己選擇生存的這座陌生城市努力打拼,我要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這蒼茫大地,我主沉浮。這個夢想支撐我走了很久一段路,即使歷經(jīng)風霜雨雪,甚至有時遍體鱗傷,可我依舊死不悔改,還在咬牙去堅持,因為我還青春。青春,就是我最大的資本。即使失敗,我也有重來的資本,時間可以讓我站起來繼續(xù)前行。那時的我,一直堅信自己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即使“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我也“不破樓蘭誓不還”;即使“千金散去”,依舊可以“還復來”。
仰望天空,我看見那個普照世界的太陽正高懸在我的頭頂,那時的我發(fā)出豪言:在以后的歲月中,我會把汗當做知己,一起去拼;把淚當做烈酒,一飲而盡,我要通過自己的雙手讓這不可一世的太陽向我低頭。
年輕的我,曾為了一句“賭言”,勇敢地站上55米高的蹦極臺,當腳尖站在臺邊時,即使內(nèi)心無比緊張,但我依舊告訴自己“蹦下去,蹦下去,讓別人看到我的勇氣”。我望了望腳下那片清澈的湖水,抬起頭又眺望遠方的青山,當身后的人幫我倒數(shù)“三、二、一”時,我跳下高臺,一直自由落體,直到我被繩子在空中拽起時,那種輕松無以言表。這種勇敢,讓我很多年后與人講起時,還是那樣洋洋自得。它也是我青春的印跡。
在青春歲月中,我一邊努力拼搏,一邊品嘗失敗。雖屢戰(zhàn)屢敗,但也屢敗屢戰(zhàn)。有些人嘲笑我的愚鈍與自不量力,我不去理會。即使生如螻蟻,卻也有鴻鵠之志;即使命薄似紙,也要有一顆不屈之心。我在失敗中前行,在挫折中慢慢學會微笑跋涉。正所謂:反、正都是一天,為什么不讓自己笑著呢?笑,可以讓自己開心些。開心了,心情也會好一些,也許自己能堅持地更久遠。也許我再堅持那么一下,我的夢想也許就會快一點實現(xiàn)。
現(xiàn)在想起來,真羨慕那時的自己,雖有些盲目,但卻那樣自信。
可惜,走過歲月,我才發(fā)現(xiàn)還是自己能力不足吧,自己的夢想總是差強人意。漸漸地,我學會了接受與妥協(xié)。在這個過程中,我的青春旅程也在慢慢變短。
后來,我漸漸修正了自己的青春夢,我想自己如果能讀到萬卷書,行至萬里路,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確定夢想后,我便開始去追尋。我背起行囊,打開地圖,帶上屬于我的書,開始用我的腳步丈量這個我并不是很了解的世界。在書本的指引下,我在茫茫戈壁中的小城——敦煌,看到了莫高窟中飛天的奇景;在雪域高原上的清澈之湖——納木錯,我站在它的身畔仰望遠處白雪皚皚的連綿雪山;在荒蕪人煙的茫茫戈壁,我曾疾馳過;在千年古剎中,我曾打坐沉思;在彩云之南的雨林村莊中,我曾漫步;在一望無際的大海邊,我曾看日升日落;在大山的雨中,我曾暢快前行。
我曾經(jīng)站在孤獨而雄偉的嘉峪關(guān)上極目遠眺,往西便是西漢張騫兩千多年前鑿空的西域,正因西漢時期中國人的豪邁與勇猛,讓我們擁有了現(xiàn)在的民族疆域;往東眺望,我眼中似乎浮現(xiàn)出山海關(guān)外無垠的大海,明朝雖不是我喜歡的王朝,但明朝確是漢人建立的最鐵血的王朝,它是唯一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的朝代?!疤熳邮貒T,君王死社稷”的決心與氣魄,還是讓我欽佩。雖然我并不喜歡崇禎這個人,但他卻是中國歷代王朝中最有血性的亡國之君,他的骨頭到死都是硬的。
當我坐在西湖邊欣賞江南煙雨時,我突然想起了蘇東坡和楊過。蘇東坡是中國歷史真實存在的一代文豪,他的天賦極高,在我看來可能是一千年才能出這樣一位。當他暢游西湖時,感于西湖的美,特意寫下七言絕句《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此詩一出,流傳千年。其中“欲把西湖比西子”簡單七字便將西湖的絕美表露無遺。想起楊過,也是與蘇軾有關(guān)?!渡竦駛b侶》是我最喜歡的一部武俠小說,楊過是我最欣賞的一位大俠,他活得很自我,常常喜歡獨來獨往,隨性灑脫。為了自己心中的那份愛,他用了十六年去等待。在漫長的等待中,他曾在一個小酒館的墻壁上看到過一首無名詩,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span>
因為楊過沒受過太多教育,讀書并不多,他并不知道這首詩其實是一百多年前北宋詩人蘇東坡的名句。但這首詩的意境他懂,這首詩的情,他明白。何止是他,直到千年之后的我們在讀到這首詩時,依舊會被感動之深。西湖存在已兩千多年,聽說秦始皇當年也曾來過這里。西湖能有現(xiàn)在的盛名,要歸功于兩位詩人,一位是唐代的白居易,他在《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和《杭州回舫》這兩首詩中,正式使用“西湖”這個名字。而他修的白堤,直到現(xiàn)在依舊在斷橋之側(cè)靜靜地守護著這片湖水。另一位是剛才我們說過的大詞人蘇東坡。他在自己撰寫的官方文件《乞開杭州西湖狀》中,第一次使用“西湖”這個名稱。而他修的蘇堤在千年歲月中一直陪伴著這里山山水水。我不會寫詩詞,否則我也要為西湖寫上一首。我很想寫一篇有關(guān)西湖的散文,我遲遲沒有動筆,我總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在我心中,西湖是最美的地方,我要以最好的話語、最飽滿的感情來書寫它。希望這一天,不會太遠了。
世界如此之大,我從未感受到自己是如此的充實。
書本之中的世界,讓我開始迷戀。我喜歡一個人獨處時,拿出書本,在寂靜無聲的世界中,在字里行間中,尋找那蘊含在文字中的美麗風景。
書本讓我喜歡上中國的詩詞,讓我看到中國歷史的厚重,觸摸到歲月留下的滄桑,讓我在時光的打磨中喜歡上許多美好的東西。
我沒有去過湖北的赤壁,但我通過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想象出那里的風景。在想象中,我感受到一千多年前蘇東坡在長江邊吟誦該詩時的灑脫與豁達。我喜歡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的滄桑。因為喜歡,我曾特意前往鎮(zhèn)江北固樓,站在那里,望著腳下無聲流逝的江水,極目遠看江另一頭的青山,我窮盡自己一切的想象,去感受辛棄疾內(nèi)心的希冀。我喜歡讀陸游的《釵頭鳳》,其中“錯!錯!錯!”、“莫!莫!莫!”的無奈讓我同樣感傷。
也許是年輕的緣故,我也有看書后的一種“為賦新詞強說愁”,正如此,我喜歡路遙《平凡的世界》對我的激勵。書中的孫少安、孫少平,我似乎在他們身上看到一種永不服輸?shù)木?,對于未來的生活,他們總是充滿著屬于自己的激情。他們用自己的苦難人生告訴我:生活啊,就算你虐我千百遍,我依舊待你如我最真的初戀那般熾熱。在奔波的歲月中,當我苦悶無處傾訴時,我總喜歡打開《平凡的世界》,讓書中的人物走出來和我待上一會兒,他們什么都不用說,他們想說的我都懂,我只是希望有人能陪陪我。
年輕,真好! 青春,真好!
可誰又能犟得過歲月的執(zhí)拗?誰又能推得開它的饋贈?
當我漸漸走入三十而立,步入四十不惑,回看自己走過的這段青春歲月,我漸漸明白有些東西可能對我而言,也許真的只是夢。我記得自己在四十歲時曾寫過一篇很短的文章,內(nèi)容如下:
四十自述
今天,我就要跨進四十的行列了。以前,自己總覺得它離我很遠很遠,但今年我卻真實地聽到了它的腳步聲。嗒、嗒、嗒……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三十歲的時候,我立了家,有著一份輕松的工作?,F(xiàn)在四十了,雖不再青春懵懂,但其實自己還是有許多的惑未解。只是現(xiàn)在的心態(tài)較之以前平實了許多,沒有曾經(jīng)那么多的欲望和追求,不再追求那些遙不可及的夢幻遐想。
現(xiàn)在想想來到這世界四十年,前22年自己忙于學習、學習、再學習,22歲-29歲,青春沖動的自己忙于走遍自己身處的這塊土地,在北京這座城市尋找自己的夢想,雖然最終沒有什么大的成就,但我依舊感謝這7年帶給自己人生的色彩,它讓我親身感受到這個世界的溫度,親自體會到生命中的悲歡離合,品嘗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每每一個人的時候,我有時也會想,那時的自己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愿望?那些的舉動?是本能?還是沖動?是想向世界大聲宣布我的存在?
以前,總覺得自己離四十還很遙遠。當時認為人到四十,得多大歲數(shù)了!在心里,總覺得自己還年輕。除了早生華發(fā),除了皺紋,除了有家、有妻、有女,自己并不覺得自己在變老。
最近,換了部門忙叨了好一陣,突然一抬頭,發(fā)現(xiàn)自己已站在四十不惑的門口。這下子著實嚇了自己一大跳。四十該是個什么樣子?有人說,四十歲男人事業(yè)有成,性格成熟,散發(fā)迷人的魅力。我趕忙在鏡中仔細地看著自己,實在找不出自己符合哪一條。
每天,自己按著已有的規(guī)律不變地生活,單位—家—單位,除了工作,就是家,外加自己的一些興趣。想想,好像很多年就一直是這樣,未曾改變。在這個城市,每天就這么多的事,似乎沒有什么能讓自己感到不同。每年最盼望的事可能就是出差或是一家三口到外地休假。身處異地,遠離那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我才感覺到有些不同。
要說走近四十,自己身上有什么最大的不同,也許就是較之三十、二十時多彩的夢想不同,夢少了,人現(xiàn)實了,心也踏實了許多,腦中奢望的東西也少了許多。馬老曾告訴我“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這句話在蕓蕓眾生中是“知之者眾而行之者少”,所以這世間快樂的人少,長壽的人少,開心的人少。其實很多時候,人哪,都是自己為難自己。這句話我倒是真聽進去了,每當自己心中不快時,我總是靜靜地一個人看著馬老送我的這幅字,什么都不想。等心情平復之后,漸漸不惑的我又開始去面對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
唉,四十歲當我攤開雙手,看到自己手中空無一物;再看身邊的周遭,原來也并不比其他人多什么,自己其實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平凡之人,無名小卒。
一聲嘆息!
還好,在青春的尾巴,我找到了也許一生都會喜歡的一件事:爬格子。爬格子讓我開始明白自己真的適合做什么,愿意做什么,而且老了還能堅持做些什么。我用了近五年的時間,寫了二百多篇文章,很多都印成了鉛字。看著它們,我知道自己并沒有被這個世界拒絕,而且我也許還能為歷史留下些什么東西。
關(guān)于四十五歲生日的文章,我一直無法下筆。自己雖在腦中籌劃了好幾種開頭,可都草草收場,實在不知該怎樣寫才能表達我內(nèi)心的那種期許。
正如人字,其實只有簡簡單單的兩筆,在我看來就是一筆寫盡青春,一筆寫下“青春之后”。
四十五歲,當屬“青春之后”,可這個年紀上不著天,下不著地。
離四十不惑已經(jīng)五年,可我心中依舊還是有許多的“惑”,我不太懂現(xiàn)在的世界到底怎么了?人類究竟要往哪里去?我們曾經(jīng)所相信的,似乎都在悄悄發(fā)生著改變。人,不過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微乎其微的塵埃,可我們卻那么熱衷于自我之間的戰(zhàn)斗,斗來斗去,我們賴于生存的這個星球正在我們手中漸漸枯萎,它的未來讓我們這些凡人看到的是那樣岌岌可危。
也許這是我曾經(jīng)青春的延續(xù)表現(xiàn)吧。我對很多事情都不是很清楚。譬如疫情已經(jīng)三年了,它從哪里來的沒人知道,它什么時候消失沒人知道。
世界那么大,我真的很想四處去看看。歲月早已將我的身體打磨的有些衰老,再不走走,我都怕我都走不到什么地方了。
以前總覺得戰(zhàn)爭離我們很遠,可這一年好像它就在眼前。
四十五歲以后,自己要承擔的東西肯定會更多。自己的責任與使命是無法逃避的,既然無法逃避,那就勇敢地去面對吧。這種面對,可能更加無聲與堅定,因為這時的我們已經(jīng)要去面對上與下的人生課題。養(yǎng)我們所生之人,他們還是一株幼苗,需要我們悉心澆灌與呵護;陪伴生我們之人,他們正在逐漸老去,他們同樣需要我們的關(guān)心與愛護;而我們自己也在漸漸衰老,這種衰老在歲月中日漸清晰,這就是人生。
現(xiàn)在的我,內(nèi)心常有一份難以揮去的“愁”,正如詩中所說: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四十五歲后,我們不敢輕易變化,變化有時意味著可能的失敗,因不再青春,我們不再敢去賭、去拼,總希望自己能再穩(wěn)當一些,再踏實一些,再小心一些。就這樣,我們漸漸喜歡了安穩(wěn)的生活,不變的人生,踏實的歲月。
青春時,我曾問過自己:幸福是什么?林語堂先生說過:幸福人生,無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菜;三是聽愛人講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這四件事簡單而實在,我也曾悄悄寫過一篇《幸福是什么》的小文。在文中,我告訴自己“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用曾經(jīng)流行的話表述就是:貓吃老鼠、狗啃骨頭、奧特曼打死小怪獸。而用我的話就是:得到的東西是我命中注定的,失去的東西則是我生命中的幸運。
在這座城市,生活所需要的東西,我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光明正大地獲得,已然很不錯了。我一直不是一個物欲很強的人,物質(zhì)的東西對我沒什么太多的誘惑。
這個時代,到處都充滿著欲望,很多人都想去攫取名與利,為此他們猛沖猛撞。有的可能得到了,但也付出了許多,自己同樣也為此傷痕累累。有的則一無所獲,還被人所唾棄,眾叛親離,孤獨遠去。
見多了,倦了,也厭了,我總是告訴自己:量力而行即可,不要過度強求。生活不易,唯有珍惜。
偶爾,我會呆呆地看著鏡子中的自己。端詳著鏡中的那個人,這人皺紋漸起,華發(fā)已生,一臉疲憊,這個人越看越有些陌生。雖然每天都會在洗漱時瞥上幾眼,但那也是匆匆而過。呆呆望過之后,心中總是不免一聲長嘆。這里的那個人就是當下的我??晌覟槭裁蠢鲜菚浀媚晟贂r意氣風發(fā)的自己?總想“一杯濁酒問青天。為何花有重開日?人卻從無再少年?!?/span>
聽說過一些生死之事,自己慢慢變得更加淡然。
回首四十五歲以前的日子,我清楚地記得,2002年渤海灣飛機失事,如果我家中的親人不是為了孩子過生日改簽機票,那天他就可能坐上那班飛機,結(jié)果可想而知。人生就是這樣無常,誰也不會知道自己下一秒會怎樣?2001年的“9-11”,紐約曼哈頓世貿(mào)大樓,世界精英中的精英遇上拉登們的襲擊,頓時殞命。他們走了,世界依舊如常的轉(zhuǎn)動。只有在美國政治家需要他們的時候,這些無辜死去的他們才會再次被人拿上舞臺說起,可惜換來的只有家人的傷心與眼淚,和另一片國土的屠殺與血腥。當我2008年底,站在曼哈頓這片廢墟上時,除了感慨,不知自己能說些什么。對那些無辜的生命而言,這就是他們命中注定的劫。
當下的時代,我們都是小人物,我們改變不了這個世界什么,很多時候我們根本無力反抗,只能學會適應。
現(xiàn)在的我漸漸學會了安靜,學會了放寬心,學會了享受生活,學會了冷眼旁觀一切。
很多年前,我偶然讀到徐志摩的那句詩:得之我命,失之我幸。他告訴人們,人不該僅僅是追逐和索取。有時候,放手也是一種美。這種美多了,你也會得到幸福。
幸福到底是什么?其實就是你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漸漸得到你想要的快樂與淡定。
我似乎看見了未來的生活,我似乎也認同了這樣的腳步,也許這就是我的宿命,我想在這之中還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一個快樂的點,我想那也許就是書本、爬格,我還挺貪心,兩件事是我一直想的,并相信自己一定會繼續(xù)堅持下去的。因為它們會見證我即使面容衰老,但我內(nèi)心卻一直還保持著青春的氣息,這氣息讓人類延續(xù)了千年的文明,讓人類不斷地去創(chuàng)新,讓世界永遠充滿著希望與夢想。
2022年,當四十五歲生日到來后,我許下過一個小小愿望:就是希望自己還能繼續(xù)踢球,我喜歡奔跑,喜歡在綠茵場上帶球的感覺。這一年,我又開始在球場奔跑,那感覺無與倫比。每一次觸球,每一次盤帶,每一次過人、每一次配合,每一次射門,都讓我感受到一種屬于青春獨有的感覺。也是在這一年的12月,梅西終于在卡塔爾世界杯圓夢大力神杯,他跪倒在綠茵場盡情歡呼,當走過大力神杯時他開心地親吻著它。
我喜歡梅西,除了他那無與倫比的球技,還喜歡他的堅持、他的韌性、他的不屈,喜歡他的真誠、他的平和、他的謙遜、他的善良,喜歡他對足球的理解、對足球的執(zhí)著、對足球的自信。他讓足球這項運動在這個星球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與普及。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是健康還是殘疾,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會因為他而熱愛足球,熱愛生活。
梅西的奪冠,對于很多人而言,不僅僅在于足球這個層面,更是意味著這并不完美的世界存在著美好,擁有著希望,蘊含著能量,這個星球是有溫度的,我們應該要好好熱愛生活,珍愛身邊的人,幫助身邊的人。因為在這個星球,你的付出是會得到好的結(jié)果的,你的善良是會讓你贏得別人的尊重與信任,你的真誠人們會記在心里,你的純粹總是讓人看到美好。
我希望四十五歲后再次開啟的足球夢能一直在我的生命中延續(xù)下去,因為足球能讓我變得純粹一些,干凈一些,真誠一些,善良一些。
四十五歲,雖然我還沒太準備好,但我會勇敢地與你一起前行,走出屬于我的人生道路。
在該文行將結(jié)束的時候,中國的疫情似乎終于要走出漫長的隧道,解封了,人們終于可以相對自由地出行了。真希望以后的歲月一切都會順利,希望身邊的人都會安康。
四十五歲后的生活,我希望能夠平平淡淡,平平安安,家人都在,自己開心些。因為我不再年輕了,我想好好享受歲月帶給我的“靜好”。
這時的我,也許也會偶爾告誡身邊的年輕人:
別貪心,你不可能什么都擁有;
別灰心,你不可能什么都沒有。
珍惜你手中所握有的吧,也許它就是你一生在追尋的幸福。
當然,也許我還會偶爾“青春”一下,希望那時的我,能有一千年前東坡居士那樣的情懷,“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親射虎,千騎卷平岡”
能來人間一趟,是你我的幸運,雖不能縱橫六合八荒,踏遍萬澤千江,看盡世間繁華,但也請好好珍惜,我們這一路走過的人間風景!
朋友,你覺得我寫得如何?我當年的作文那是差到家了,也許一直在被你們“鄙視”。不過,現(xiàn)在可能好一點了吧?
要說我工作后有什么遺憾?我想是有的,最大的遺憾就是我沒能早點開始寫作,沒有早點找到這條自己想要做的事。如果自己的這個興趣能早點發(fā)現(xiàn),并和自己的工作更早地完美結(jié)合在一起,我相信我還能寫出更多好的文章。我曾見過那么多的文化老人,他們每一個背后都有一段段精彩的故事,可惜那時的我并不知道自己內(nèi)心真正想要什么,只是在肆意揮霍著上天給我的禮物。如果時間能夠倒流該多好,還好,我趕上了最后的末班車。我相信自己只要不斷地努力,尤其在這退休前的十四年里,我努力地好好學習、認真寫作,不斷打磨,等到退休了,我的另一個全新的寫作歲月就會更好地開始了。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語境,我還有很多很多事要做,很多文章要寫,那時不會再有工作上的牽絆,我想好好地去寫我自己、去寫這個世界、去寫我見過的那些人與事,這個世界并不美好,但我卻希望自己筆下的世界能變得純粹些、干凈些、快樂些。
朋友,我們真的都很想你。
在那邊,你要好好的。
我們也會更加珍惜生活和生命。
這首《把你藏在歌里面》歌詞寫得真的很好,我很想唱給你聽,雖然你可能永遠也聽不到了:
一直把你藏在歌里面
期待某天你在人海中
會聽見
在最高音處落淚
在最感傷處哽咽
那聽歌的人卻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