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一木秋:不完美的生活 完美的詩意
來源:文藝報 | 一木秋  2024年06月12日12:09

短篇小說集《茉莉的耳朵》中的六篇作品的主人公都是特殊兒童,他們只是普通的孩子,而不是身殘志堅,最終獲得遠大前程的典型,他們只是想像別的孩子一樣,健康快樂地生活。但這樣簡單的愿望對他們來說都不是容易實現(xiàn)的。

起初,要寫這樣一個群體我是有顧慮的,雖然社會逐漸提高了對特殊群體的理解和包容,政府也不斷出臺措施對他們進行幫助,但是一些觀念上的、根深蒂固的東西,一種區(qū)分“我們”和“他們”的二元對立的潛意識,還在不經(jīng)意地產(chǎn)生影響。即使我在作品里努力地用善意、愛和理解沖破集體無意識的桎梏,但我還是擔心作品不被認同,不被接受。

幸運的是,這些作品在《兒童文學》《中國校園文學》《少年文藝》《少男少女》等期刊發(fā)表,有的還被收錄在中國作協(xié)的年選集,被選為北京海淀區(qū)初中生的期末試題。當我聽到有人對作品予以肯定時,心中很是感動,那塊懸在心中許久的石頭終于落下來了。我的初衷、我的作品能被理解、被接受,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這也讓我意識到,我給予特殊兒童的理解,對于他們而言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希望孩子們能夠通過《茉莉的耳朵》學會理解和包容,平等地對待一切人和事物。

這本書的創(chuàng)作過程,也是我不斷成長、不斷認識自我的過程。我與主人公一起,也不斷在黑暗中尋找光亮,在美丑善惡中探尋生命的本真。以前,我在殘聯(lián)工作,長時間與特殊群體交往,我以為我理解他們,直到我以文字的方式深入他們的內(nèi)心,一起走過他們的路,我才真正理解世界的多樣性和人生的不完美。

寫《小雨的“殼”》的時候,那讓小雨喘不過氣來的“殼”,也壓得我身心疲倦,徹夜失眠;當她終于摘下了“對不起”的果子,跟奶奶說出“對不起”的時候,我的眼眶也濕潤了。這是靈魂的自愈,也是文學的探索,我想以文學的方式,跟孩子們分享這段人生的心得,希望當孩子們經(jīng)歷人生低谷的時候,或是不被認同、不被理解的時候,這些文字能夠成為他們心中的光,給予他們支持和力量。在特殊孩子群體身上,有一種本真的東西,那就是愛和善意,它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是黑暗中的人看到的光,更是世界的詩意。

除了創(chuàng)作意義的追求,我也試圖突破自己,不斷探尋更好的方法,讓作品的兒童性、文學性和思想性有更好的呈現(xiàn)?!丁白蛱臁辈灰娏恕肥莿?chuàng)作難度比較高的作品,難就難在真與假、虛與實在文章中不停變幻,而“真”不是指現(xiàn)實層面上的真實,而是主人公眼中的“真”,但在作品里,這恰恰表現(xiàn)為現(xiàn)實層面的假,這種假卻更貼近文學的真實。所以,為了使得真假虛實符合邏輯,我嘗試讓想象與現(xiàn)實共同生長,不斷拓寬現(xiàn)實與想象的邊界,實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的厚重與兒童文學的輕盈之間的平衡。

在《茉莉的耳朵》里,我努力把世界的詩意收集起來,讓翻開它的每一位孩子都看到愛和善意,這是我寫這本書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