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三伏雜談
來源:中國文化報 | 鄭學(xué)富  2024年07月17日07:51

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jié),民間有“熱在三伏”“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等說法。三伏之熱,人們稱為“溽熱”,即悶熱、潮濕,就像待在蒸籠里一樣難以忍受。明代文學(xué)家李攀龍有詩寫道:“三伏天雨火,郎但籠窗坐。何處汲寒漿,金瓶井中墮?!?/p>

三伏之說由來已久,《史記》中有“德公二年初伏”的字樣,即早在公元前676年就有文字記載了?!墩f文解字》云:“伏,司也。從人,從犬?!痹熳直玖x為獵人帶著獵狗,趴臥隱蔽,伺機出擊獵物。伏的含義是“隱蔽、隱藏”,與熱沒有直接關(guān)系,為何古人用三伏來表示最熱的天氣?

原來,古人認(rèn)為,最熱的日子屬火,而庚屬金,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有了三伏之說。三伏包括初伏、中伏、末伏,這是用“干支紀(jì)日法”推算出來的。庚日是指“干支紀(jì)日法”中帶有“庚”字頭的那一天,每一個庚日相距10天,中伏與末伏之間,或相距10天,或相距20天。俗語稱:“夏至三庚便數(shù)伏?!背醴?,是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中伏,是夏至后的第四個庚日。末伏,是立秋之后的第一個庚日。三伏跨度時間較長,又不屬于二十四節(jié)氣,故人們稱之為“雜節(jié)”。

我老家所在的魯南蘇北一帶,有入伏喝羊肉湯的風(fēng)俗。這可能與漢武帝“伏日賜肉”的故事有關(guān)。《漢書·東方朔傳》記載:“伏日,詔賜從官肉。”入伏這天,漢武帝要賞賜近臣鮮肉。有一次,群臣都到了,天色已晚,可是大官丞遲遲未來。東方朔等不及,就拔出劍來,自己割了一塊肉,并對大家說:“伏日當(dāng)早歸,大家快割了拿回去吧!”而后捧著肉回家去了。第二天,漢武帝責(zé)問東方朔:“昨天賜肉,你為什么不等詔書下來,就擅自割肉回家?”東方朔脫下帽子謝罪,武帝讓他自我檢討。東方朔又拜了拜,站起來說:“東方朔啊,東方朔啊!受賜不待詔,為何如此無禮?拔劍割肉,一何其壯也?割之不多,又何其廉也?回家獻(xiàn)妻兒,又何其仁愛?”漢武帝聽了不禁笑起來,說:“我要你自責(zé),你卻自我表揚起來了!”于是又賞給他一石酒、一百斤肉,讓他帶給家人。

到了三伏天,農(nóng)事掛鋤,學(xué)校放假,甚至連雞鴨鵝也都不大下蛋,開始“歇伏”了。北宋王仲修詩云:“三伏金藏暑正隆,火云萬里日輪紅。禁中自有清涼地,不借麻姑避暑宮?!蔽覈怨啪陀腥毂苁畹娘L(fēng)俗習(xí)慣。秦漢時期會在三伏的首伏放假,鼓勵官員、民眾根據(jù)各自的條件避暑。據(jù)載,漢武帝每年都要前往雍州的云陽山避暑,清代皇帝夏季也會到承德避暑山莊消夏和辦公。

上世紀(jì)六七十年代,在我兒時的故鄉(xiāng),三伏消暑別有滋味。那時候的農(nóng)村沒什么空調(diào)、電扇之類的電器,河溝邊、樹底下,一把蒲扇,是大人們的消暑標(biāo)配。孩童們泡在水里,也愜意得很。夜幕降臨,家家戶戶都敞著門,女人們在院子里或過道里乘涼,用不著防范誰;男人們洗完澡后,在河堤上鋪上草苫子、草席,手搖蒲扇,三五成群地拉家常、說農(nóng)活、談國事,神侃海吹;小孩子們仰望天空數(shù)著星星,在草垛子間捉螢火蟲、玩捉迷藏的游戲。夜色中,三伏的酷暑,也便在不知不覺間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