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心中有他人,眼里有世界 ——讀周敏長篇兒童小說《馬可的十四歲》
來源:川觀新聞  | 鮑磊  2024年09月04日13:29

作家周敏全新長篇兒童文學作品《馬可的十四歲》,書寫了正值14歲的一群可愛又懂事的少男少女們的青春故事。小說的背景發(fā)生在新時代下,北京的一個胡同里。然而,恰恰是身邊老百姓的故事在作家筆下真實地上演著,才讓我在閱讀整部小說時,竟然忘記了這只是一部虛構(gòu)的長篇作品。由此可見,周敏用頗為精準的語言,不但還原了京城胡同里發(fā)生在你我身邊的每一個細微而真實的小事情,還進一步言說了青春的懵懂、生活的不易以及對善良的堅守。

(《馬可的十四歲》,周敏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24年6月)

《馬可的十四歲》,周敏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24年6月

準確——情節(jié)的準確,語言的準確,內(nèi)涵與立意的準確,是我在閱讀這部小說時撲面而來的3個感受。

《馬可的十四歲》描寫了幾位正上初二的少年少女——男主人公馬可、女主人公馮思怡,以及馬可的“跟屁蟲”、鐵哥們袁林,特別愛助人為樂的梁莫琳,喜歡嘮叨的語文兼歷史課代表邢威,與馬可相愛相殺的體育委員兼籃球隊長吳迪,隔壁班級的曹駿,專愛欺負人的大塊頭英勇,還有40多歲的胖房東愣三兒等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正是因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令人信服,從閱讀小說伊始,便很自然地被帶入到故事情節(jié)中。

父親酗酒,母親因意外失憶住在醫(yī)院,轉(zhuǎn)學到英培中學初二·三班的馬可,從剛接觸新環(huán)境的不適應甚至自卑,到快速融入班集體后自信心的建立,直至成為同齡人眼中的風云人物,在籃球比賽、西安研學等一件件事情上,經(jīng)歷著14歲少年獨自面對人生的青春與成長。馬可從小與現(xiàn)在已過世的外公學習木雕,可謂有著相當敏銳的觀察力。木雕,準確講,從掌握的浮雕技能到渴望突破的圓雕手藝,尤其是為雕成一件叫“嗅青梅”的作品,成為一條牽動著親情的線索,貫穿在整部書始末。

功不唐捐,指所下的功夫、付出的努力不會白費,未來某一刻,一定會有所回報的意思。這個成語,出現(xiàn)在書中第65頁,也是我久久停留的地方之一。生活的困境,需要我們運用智慧與隨時發(fā)生的意外博弈,成年人如此,青春期的孩子們又何嘗不是。于是,我們看到了籃球場上,為班級榮譽而揮汗如雨的少年們,看到了去研學時為獲得“靈心杯”與“巧手杯”不惜絞盡腦汁的孩子們,更看到了為喚醒失憶的母親,馬可所承受的一切并不屬于那個年齡應承受的大大小小的壓力。

作者并未將筆墨過多地用于渲染教師教學與學生聽講,而是從課堂外的時間碎片里,見縫插針,一語中的,從側(cè)面反映當下學生的辛苦。當然,也從側(cè)面詮釋了家長們的無奈。其實,每個人都有小時候,這當然包括如今已為人父、為人母的每一位成年人。

理解,我想是作品透露出來的一個信號。14歲,在家長眼里,不過是一個小孩子。但在14歲的當事人心里,已是什么都懂的大人了。因此,青春期的叛逆,青春期的迷茫,青春期的憧憬,就矛盾重重地膠著著。但出現(xiàn)矛盾解決它,出現(xiàn)問題攻克它,讓我們見識到了這群可愛的孩子的堅毅品質(zhì)。

情節(jié)外的準確,還體現(xiàn)在語言上的精準。故事發(fā)生在北京一個胡同,鄰里間的生活、對話,反映到胡同里的那種煙火氣,原汁原味的京腔、京味兒,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我在閱讀時,被周敏準確的語言運用很快帶入小說情景的一個有力佐證。

其中有一處細節(jié),描寫京郊出生的馬可說“墊子有點兒歪,我把它挪正”的“挪”時,一個né與nuó,生動、直接地表現(xiàn)了北京城里,一種語言在地域上發(fā)音的不同。調(diào)侃又不失嚴肅的老北京話,讓我在書中一個又一個出其不意的情節(jié)里,見識了將北京方言玩轉(zhuǎn)的老舍先生之外的另一位作家周敏的語言功力。正是因為語言的準確,故事與情節(jié)才能相輔相成地互為存在,值得信賴。

此外,周敏還運用了古詩詞、歌詞與詩句。譬如,在貫穿全書的那條線索、頗為神秘的木雕“嗅青梅”中,巧妙引出李清照的《點絳唇》;在歡送馬可再度轉(zhuǎn)學時,全班合唱大家耳熟能詳?shù)母枨端蛣e》;以及妙用徐志摩的詩歌《偶然》等。

最后,我想說一說《馬可的十四歲》主旨與立意的準確。讀完全書,不難看出周敏三觀之正。恰恰是在這份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的引導下,我想,我們的孩子們,我們的未來,才會有被期待與超越此刻我們的未來。

不得不說,《馬可的十四歲》是有著靈魂的香氣的,不僅好看,還好聽,更會有一種莫名調(diào)動全身其他感官的奇妙之處。這本書開心、搞笑,能讓學子們知道,現(xiàn)在所經(jīng)歷的一切,有一位作家正理解著他們;也會讓家長們看到,現(xiàn)如今的孩子們是多么的不易。正是這份讓學生與家長、學生與老師彼此之間的理解,更讓我們感受到作家心中自然迸發(fā)出的善意與美意。是的,這是一位心中有他人、眼里有世界的作家寫出來的一部佳作。

【作者簡介:鮑磊,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北京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F(xiàn)居北京。2004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內(nèi)蒙古大學文學碩士。文學評論見于《文藝報》《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中國教育報》《中國婦女報》《北京晚報》等。出版多部文學作品,長篇小說《幻?!啡脒x中國作協(xié)2023年度“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之星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