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雁(白族) | 散文獲獎感言
北雁,本名王燦鑫,白族,1982年生,云南洱源人。云南省大理州教育體育局高級教師。出版長篇小說《趕在太陽落山以前》等。曾獲云南文學藝術獎。
我慶幸自己出生在洱海之源。從我們村子后方山脈上發(fā)源的大小溪流河溝,以及離我們村子不遠的茈碧湖、草海、綠蔭塘、鵝墩塘,還有從我們壩子里流過的彌茨河、鳳羽河、彌苴河、海尾河、永安江、羅時江,甚至包括從天空降落的雨水和羅坪山頂融化的雪水,它們的流向都是群山之外波瀾壯闊的洱海。在弄清這樣一個自然循環(huán)后,幼時的我每一天都對遠方的洱海充滿了向往。真正到達洱海之邊時我已經(jīng)15歲,那時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洱海的形狀居然和我夢里見到的幾乎完全一樣。
我慶幸生活在洱海之邊這個美麗的高原小城。那時我考上了位于洱海之畔的一所中專學校,我的枕頭與洱海就只有一路之隔,三年時光,與洱海朝夕為伴,看慣了洱海的潮起潮落,花謝花開。中專畢業(yè)離開小城十年之后,我又回到了洱海之邊,并在這個城市定居下來,轉眼又有14年光陰和洱海一起度過。我相信自己的血液,早就融入到了洱海的每一滴浪波之中。
洱海是喜馬拉雅造山過程的產(chǎn)物,一個典型的高原構造斷陷湖泊,于是在大理這塊神奇的土地,不僅有著蒼山父性的雄奇,還有洱海母親的柔美。翻開歷史的書頁,洱海還是大理四千年文明的搖籃,甘甜的洱海之水,締造了高原水鄉(xiāng)獨特的魚水文化,同時見證并記錄著這塊土地上各民族的和諧共生、休戚與共。環(huán)洱海流域的歷史,就是一部厚重的西南民族史和團結友愛史。因此洱海又被我們親切地稱為“母親湖”。
我慶幸自己能為洱海寫一些文字。“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她不僅是一個充滿美麗神奇的野性之湖,還是一個聚滿古今文墨的神性之湖和詩性之湖,曾被古今中外名家無數(shù)遍狀寫。2018年,我走出陋室,用一年時間環(huán)繞洱海徒步而行,在洱海沿岸的每一個角落停留、沉思、發(fā)現(xiàn)與尋找,品味洱海壯美風光,尋訪洱海人文歷史,聆聽洱海浪尖上的脈搏,體會一個內(nèi)陸湖在工業(yè)文明時代的掙扎與新生,最終幾經(jīng)修刪,形成這本《洱海筆記》,就是用心在與母親湖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