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王佐良教授1980年代的文化出訪
來源:中華讀書報 | 王立  2024年12月11日09:54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初十年,積極開展國際文化交流是當時的主旋律之一。先父王佐良教授是非常勤奮、卓有貢獻的一位學者,這期間他出訪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足跡遍及五大洲,以其精深的學術(shù)、廣博的知識,以書載道,以文會友,留下許多感人的事跡和文字。這些旅程散見于已發(fā)表的有關(guān)書刊文章、游記隨筆等,但可惜未能反映全貌。本文以一些新見文獻為補充,初步整理匯集了他在1980年代出訪交流的活動和成果?,F(xiàn)回放一些精彩掠影,以反映這位“文藝復興式的學者”在國際文化學術(shù)交流方面的典范風采。

1980年3月末春光明媚的一天,全家人齊聚北京首都機場,為父親王佐良教授和母親徐序(原清華大學外語教研室離休講師)送行。王佐良先生作為客座教授,即將赴美在明尼蘇達大學授課講學。清華1945屆校友、明大劉君若教授和北外英語系許國璋教授等也前來送行。王佐良教授是中美建交后最早進行講學交流的學者之一,大家都非常期待和祝福。此行來回航班都途經(jīng)日本東京,轉(zhuǎn)機時到市內(nèi)稍停,而由西雅圖出入境美國。

王佐良先生在明大開設(shè)了兩門課:一門是東亞語文系的“現(xiàn)代中國散文風格”;另一門是比較文學系的“英美文學在中國”。用英語講授,聽課的絕大多數(shù)是研究生,要求寫專題論文,由教授評分,并就其中優(yōu)秀者給各系寫評語。這兩門課都是第一次開,據(jù)反映效果很好?!吧⑽娘L格”的教材大部分來自1979—1980年間出版的中國書刊,學生讀后對當今中國散文風格的豐富多彩和各類文章所反映的中國風貌獲得深刻印象?!坝⒚牢膶W”一課論述了“五四”以來的中國新文學雖然受到西方文學的啟發(fā)與影響,其主要品質(zhì)卻是中國的,其主流思想是進步的,著重講了魯迅的成就。不由得使人聯(lián)想到這不正是新發(fā)現(xiàn)的王佐良早期著作《今日中國文學之趨向》的中心觀點嗎?

后來王佐良先生又應(yīng)邀以“魯迅與西方文學”為題,作了全校公開學術(shù)演講,聽眾甚多,反應(yīng)熱烈。其間,他還應(yīng)邀到哥倫布市的俄亥俄州立大學演講,很高興見到了西南聯(lián)大時的老友李田意教授。明大教學結(jié)束后,他和一些中國訪問學者一起,參觀了威廉斯堡、華盛頓、費城和紐約四個城市。這是由美中關(guān)系全國委員會組織和贊助的。

時光轉(zhuǎn)瞬,訪美三個月很快結(jié)束了。王佐良先生不僅圓滿出色地完成了緊張的教學任務(wù),還廣交朋友,展開了局面。當時中美剛剛開始學術(shù)交流,來訪學的絕大多數(shù)是理工科技專業(yè)人員,學人文學科又授課者很少。王公學術(shù)資歷深湛,中英文俱上乘,知識淵博,教學經(jīng)驗豐富,又極謙遜勤奮,與時俱進,起了在美國大學校園傳道授業(yè)的開創(chuàng)示范作用,樹立了一代中國學者的名師風范。他也以文會友,在緊張的備課、上課之余,除了東亞語系和比較文學系,還同英語系、人文科學系、歷史系、哲學系、地理系和圖書館特藏部的人都有交往。通過他們了解到了不少有關(guān)學術(shù)研究和美國生活的情況。王先生伉儷在明城期間,受到很多友人的熱情幫助照顧,尤其是王士宗教授等自始至終迎送陪同,開車接送,盡心關(guān)照。待快要離開時,新朋老友請客會面不斷,熱情難舍。他感嘆道,真是“相見恨晚!”

幾年后的1985年,王佐良先生重訪明大講學一周,再次受到熱烈歡迎。英美文學的同行們對他的學識和口才更贊不絕口。

在新朋友中,有一位現(xiàn)代派詩人羅伯特·勃萊(Rob?ert Bly),是他在不久前的澳大利亞文化節(jié)認識的。勃萊邀請他們夫婦到他在明城郊外的家聚餐,撫琴吟詩,又到湖畔漫步暢談現(xiàn)代派詩歌。這令他了解到美國詩歌創(chuàng)作和研究的現(xiàn)狀,并回憶起前不久在澳洲的文化盛會。

就在赴美講學之前,王佐良先生剛從澳大利亞的文化之旅歸來。1980年3月初,中國作家代表團出訪澳大利亞,第一次參加阿得萊德文化節(jié)。代表團成員翻譯家楊憲益和夫人戴乃迭、時任江西省作協(xié)主席俞林和北外王佐良教授一同參加了文化節(jié)的國際“作家周”活動。

離京后路經(jīng)廣州,于1980年3月7日抵澳大利亞悉尼,轉(zhuǎn)機來到瀕臨南印度洋的花園城市阿得萊德。次日作家周開幕后,一直忙碌在會議、討論、贈書、參觀和聚餐之中,還看了表演和焰火,令人目不暇接。會議很多在戶外草地大帳篷里舉行,來自各國的作家、學者、出版家真誠交流、討論當時的熱門話題,如神話、象征與寓言,文學與民族文化等,令人耳目一新。第一次到來的中國作家代表團格外令人矚目,組織者特意安排了專場介紹。會上四人輪流用英語發(fā)言,回答各種問題,氣氛熱烈。在答問結(jié)束后,不少人來跟王佐良先生握手,說他講得好。

澳洲媒體有一個翻譯問題的重點采訪,題為《土耳其掛毯的反面》,后收進王佐良《翻譯與試筆》(1987)一書中。這次訪問,開闊了眼界,了解到文學發(fā)展趨勢,也介紹了中國文壇新氣象。結(jié)識了很多作家、學者朋友,增進了友誼和理解。澳洲媒體對代表團印象很好。羅伯特·勃萊是著名美國詩人、作家、翻譯家,他的新超現(xiàn)實主義和“深度意向”詩論很有美國本土特色。他們相約明尼蘇達再聚。勃萊到悉尼大學講演,又把中國代表團夸贊了一番。后王佐良寫了兩篇評論《詩人勃萊一夕談》(1980)和《勃萊的境界》(1984),還翻譯了勃萊的十首詩。這對當時年輕的中國現(xiàn)代派詩人特別產(chǎn)生了影響和啟迪。

作家周結(jié)束后,代表團轉(zhuǎn)赴墨爾本、堪培拉、悉尼各城市,參訪了大學、圖書館、書店、博物館、美術(shù)館等,會見了許多文藝、教育界的人士。學者們紛紛表示希望到中國去訪學。在堪培拉城郊公園里,他們近距觀賞了大洋洲的特色動物鴯鹋、袋鼠、考拉,饒有興味。在澳洲國立大學中文系的座談會上,柳存仁教授主持,王佐良先生談了翻譯理論及名師燕卜遜(William Empson)在中國。這些話題都反應(yīng)熱烈。主人請代表團在四十多層高樓頂旋轉(zhuǎn)餐廳縱覽悉尼城市景色,面對大海,品嘗獨特壯觀的悉尼歌劇院的晚餐,欣賞芭蕾舞團的節(jié)目彩排?!?/p>

關(guān)于這次訪澳阿得萊德文化節(jié)的精彩回憶,記述在《澳洲盛節(jié)當場觀》中(《心智的風景線》,《王佐良全集》第11卷)。

1985年春,王佐良教授作為美中學術(shù)交流委員會(CSCPPR)邀請的杰出學者,赴美在普林斯頓、哈佛、麻省、喬治·華盛頓、加州伯克萊、斯坦福、加州理工、明尼蘇達、密蘇里(堪薩斯城)大學等九所著名學府,三家特藏圖書館及研究機構(gòu)進行研究、參觀和講學。在此期間,他共發(fā)表了九次學術(shù)演講,題目包括“文學史的方法論”“莎士比亞在中國”“中國新詩中的現(xiàn)代主義”“英美文學在中國”“文學教學問題研究”等,深受歡迎。聽眾中常有知名學者,普遍反映是:內(nèi)容比較充實,方法與措辭也比較適合美國大學人士,講后的交談也熱烈。除了大學以外,他還訪問了著名的福爾求莎士比亞圖書館(Folger Library)并作演講,繼往西海岸洛杉磯亨丁頓圖書館(Huntington Library)參觀并演講。

此行目的很明確:首先是探討文學史的寫法,當時王佐良先生負責主編五卷本《英國文學史》,在撰寫過程中與美國同行交換意見,有助于進行這個重點項目,同時也能介紹一些中國研究外國文學情況。此行主要去美國東部和西岸的名牌大學,那里有不少有造詣的老學者,也有新起的中年學者特別是女學者,都很有創(chuàng)見,他們代表了美國文學研究的發(fā)展勢頭。他后來寫了《一次動情的旅行》,分篇講述訪問的經(jīng)歷心得。還作詩六首,題為《北美群相》。

筆者在多年后竟有緣見到哈佛的芭芭拉·萊沃斯基(Barbara Lewalski)教授,她是美國研究密爾頓的首席專家。2015年5月4日,我在布朗大學圖書館作關(guān)于新發(fā)現(xiàn)的中國抗戰(zhàn)英文文獻王佐良《今日中國文學之趨向》的演講時,有幸請到了這位已從哈佛榮休的教授。她的家就在我們的城市,見面后她講起當年王佐良先生乘火車來這里的往事。那次他就住在她們家。芭芭拉的先生是羅德島學院的歷史教授。她當年為王先生訪問哈佛盡心安排,非常熱情。訪問結(jié)束后,當晚他們一塊去聽音樂會,有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樂等。次日,他們開車到附近著名景點新港一游,在波濤洶涌的北大西洋海灘漫步,在水邊一家船型餐館吃龍蝦。第二年,萊沃斯基教授伉儷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訪華到北外等校講學。這些往事親切感人,我把王先生寫的關(guān)于她的那篇文章《才女們》的英譯文送給芭芭拉,會后還與她合影并在教職員俱樂部共進午餐。

王先生當時畢竟年事已高,連續(xù)旅途中時有病痛來襲。他就吃點藥忍著堅持工作,不顧疲勞,多是獨自奔波,講演、會客、研討,應(yīng)酬各種聚會,還要為學校聯(lián)系合作項目、為年輕學者聯(lián)系推薦留學進修機會等等,操了不少心。所幸在訪問中受到各方面的關(guān)照,收獲頗豐。

比較文學當年在中國是新的熱點學科,王佐良先生為它的建立和發(fā)展作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1983年8月29日—31日,他作為中方代表團團長,主持了在北京萬壽路賓館舉行的第一屆中美學者比較文學討論會。討論會打開了中美比較文學學術(shù)交流的大門。正如錢鍾書先生所說的:“我們在創(chuàng)造歷史。”王公的比較文學英文專著《論契合》(1985)也在同年出版。

次年春(即1986年3月),王佐良教授第三次訪美,率中方教委代表團首次赴美國參加在洛杉磯舉行的國際英語教師協(xié)會(TESOL,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的年會。他當時擔任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代表團成員有王佐良(團長)、施福保、劉鴻章、楊琇珍,他們介紹了中國近年來在英語教學方面的重要成就。會議結(jié)束后,他還到舊金山和灣區(qū)參訪了伯克萊加州大學,并應(yīng)邀在斯坦福大學英文系和東亞中心作了兩次演講,題目分別是“莎士比亞在中國”和“歐洲現(xiàn)代主義在中國:影響與轉(zhuǎn)變”。

1987年10月下旬,王佐良先生第四次訪美,率團參加中美雙邊比較文學第二次討論會。中方代表團成員是王佐良(團長)、楊周翰、樂黛云、劉象愚、盧康華、賈植芳、孫景堯、肖兵、應(yīng)景襄、張隆溪、金絲燕。大家陸續(xù)抵達紐約后,先到普林斯頓大學,然后轉(zhuǎn)布盧明頓印第安納大學,最后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11月8日,比較文學討論會和工作坊圓滿結(jié)束。王佐良教授自己飛赴加拿大到維多利亞大學講學,兩個題目是“莎士比亞在中國”和“文學史在中國的先驅(qū)”。這些內(nèi)容都整理收入《論新開端:文學與翻譯研究集》(1991)英文專著中。

此次北美之旅后,王公頗有感慨:“這樣又結(jié)束了一次外游。此行三次會上自己辯才無礙,英語地道而有文采,在加演講也十分成功,身體總算支撐過來了,無愧于中國學者的身份?!?/p>

1947年,在西南聯(lián)大任教的王佐良參加了全國公費、自費留學考試,均獲第一名,后到英國牛津大學茂登學院讀研究生,師從著名F.P.威爾遜教授,并順利完成了優(yōu)質(zhì)學位論文。1949年9月,他回國參加新中國建設(shè),直到三十多年后,才有機會重游英倫諸島。1982年6月間,他應(yīng)邀訪問愛爾蘭參加著名作家詹姆斯·喬伊斯百年紀念國際研討會。他對喬伊斯情有獨鐘,早在20世紀40年代初就翻譯過《都柏林人》,手稿不幸在寄往桂林途中遭日寇飛機轟炸化為灰燼。他還為《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卷》寫了“愛爾蘭文學”的條目。這次應(yīng)邀參加了學術(shù)盛會,他認真地出席了主要演講和討論會,做了大量心得筆記,和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交談討論,并接受采訪。使他喜出望外的是,在會上他遇到了西南聯(lián)大時的老師燕卜蓀先生。會議最后,燕卜蓀等十位各國名家朗誦詩會成了紀念會的高潮。會后,他在首都都柏林一帶考察觀光,住在當?shù)嘏笥鸭遥穱L當?shù)孛朗炒季?,暢談愛爾蘭文學,飽覽綠草茵茵、碧海峻巖的愛爾蘭風光,體驗當?shù)仫L土人情,感到不虛此行?;貋砗螅麑懴隆冻踉L都柏林的印象》和《喬伊斯與“可拍的美”》等學術(shù)游記。

隨后,王佐良教授應(yīng)英國文化委員會之邀,經(jīng)倫敦飛蘇格蘭,訪問斯凱島、奧班,特別是蘇格蘭農(nóng)民詩人彭斯故鄉(xiāng)歐文城及小村,接著重游牛津、劍橋,駐足文化名城倫敦,拜訪燕師之家。這些都一一記錄在《心智的風景線》第一部分“山水與文采”的各篇中。

1988年,時隔六年,王佐良先生又赴英國訪問并出席在莎士比亞故鄉(xiāng)斯特拉福特召開的第23屆國際莎士比亞討論會,還觀摩了莎劇演出和敘事詩的朗誦會。作為一位資深中國莎學專家、時任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副會長,他一直很關(guān)注國際莎學研究動態(tài)。這次有機會親臨盛會,和各國學者交流,了解到許多莎學近況和新發(fā)展,這對于他的研究著述很有助益,不少心得被收入到《莎士比亞諸論——兼及中國莎學》(1991)一書之中。

然后他再訪牛津、劍橋。1982年那次到劍橋,特別和在那里做教授的牛津同學伊恩?杰克重聚。這次和伊恩再相逢,他們把酒暢敘友情,分享各自的學術(shù)研究近況,分外感慨。在劍橋他還特別拜訪了李約瑟先生,早在西南聯(lián)大時,他就聽過這位大師的講座,現(xiàn)在有機會親自拜訪面晤,也了卻一個心愿。

重臨牛津母校,是回憶,也是夢。除了和一些學者聚會商談學術(shù)交流之外,他還漫步圖書館、書店、小巷和小酒館,又一次償了故地懷舊的夙愿。英國園林,“大片草地,幾棵孤樹,向前走則聽見淙淙流水,有許多幽深的角落,清晨的霧彌漫了一切,人們漫步著,有點憂郁,墜入深思中……”由此,令人不免想到,只有看到這類風景才能更好地欣賞英國詩:“它的基調(diào)是開曠,冷靜,帶點憂郁,是幻想的好處所”。茂登學院以哲學和文學見長,那天在高桌晚餐上,他和一些牛津院士學者高談闊論,饒有風味意趣。牛津不僅保持傳統(tǒng)嚴謹?shù)膶W問風度,而且秉承優(yōu)美文筆,學者們的思想和想象力,也獨樹一幟,別有神采。

王佐良先生第二次訪英之后,接著應(yīng)邀赴法國進行研究交流。早在1940年代,他對法國文學研究也有濃厚的興趣,并發(fā)表過關(guān)于法國文學的評論。這次是應(yīng)法國人文科學院(MSH)之邀進行訪問研究。該院院長、文學史家萊孟斯·埃勒為他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便利周全的安排。他談到自己的研究興趣主要在兩個領(lǐng)域: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文學與現(xiàn)代派文學。埃勒教授認為,過去來此的學者往往只知中國,而王先生這次來可起真正對話作用。其后的訪問,收獲不小,記述于《學府、園林與社會之間——英法兩月見聞》一文中。

在巴黎,王佐良先生跑書店,進圖書館,看老朋友,也結(jié)識作家、學者。其中有一位重要的比較文學家艾田蒲(Etiemble),還有一些對文學理論頗有新見的法國學術(shù)新秀。王先生認真了解研究他們的新銳觀點,并作出自己的評判和哲理性思考。他從西方傳統(tǒng)學問與新文論兩大學派的對立聯(lián)想到中國傳統(tǒng)上的學術(shù)之爭:“歷史地透視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一方面,這種對立像人生和社會中的某些基本矛盾一樣會繼續(xù)存在下去;另一方面,兩者的互相補益乃至全面結(jié)合也是人心所向,勢所必然。對立的兩面,每一面都有大學者;同時,很少大學者是完全只有一面長處的,更好的情況是兼有兩者之長,成為眾望所歸的一代大師。”

這次訪法之行,不僅交流了學問,還一覽法蘭西的風貌?;ǔ前屠?,這一座氣象恢宏的藝術(shù)浪漫之都,萬方聚集,人文薈萃,比倫敦、紐約更多文化氣息,以其特有的氣氛、神韻、光彩,引人流連。王先生評價道:“這樣一個高度文明的巴黎市是無可替代的。”(引文載《中樓集》)

作為一位學貫中西的學者,王佐良先生不僅精專歐美國家的文學發(fā)展,對亞非地區(qū)的一些新興文學潮流也有所關(guān)注。1987年7月,他參加了中國文藝界代表團,赴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出席該國慶祝獨立25周年盛大的“文化薈萃”節(jié)。這是中國第一次派陣容強大的文化代表團去第三世界國家訪問,包括中央芭蕾舞團(團長白淑湘、副團長郁蕾娣、耿自力,團員鐘潤良、薛菁華、黃民暄等二十多人),電影代表團(導演謝晉、王君正等),作家、翻譯家王佐良教授,美術(shù)家代表團(油畫家湯小銘、版畫家鄭爽、國畫家林豐俗等),還有《中國文化報》和“中國文明史”的策展人員等。

王佐良先生以作家、翻譯家身份,擔任文學作品的英文評委,文學評獎分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集兩項,阿文、法文、英文三種文字。參賽的中國文學作品有兩篇短篇小說:張潔的《森林里來的孩子》和柯云路的《三千萬》,兩篇都是英譯文。王先生審閱后認為都相當好,本應(yīng)獲獎,推薦給評委會,但由于送審作品不是作品集,也不是1983年以后的作品,未能符合評審規(guī)則。最后經(jīng)評委會討論,該獎項空缺,實在遺憾。結(jié)果只有一部印度女作家的長篇小說得了鼓勵獎。其他評獎結(jié)果如下:繪畫類由中國獲集體金獎,中國電影《良家婦女》獲得最佳攝影獎。

在阿期間,王佐良教授用英語做了一次學術(shù)演講,題為《中國的文學翻譯》,在阿爾及爾市演講廳舉行,由阿方派大學教師口譯成法語,反應(yīng)熱烈,當?shù)刂饕ㄎ膱蠹垺妒?zhàn)者》登出長篇報道。這位翻譯說他很喜歡王先生的這文章,事先把講稿讀了四遍,研究法語譯法,并希望在他們學校學報上發(fā)表。王先生還接受了電臺、電視臺、《現(xiàn)實》周刊和阿拉伯文主要日報的記者采訪。在演講中,除了介紹中國文學翻譯方面的情況和成果外,他還表示希望多交流,加強了解阿爾及利亞人民的歷史和民族文學的發(fā)展?;顒咏Y(jié)束時,主辦方還贈送給每個評委一面銀盤。去途和回程都路經(jīng)蘇聯(lián)的莫斯科,在使館人員陪同下,他們還參觀游覽了這座名城以及莫斯科大學。

這次他與阿爾及利亞的作家、學者有所接觸,除了文學評委會中的阿文、法文、英文作家、教授、專家外,還認識了其他國家的文化界人士,包括法國學者、摩洛哥詩人、馬里電影導演等。非洲的中青年文藝人士在各種活動中相當活躍,在文學、電影、舞蹈、音樂等方面有一些新氣象。

漫步在沙灘岸邊,尋古談今,在北非的陽光下,品賞地中海風景。王公還作詩三首,題為《北非感興》,詩中感嘆阿拉伯的天空,腓尼基人的遺跡,地中海的清風和艷陽?!?/p>

1986年歲末,王佐良先生赴中國香港地區(qū)出席了“人的革命:中國現(xiàn)代化中的思想與文化問題”研討會。當時中國解放思想,銳意改革,“四化”建設(shè)方興未艾。香港地區(qū),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正處于回歸的前夜,目睹內(nèi)地蓬勃發(fā)展的浪潮,該地在思想文化方面也很活躍。研討會由香港大學文學院主辦,參會者大部分是港澳學者。內(nèi)地方面包括一些當時探討改革課題而嶄露頭角的中青年學者,還有多位文化學術(shù)界資深前輩,如北大哲學系張岱年先生、社科院葉水夫先生,北外王佐良教授等。1986年12月18日,大會開幕后,參會者分別討論了政治、文化、社會、法律、學術(shù)、文學等議題,發(fā)言討論很踴躍,是一次應(yīng)時的高層次文化學術(shù)交流。王先生的講題是“西方文學和新感性”,稿子是英文的,但用中文講,因時間有限,他講得極快,但反映很好。還有別的發(fā)言者引用了他的文章。

香港朋友帶他們參觀游覽,九龍那一帶人滿如織,燈光如珠串,亮極了。由于是周末,又近圣誕節(jié),“東方之珠”愈顯璀璨,有一種狂歡節(jié)的味道。王佐良先生1947年出國留學時曾路過香港,還寫了詩。時隔近40年,人間滄桑,往事恍惚,使人感嘆:香港生活顯然大異于內(nèi)地,不知這些蕓蕓眾生對于1997有何想法呢?

1987年12月中下旬,王佐良先生應(yīng)邀再次赴港參加“當代翻譯研討會”。在此之前,他的《翻譯與試筆》一書剛剛出版。這次會議由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主辦。他們先到廣州,乘火車到港,參會者都是翻譯界人士,大陸方面有卞之琳、王佐良、袁可嘉、梅紹武、鄭敏、戴鎦齡等專家。香港大學副校長王賡武致開幕詞,會議圍繞翻譯主題展開。王公的英文講題是“Some Observations on Verse Translation”(《論詩歌翻譯》),這篇后來收入英文專著《論新開端:文學與翻譯研究集》中。文中借用美國現(xiàn)代派詩人勃萊的“譯詩八步法”來概括“詩人譯詩”的范例,如中國詩人戴望舒和查良錚等的譯作。

由港回程在穗,在廣州翻譯家協(xié)會上,王公的講話概括了對翻譯問題的看法,現(xiàn)在翻譯興盛,中國與世界皆然。他認為,翻譯經(jīng)驗與理論相比,經(jīng)驗更重要,但要有新的綜合,如佛經(jīng)翻譯不比圣經(jīng)翻譯受人注意,但前者其實歷史更長、方面更廣,可惜無著名譯者的“特寫鏡頭”,也無大段譯文分析;各類體裁翻譯要相通;譯者要有基本功,也要有想象力,翻譯工作前途無量。他的講話效果反映很好。

后來到了1992年,王佐良先生又出席了在珠海舉行的“海峽兩岸外國文學翻譯研討會”。他指出,翻譯的探索無止境,前途光明,是對人類文明交流理解的途徑和世界和平的一大貢獻。

上述王佐良教授在1980年代的多次出訪活動,內(nèi)容涉及人文學術(shù)、文化、社會、翻譯詮釋、比較文學、英語教育等領(lǐng)域。他以其博學、文采、卓見,不辭辛苦,行乘五大洲風云,學契東西方文化,展現(xiàn)了老一代學者的風范、睿智和奉獻精神,為在改革開放初期引領(lǐng)跨國際文化交流,增進人民之間的理解和友誼作出了難得的貢獻。無論到了哪里,他都用傳神的筆調(diào)和獨特的見解,記述當?shù)氐娘L土人情、學術(shù)文化以及人民之間友好往來和情誼。作為一位跨語言、跨文明傳播的文化使者,王佐良先生一生致力于促進中外文學間的互動和各國人民之間的理解。這期間他在百忙之中孜孜不倦,不僅出版了十多部專著和譯作,還身體力行地出訪,探尋中外文學“契合”的精神,在倡導跨文明交流與理解方面樹立了卓越的典范。尤其是,他精準地駕馭中西文化的學問,從全局觀、歷史觀、比較文化觀相融會的高度來思考和著述,體現(xiàn)了他關(guān)注人類命運以及世界和平的高尚情懷。

(作者為美國布朗大學東亞圖書館館長、高級研究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