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花朵朵笑春風(fēng)
窗戶是老屋的眼睛,裱一層嶄新的窗戶紙,貼一張紅彤彤的窗花,嬌俏的窗花與屋門端雅的春聯(lián)交相輝映,頓時讓土里土氣的老宅院有了精氣神。
年與鄉(xiāng)愁總是若隱若離,離年愈近,愈是想家。說起家鄉(xiāng),我腦中最常浮現(xiàn)的畫面是低矮的黃褐色土坯房,深咖色的竹籬笆墻,以及老宅木楞窗戶上一抹鮮艷的窗花。
兒時,村子里家家戶戶大多是土坯房,窗戶是用橫豎木條鑲嵌的方格子,外面裱糊一層白紙,可以透光,卻不透風(fēng)。
臘月二十四,父母把房屋里里外外打掃干凈后,母親開始裝扮窗戶。我和弟弟先把舊窗紙撕掉,把粘在木楞上的漿糊和紙屑清除干凈,再裱糊一張嶄新的白窗紙。新窗紙雖然干凈整齊,卻令人感覺空洞又單調(diào),農(nóng)村人喜歡紅紅火火的熱鬧日子,即便再窮,也要想方設(shè)法過得有滋有味。冬天的雪花如果沒有綻放的梅花烘托,定是寂寞,缺乏詩意的美。這種白紙糊的窗戶,如果沒有紅彤彤的窗花點綴,就綻放不出年味的熱烈和日子的紅火。農(nóng)民有自己的審美情趣,他們善于用自己的一雙巧手來裝扮生活,一張紅紙,一把剪刀,竟然讓破舊的老木窗變成了展示美好情趣的小舞臺。
除夕上午,父親帶著我們貼完春聯(lián),余下的細活就交給母親。童年時,由奶奶剪窗花,后來奶奶年歲大了,眼花再加上手不穩(wěn),就由母親來接班。只見母親盤腿坐在炕桌前,將一張張紅紙鋪開、比劃、折疊,母親一邊琢磨,一邊打著腹稿,思量三五分鐘,她已胸有成竹。這是母親每年剪窗花的前奏,只見她一手捏紙,一手拿著剪刀,全神貫注地剪了起來。母親是個勤快人,每天在田間地頭侍弄莊稼,還要操心一大家子的衣食住行,雖然常年的勞作讓母親那雙手變得粗糙,卻依然出奇地靈巧,粗活巧活,一學(xué)就會,干啥像啥,大到編筐織簍,小到編草鞋打蒲團,都不在話下,尤其剪窗花更是拿手。
普普通通的剪刀到了母親手里竟然變得神奇,簡直能點石成金,就像馬良的神筆?!斑青?、咔嚓!”三下兩下,不管是飛禽走獸,或是花鳥魚蟲,須臾之間,躍然紙上。線條流暢、犬牙整齊、比例恰當(dāng)、設(shè)計巧妙、輪廓清晰、惟妙惟肖,令人嘆服。母親最擅長剪蝴蝶,不用畫稿,徒手就能剪出上百種形態(tài)各異的蝴蝶。那些花蝴蝶有的舒展雙翅,有的收翅靜歇,有的翩躚起舞,蝶戀花、雙飛蝶、穿柳蝶、照水蝶等等,不一而足。大若手掌,小似豆粒,千姿百態(tài)的蝴蝶,從母親的剪下飛出。你看,那對戀蝶,細若游絲的觸須相連,羽翅上布滿小斑點、犬牙紋等花紋,巧妙又精致,它們雙翅微顫,宛如親密戀人,道不盡的濃情,訴不完的蜜意,呼之欲飛。與其說是母親用剪刀剪出這些精巧可愛的小精靈,不如說這些蝴蝶是從母親的指尖飛出來。
母親靜靜地坐在窗前,恬靜的臉龐籠罩在柔和的光線里,雖然皺紋已爬上額頭和眼角,眼睛卻依然清亮有神。她鬢角的白發(fā)與鮮紅的窗花相映襯,那么溫馨,那么靜美,就像一幅剪紙畫,深深印在我的心里。我和弟弟擺弄著那一疊疊各色各樣的窗花,仔細斟酌,精心布置,這張應(yīng)該貼在哪個窗格,哪兩張可以貼在一起,哪兩種顏色搭配才好看……
母親選了一組最大最美的窗花端端正正貼在爺爺奶奶的窗戶上,二位老人美滋滋地端詳著窗花,眼里寫滿欣慰。雖然母親是個農(nóng)村婦女,但她出生在中醫(yī)世家,從小跟著我的外祖父讀書識字,母親是個講究人,有獨到的審美。雖然我家土坯房低矮破舊,但是在母親的巧手裝扮下古樸又溫馨。家里的窗花一屋一個主題,別有特色,爺奶屋貼“花開富貴”,爸媽屋貼“連年有魚”,姐姐屋貼“喜鵲登梅”,我和弟弟的屋貼“鯉魚躍龍門”。窗子一格一幅,花鳥魚蟲相間搭配井然有序,甚是樸拙美雅。最中間倒貼著福字,四周貼牡丹花、蝴蝶、燕子、鯉魚等,由里向外次第展開。窗戶是老屋的眼睛,裱一層嶄新的窗戶紙,貼一張紅彤彤的窗花,嬌俏的窗花與屋門端雅的春聯(lián)交相輝映,頓時讓土里土氣的老宅院有了精氣神,那種美趣是城里的高樓大廈所沒有的喜氣和年味。
全家人在院子里喜滋滋地端詳著充滿煙火氣的家園,潔白的窗紙映襯著紅艷的窗花,一只只斑斕的彩蝶棲上了窗口,在暖暖的冬陽里扇動著翅膀,小蝴蝶飛啊飛,一直飛到了我的心上。一窗剪紙,一窗春色,扇動了滿園的春光,點亮了農(nóng)家的希望之燈,整個屋子頓時鮮亮起來,整個小院熱鬧起來,空氣里溢滿年的味道。
那個年代,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婦幾乎都會剪窗花,而且各有所長,各家的窗花別有風(fēng)味,登枝的喜鵲、歡跳的鯉魚、嬌艷的牡丹、清雅的梅花……一幅幅俏美的窗花,一窗窗喜人的春色,綻放在農(nóng)家的窗欞上。夜幕降臨,燭光透過窗花,勾勒出一家人簇擁著老人歡聚的身影,就像一幀生動的木版畫,又似一出精彩的皮影戲。紅火的日子在光影交錯間映現(xiàn),窗花就像會飛的燕子,把春天的氣息銜入農(nóng)家,把幸福和吉祥帶給家家戶戶。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都要到四鄰去拜年,隔著籬笆墻,就能看到各家的窗花,誰家的最惹眼,誰家的窗花剪得最妙,搭配得最有味兒,顏色最鮮亮。鄉(xiāng)親們在院子里指指點點欣賞一番之后,進屋見到主人就夸:“你家的窗花真好看!”男主人得意地笑著,卻連連謙虛地說:“嘿,婆娘剪著玩,算不得好?!逼鋵?,男人的心里充滿得意。鄉(xiāng)親們的稱贊,樂得女主人笑不攏嘴,孩子們歡天喜地又蹦又叫,那歡快的叫喊聲,把樹上的積雪都震落下來。對于家庭婦女來說年過得好不好,跟窗花漂不漂亮有關(guān)系,也沒關(guān)系,日子是人過的,過得是心氣兒,人要活出精氣神,日子要過得有滋有味。那個年代,雖然物資匱乏,但是有了勤快的丈夫和巧手的妻子,小家便充滿陽光,溢滿歡聲笑語。
我和弟弟讀書、工作、成家,陸續(xù)搬離了故鄉(xiāng),隨著老一輩的逝去,故鄉(xiāng)的老宅已閑置多年。如今,我前前后后搬過很多次家,可不管住在哪里,過年,我家的窗戶上都要貼妻子剪的窗花。妻子的窗花與母親那一代大同卻有小異,老一輩的窗花更傳統(tǒng),繁瑣中透著細膩,古樸中蘊含靈動;妻子的窗花線條流暢,對比強烈,手法簡練,下剪大膽,蒼勁中透著纖巧。亮堂堂的玻璃窗上貼著紅艷艷的窗花,感覺溫暖又放松,我覺得貼窗花不僅是為了美好吉祥,更是為了給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加油鼓氣。
“咔嚓、咔嚓!”一只只蝴蝶在妻子的指尖翻飛,逝去的時光緩緩浮現(xiàn),老宅、祖父母、父親、母親正微笑著朝我走來。一窗一世界,一指一流年。窗是老宅的眼眸,連接著人與自然;窗花是中國畫上的那枚紅艷的印章,是勤勞的人兒在歌唱,是立體的文字,是開在歲月之畔的花朵,是心靈的翩舞,是游子心上那永不褪色的鄉(xiāng)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