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王松:“王三奶奶”是誰
來源:《長城》 | 王松  2021年03月09日09:30
關鍵詞:王松

傳說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也值得思考。

我們往往有種習慣意識,無論古今,聽說了什么人或事,本來已經(jīng)要信了,但只要再一聽,這是個“傳說”,立刻就不信了。似乎只要是傳說,就不可靠。

有的傳說,也確實不可靠。

但正如通常的人和事一樣,傳說也有兩面性。首先是杜撰性,其次,也有真實性。杜撰性就不用說了。一個人或一件事,經(jīng)過若干時間,乃至幾百甚至上千年在民間的口口相傳,到后來走了樣、變了味兒,這是很自然的事。曾有一個關于傳說的傳說,說是當年在鄉(xiāng)間,有個老人吐了一口血,不知這老人的身份特殊還是他當時得的病特殊,總之,這件事立刻就傳出去,而傳到后來,竟然說成這老人吐了一只雞??梢?,這個杜撰性,也就是所謂的后來走了樣、變了味兒,也有兩種可能,一是在口口相傳的過程中真實性的衰減,“保真度”的局限,也就是由于客觀因素無意中造成的;還一種可能,則是出于什么目的,是有意的。當然,這種“有意的”也有兩種可能,一是出于善意,二是出于惡意。

這兩種可能且放到以后,在別的話題里再說。

當然,也還是要說一下。這后一種可能,如果拿到今天,其實也就是“謠言”。只不過在歷史的長河里一“泡”,謠言就不叫謠言了,被我們說成是帶有杜撰性的“傳說”。近的、當下的,叫“謠言”,時間久遠了就叫“傳說”,這是不是也有些哲學意味?

正如前面所說,傳說還有另一面,也就是它的真實性。這個真實性,就是我們俗話中說的,是“有影兒的事”。也就是說,本來這個傳說中的事就確有其事,人也真實存在,只是后來在口口相傳的過程中才漸漸變成了“傳說”。其實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傳說”的這一面,才是最有意思,也最有價值的。史學家如果追溯真相,往往要通過考據(jù)和論證寫成志書或論文之類。小說家則寫成小說。這也就是《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區(qū)別,陳壽是西晉時期的史學家,而羅貫中則是元末的小說家。所以,從小說的角度說,這里所謂的“考”其實也是演義的一種,不過是敘事策略層面的事,和真正意義的考證不是一回事。

但這里還要說明一點的是,小說家寫“考”,也是從相關史料中去尋找線索和梳理人物或事件的脈絡。這一點,與史學家的方法近似,只是不會像史學家那樣苛求嚴謹。這就又涉及到另一個問題,我們常說的“有案可稽”,這個“案”的可靠性又有多大?當然,史學家有他們的方法,可以通過幾方面的史料相互佐證,倘能形成一條完整的證據(jù)鏈就更好。小說家自然不用費這么大勁。小說的故事本來就是虛構的,在“杜撰”的基礎上虛構也未嘗不可。但這一來又有一個問題,我們前面所說的史料,是不是也存這個問題呢?

關于傳說,前面說了這么多,就是為了要說這個“王三奶奶”。

這個“王三奶奶”的事,我在長篇小說《煙火》中也提到過。當時寫到這里時,就曾想,關于這個傳說中的人物,等有時間,可以單獨拿出來寫一寫。倒不是因為這個傳說有故事性,是覺得這個人物有些意味。應該說,無論一個國家,還是一個民族,流傳下來的傳說都不是偶然的,傳說中的人物也不會是憑空捏造出來的。一個城市也如此。它這里產(chǎn)生的傳說,一定會與它的地域文化和特定的民俗等等諸多方面息息相關。

天津是一座有著厚重的市井文化積淀的城市,多少年來,一直蒸騰著它自己獨有的煙火氣。所以,在這樣一座城市,有“王三奶奶”這樣一個傳說中的人物出現(xiàn),且流傳至今,也就并不奇怪。我想,“王三奶奶”這個人應該是先在民間流傳,后來流傳得越來越廣,漸漸地才有了現(xiàn)在這個相對完整的傳說,這也符合傳說形成的規(guī)律。再后來,在天津老城東北角的天后宮里塑起一尊“王三奶奶”的座像,應該也是因為她在民間的影響已大得不容忽視。所以說,這尊塑像,也是天津的民間完成一次“造神運動”的結果。

我曾經(jīng)不止一次地說過,每個城市都有屬于它自己的文化,但天津這座城市的文化很特殊,它無法用一兩句話概括出來。我曾經(jīng)用了一個比喻,它就像是拼圖,其中的每一塊都是這整體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如果再用一個形象的比喻,這座城市的文化也像是一個“藏金洞”,至今也沒人知道,在它的里面究竟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寶物。也正因如此,我寫這部《王三奶奶考》,就是想再打開一條通道,去這個洞里一探究竟。

還真別說,在這里透露一下,我確實又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

所以,對我來說,這個“王三奶奶”究竟是誰,似乎已不重要了。

2021年3月1日 寫于天津木華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