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清華:我從來不相信一個故事
也許是天性使然,我從來不相信一個故事。是這種不相信,最終讓我成為了一個寫小說的人。而作為一個小說家,不寫好一個故事,或者說,寫不好一個故事,那你為何要寫小說?或你之所寫,又是否會被人稱之為小說?
我小時候,百無聊賴時經(jīng)常呆呆地看著床對面的土墻。房子是我祖父建的,墻體斑駁,到處透著裂縫,長的線條、短的線條,弧線和圓圈相互交錯,像蜘蛛網(wǎng)一樣密集。我先是看到了一個老人的圖像,滿臉慈祥,長著玉米纓子一樣的胡須,我認定那是我的爺爺,一個我從來沒有見過的親人。之后,我看到了一條狗,一棵大樹,幾個美麗的少女,一條巨蟒,一朵烏云,一座搖搖欲墜的城樓,一個手執(zhí)大刀的將軍,幾名匍匐前行的士兵。我還看到了兩個在河邊浣洗衣裳的婦女,一個仰望天空的小男孩。
如果我轉換一個視角,這些情景會在一瞬間發(fā)生變化,一個老人會變成一棵大樹,一個將軍會變成一條狗……
我一邊看著墻上的圖案,一邊開始編造我最初的故事。從前有一個美麗的王國,老百姓們都過著幸福的生活,但有一天,一條巨蟒乘著一朵烏云來到人間,他一口吞噬掉了那個手執(zhí)大刀的將軍,并將幾名美麗的少女囚禁起來……而幾乎在一瞬間,我的故事開始反轉,從前有一個美麗的王國,老百姓們過著悲慘的生活,但有一天,幾個美麗的少女殺掉了那條巨蟒……
多年之后,我走上了寫作之路,并一直堅持到現(xiàn)在。潛意識中,我一直想成為一個特別的人,一個充滿了隱秘和未知的寫作者,我要記述那些已經(jīng)失去和被遺忘的故事。那些本來具有嚴謹結構和邏輯的故事,一旦來到我的筆下,總是在變化,在飄浮,情節(jié)反轉,結局背道。于是,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推倒重來。
我無力把握一個故事和故事里的那些人物,一覺醒來,往往面目全非。
《月明之夜》里的故事,是十多年前,我岳父還健在時,講給我聽的一個真實的故事,那個有關土葬與火葬的故事,就發(fā)生在他出生的那個村莊。為此,我曾寫過一首詩、一篇散文,并將那個故事寫成小說,且一次次修改和重寫。岳父因病去世多年,我無法從他口中再一次聽到那個故事,但我知道,我的寫作,離那個真實的故事已漸行漸遠,甚至背道而馳。
我從來不相信一個故事,但會永久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