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初曰春:在路上 ——《一號戰(zhàn)車》后記
來源:中國作家網 | 初曰春  2021年08月10日16:51

這部作品從動筆到完稿,僅用了兩個半月,動筆前的準備工作,卻耗費了三年多的光景。

那段時間,我一直在心里醞釀,卻遲遲不敢動筆。直到2018年,消防體制改革,全體消防官兵將永久脫下心愛的軍裝,盡管很多人留戀和不舍,但這是大勢所趨,是國家應急救援力量瞄向國際一流水平所邁出的重要一步。作為一名消防老兵,我必須用文字禮贊新時代的英雄群體。

很幸運,我的創(chuàng)作計劃被中國作協列入“定點深入生活”扶持項目。接到通知后,我開始在心里琢磨,哪些地區(qū)最具代表性,能否通過小說的方式客觀反映這段歷史?

很長的一段時間,為了搜集鮮活的故事素材,我一直在路上奔波?,F在回想起來,那是一段終生難忘的經歷。

8月中旬,夏日午后,我去了天津濱海。經歷事故摧殘的中隊早已煥然一新,一批年輕的消防員正在訓練,汗珠掛在他們臉上,熠熠生輝。

那些堅毅的臉龐,讓我想起犧牲的英雄:妻子懷孕三個月的優(yōu)秀班長,當兵不滿一年的呆萌新兵,還有僅剩一個月就要退伍的老士官……為國捐軀的他們是現成素材,可我實在不忍心讓一線的兄弟們在文學作品中再失去生命。

我試圖尋找新的故事。

8月底,我趕往四川成都、綿陽、眉山等地。十年前,天府之國曾發(fā)生過一場大地震,次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頒布,將“應急救援工作”列入其中。我渴望找到一些能夠反映消防改革進程的事例,哪怕是蛛絲馬跡。

緊接著,我又到了山東煙臺。在龍口市,我偶遇多年未曾謀面的小兄弟張加振,他已經成長為中隊主官;在牟平區(qū),我拜訪了從優(yōu)秀班長直接提干的中隊長張輝。他倆為了滿足我的訴求,專門將各個年齡段的消防員集合起來,讓我傾聽他們的心聲。

在那群人中,我發(fā)現了極易被人們忽略的一個群體——專職消防員。近些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的迅猛發(fā)展,導致消防力量嚴重不足,為了解決這一瓶頸性的問題,東部沿海地區(qū)的消防部門率先委托地方單位向社會招聘適齡青年,這是新生事物,也是消防向職業(yè)化邁進的第一步。

為此,我陸續(xù)走訪很多基層消防中隊,了解這一群體的現狀。很顯然,這是一批鮮為人知的兄弟,他們不是現役,執(zhí)行的任務卻與士兵相同;他們不戴軍銜,卻像軍人一樣沖鋒陷陣。我似乎看到了一線曙光。

素材有了,又碰到了新的難題,他們身上的故事多如牛毛,以至于我無法取舍。換句話說,我沒有找到一個恰當的方式重塑他們的內心世界。我需要找到一粒種子,植入腦海,然后生根發(fā)芽,撐起一片綠陰。

這種苦惱遠比路途上的勞累令人心焦。我被此事折磨得寢食難安,甚至可以說是備受煎熬,有點近似于在沙漠中長途跋涉,除了焦渴,還有內心深處的疲憊。

忘了是哪一天,我向好兄弟袁增高發(fā)牢騷。他說,光走走看看,永遠找不到真正的好素材,來聊城消防住段時間吧。

我打著哈哈,未置可否。

他忽然間語氣變得低沉:我這里有你需要的故事。前段時間,我這兒有個叫謝浩的專職消防員,在備戰(zhàn)比武期間,兒子不幸夭折……你應該來寫寫我身邊的這些戰(zhàn)友。

我瞬間收起嬉笑的表情,答應了他的邀約,決定選個合適的日子,開啟這段新的旅程。我隱約覺得,這一次,我不再是匆匆趕路的過客。

出發(fā)那天,我途徑北京西客站消防中隊,一輛城市主戰(zhàn)車閃著警燈呼嘯而出。駕駛室內,有張青春的面孔剛好轉過來,沖著車窗外,帶著陽光而堅定的笑容。

我猜想,小伙子應當是00后,跟很多年前18歲的我相似,或許還有些懵懂。我向他行注目禮,直到消防車匯進車流,我才莊重地舉起右手,敬了一個軍禮。彼時,我已經決定,這部小說的題目就叫“一號戰(zhàn)車”。

創(chuàng)作的過程并不順利,因為我長期在機關工作,缺少一線戰(zhàn)斗生活經驗。為了讓作品更加“接地氣”,我向青島消防的李金堯求助,他邀請戰(zhàn)友們?yōu)槲規(guī)兔Α_翀、吳振超、師鵬飛、楊新宇、 范凌云、余琦、王炳然、張帥、孫磊、彭永強、李善鵬、楊明、楊金駿、范文偉、白曉魯、孟林林,他們分別在貴州、浙江、 山西、山東、陜西、甘肅、河南、吉林、天津、安徽、上海、江西、河北、江蘇等地擔任基層消防指揮員。

上述朋友畢業(yè)于中國人民警察大學(原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2012級消防指揮系,如今正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守護著一方平安。在此,感謝他們深夜為我答疑解惑,并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除了前面提到的年輕人們,還有很多人為這部作品的創(chuàng)作給予了無私幫助。比如,山東邊檢李振剛、青島消防姜大寧、淄博消防周升光、臨沂消防張日松,聊城消防武星和張斌等等,是他們?yōu)槲姨峁┝酥T多原始資料;還有那位平凡而偉大的消防員謝浩,是他的事跡促使我定下決心動筆,他是作品中大老柳的原型;再比如,全國公安文聯副主席張策先生、《中國消防》雜志主編王英女士等等,在遭遇困惑時,是他們鼓勵我及時調整心態(tài),堅持到了最后。這個名單很長,雖然不能一一列出,但我都記在了心里,也借此機會感恩所有關心支持我的朋友們。

任何事情都難免留下遺憾。為了提升作品質量,我前前后后將初稿修改了7次,耗費了巨大的精力,在這一過程當中,改制后的消防有了很大的變化,已然成為應急救援的主力軍、國家隊。但我沒有刻意去添加新的內容,我試圖用作品再現轉隸初期消防隊伍的風采。寫下這個后記的初衷,正是要解釋和說明這一問題。

行文至此,我得忙活別的了。當下新冠疫情突發(fā),消防戰(zhàn)線又涌現出無數感人的事跡。承蒙武漢消防楊宏國的關照,替我聯系了火神山、雷神山消防執(zhí)勤站的指戰(zhàn)員,眼下我得盡自己的微薄之力,為他們寫點什么。因為,此刻的“火焰藍”們,正全力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他們以及他們用生命熱愛的共和國消防事業(yè)永遠在前進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