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李海燕:母親河之光,照亮了我的文學之路
來源:《小說月報》 | 李海燕  2023年08月28日09:20

我出生在遼西的一個小山村里,是個土生土長的農(nóng)民,直到49歲那年離開土地,去一個有高樓的地方討生活。我是2018年開始學習小小說創(chuàng)作的,同年在《天池小小說》第7期上發(fā)表了處女作《落幕》,算起來到今年正好五年。五年間不斷地書寫,百余篇作品相繼發(fā)表在省級以上的報刊雜志上,有兩篇作品走到了《小說選刊》上。

當時參加這場比賽的時候,我覺得,大賽規(guī)模如此之大,我能入圍一個獎項就是最大的收獲,我做夢也沒想到會摘取金獎。

大賽獲獎名單揭曉以后,葫蘆島市及遼寧省的幾家媒體給予了關注,諸多文友對這篇獲得金獎的作品充滿了好奇,一再詢問我是怎么創(chuàng)作出來的。

還是上小學的時候,我就知道遼寧錦州地區(qū)的母親河叫女兒河,古稱徒河。徒河離我家三十里路遠,我一直沒有機會走近這條河。巧的是,我嫁到了徒河邊上的一個村莊,婆家的房子后面就是徒河,但當我嫁過去的時候,徒河已經(jīng)遷移到村莊北邊的臥佛山后腳下了。文中關于徒河的一些細節(jié)描述,都是愛人講給我聽的。

記得十幾年前的一天,我和愛人登上臥佛山,本意是去看新修復的寺廟。到了山上以后,山下傳來的流水聲吸引了我。當時正是黃昏時分,西天鋪滿了紅色的晚霞,染紅了流動的徒河水,視覺上特別美,特別壯觀,讓人為之動容。我眺望一下遠處,看見一條泛白的路上走著一大一小兩個人,他們在我的視線里漸行漸遠,直至消失。

紅色的河水,一條泛白的路,一大一小兩個漸行漸遠的人,那個畫面極具感染力與想象力,它長久地存放在我的記憶里,十幾年后,成就了這篇金獎作品。

兩千字不到的小說作品,經(jīng)過時間的烘焙和沉淀,凝聚了母親河的靈魂和深刻的內(nèi)涵。書寫它的時候,我的心里充滿了感動和感恩。我感恩母親河給我的一次饋贈,感恩這次全球性的文學大賽給了我的母親河一次展示的機會,感恩母親河之光,照亮了我的文學之路!

能夠在五千多名參賽者中獲得唯一的金獎,我是幸運的,同時,我也意識到了任重而道遠。這個金獎是鼓勵,是動力,也是壓力,但我會一如既往地在小小說創(chuàng)作這條路上走下去,為創(chuàng)作出更好的作品而發(fā)奮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