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方言:走到《疊山》這兒的路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方言  2024年04月24日09:07

葡萄酒廠釀酒工,雞蛋推銷員,代課老師,放線員,質(zhì)檢員,電焊工,瓦工、施工技術員,造價員,招標師,工程監(jiān)理工程師,裝飾督導工程師,某鋼構工程公司總工,某裝飾公司經(jīng)理,某建筑公司項目經(jīng)理,某飯店經(jīng)理,某風投公司經(jīng)理,某月嫂公司經(jīng)理,某項目包裝公司經(jīng)理,某監(jiān)理公司副經(jīng)理,新華社短期文字編輯……時至今日,我一共從事了二十五個職業(yè)。高工職稱,國家注冊二級心理咨詢師,法律本科、財會本科,房山區(qū)政協(xié)委員。民主人士。曾擔任中國民主建國會房山區(qū)秘書長。

我從16歲(1992年)開始寫作,17歲發(fā)表作品,起初是原生態(tài)寫作,用手握筆書寫,后來換電腦之后,擅用86版五筆字型輸入法,很多朋友都猜測“方言”這個筆名一定有一些特殊含義,有的人還聯(lián)想到王朔作品中的某一主人公。其實不是,“方言”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這兩個字的五筆輸入編碼都在鍵盤四區(qū)的“Y”這個鍵上,我只需按這一個鍵,就OK了。

我少年里心里一直藏著一個作家的夢。中學時期學習不好,偏科,屬于極偏的那種。因此導致最終學歷也不高。自從我走出校園的那一天,就開始一人在江湖上混日子。在北京,一說到“混”字,便是最底層人的生存狀態(tài)了。沒辦法,為了碎銀幾兩,我就暫時把文學之夢的火苗調(diào)整到最微弱的狀態(tài)。但是,沒調(diào)滅,一直燃燒著。微燃的那段時間,不長也不短,有二十年左右。其間,我偶爾也寫一些長度適合報紙使用的千字文。但是主要精力還是用于求生、謀生,和不斷提升自己,不斷提升家庭生活的品質(zhì)。

2016年,我的二公主出生了,為了把自己從生活中解放出來,我開了目前來說是自己最后一家公司——安虹月嫂公司。目的十分單純,就是為自己女兒使用月嫂時方便。但是,在月嫂公司運行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很多自己以前從來未曾注意過、又令人難以置信的社會現(xiàn)象。比如,一對年輕的小夫妻,女的叫某紅,男的叫某青,兩人在孩子出生之后,青出國看籃球賽,紅在家憋了一周,之后便攜三五好友游山玩水去了,他們誰也不照顧小孩,完全把孩子交給了“我”。月嫂合同到期了,月嫂要趕緊從他家下戶到下一家去,因為這位月嫂簽的下一單的產(chǎn)婦已經(jīng)生產(chǎn)了。我給他們小兩口分別打電話,最初都不接電話,后來接了,告訴我他們誰也不回來……于是,我就以這事為原型,寫了一個中篇小說,名字叫作《青紅造了個白》。

到現(xiàn)在為止,我共創(chuàng)作了幾十個中短篇,而且還在繼續(xù),總量約有一百多萬字了。這些作品,并不是都有原形,并且絕大部分作品的出爐 ,大凡是把多個事件捏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比如,我們討論的《疊山》。

《疊山》中要疊的那座假山的載體,在石家莊。這個空中花園是真實存在的。我在做裝飾公司的時候,曾經(jīng)去石市洽談過的一個項目。但是后來我自己放棄了。原因是我感覺這座假山疊好之后,它的安全系數(shù)太低了。那為什么說是“感覺”呢?是因為這個景觀設計單位,只是把圖紙畫得很漂亮,效果圖噴得鳥語花香,潺潺流水,但是他們根本就沒有計算這座假山的總重量,沒有考慮風雨荷載和高空氣流。

早在2002年時,豐臺交通支隊辦公樓裝修改造。那棟大樓首層大廳門口外要做一個斜拉鋼構六米向外懸挑的玻璃雨罩。建設單位請來的設計人員,只繪了一張施工結(jié)構圖和一張建成效果彩圖。當時,我父親和我一起管理我的裝飾公司,父親是性格倔強、脾氣十分火暴的人,他質(zhì)問設計師,為什么缺少構件受力計算書,設計師沒當回事,略帶微笑地回答說他從來都不計算,也用不著算,這份圖紙都使用了好幾年了,至少有十五棟寫字樓的雨罩是用這張效果圖為藍圖制作的。父親聽后很吃驚,也很生氣,當即就把那張效果圖給撕了。那次事件對我觸動很大。小說中曹達這個人物的塑造,便揉進了我父親的性格特征。但是,這不是我刻意為之,只是小說寫作過程中,感覺需要這種一個人物,必須有這樣一個人物故事才好看,才符合人間的秩序和規(guī)則。

京西房山產(chǎn)數(shù)十種石頭。較有名的有拒馬河石、太湖石、大理石、漢白玉、頁巖、花崗巖。周口店至張坊的房易線沿線,很多人都以制售微觀假山盆景為業(yè)。數(shù)年前的一天,我去周口店那邊的一個“石園子”閑逛,一個對盆景制作頗有造詣的石匠藝人的作品,吸引了我。那個作品就是小說中寫到的“墳山”。我看到過很多很多的假山盆景,然而那天,我是第一次看到一個制作假山盆景的人,在一個盆景上置設一座自己的微型墳墓。我問他這有什么說道嗎?我其實是想探究其中的玄機。而那個師傅卻說,沒啥可稀奇的,就是覺得這個盆山石的形狀好,風水也好,于是自己就先占下來了。他說的道理很普通很淺顯,但不符合我的心理預期,也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玄妙,他這樣說出之后,我心中多多少少還有那么一點點小失望。但是,我那天便把這座墳山盆景牢牢記在心里了。

前幾天,李老師發(fā)給我的文稿,我都認真閱讀了。有一位同學為了寫這一篇文學評論,深入地做了功課,查閱了房山十渡、拒馬河一帶的地質(zhì)情況和相關災害報告。我很為同學這種治學精神感動。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寫這么一篇文字,補充坦白交代一下。

1710728749389

2021年11月27日下午5時,房山六渡村,南山兀然崩塌,一時間,亂石飛濺,巨浪拍空,半座山體如刀切一般坍倒,落入拒馬河水之中。確有其事。當天有多位地質(zhì)專家、地震專家等到場。據(jù)說是近千年來沒有發(fā)生過這樣巨大的山體坍倒事件。我是個好事者,居住地距六渡大約70公里,趕緊開車去看了。還拍了照片。現(xiàn)場觀看的人很多,人們無不被突然倒下的雄奇的大山所震撼。后來,當我回看手機中拍的照片時,倏然覺得這座塌掉的南山很像記憶深處的那座“墳山”盆景。

這時,便有了創(chuàng)造這篇小說的初感覺,心里反復琢磨幾天,最后有了一種不寫出來不行的感覺時,《疊山》就問世了。

1710728808331

今天聊談《疊山》這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把這些書寫信息梳理、羅列在一起,使之可一目了然。實際上,每一個大大小小的信息點,都散落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犄角旮旯,它們以在不同時空里認知、理解、救贖的姿態(tài)存在著,并劃分了各自儲藏方位和逡巡路徑,它們又如鋼釘一般堅實地鉚固著我的生活,支撐著我的創(chuàng)作。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哪怕在紙上寫下一個字,仿佛都能聽見歲月的輪組隆隆的嚙合聲,和記憶深處發(fā)出的清脆的拔釘聲……

2024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