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李知展:文學或寫作,正是一場精神還鄉(xiāng) ——長篇小說《芥之微》后記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李知展  2024年06月12日16:03

李知展長篇小說《芥之微》 河南文藝出版社2024年7月出版

1

如順利出版的話,這是我的第6本書。從發(fā)表算起到今年寫作第15個年頭,6本書,不多,也不少。除了那本“21世紀文學之星”小冊子是固定名家作序之外,有個習慣,新書出版不喜請人寫序,但自己會最后寫幾段,作為后記,坦陳一下寫作的過程。就像曾說過的,一部作品或是集子,就如呈堂證供,讀者是法官,好壞自有判斷,再啰嗦幾句,老實交代,就算個自辯也好認可畫押也罷,不求讀者寬大處理,只是剖明心跡。

寫這個長篇,是當時在嶺南已生活五六年,對同齡人在此地的奮斗、掙扎、工作、情感等等有一些直觀的感受,想用小說還原他們的生存和精神圖景。還有就是,自己也要平衡家庭、生活、寫作等一地雞毛,小說,和抽煙喝酒一樣,都是一個出口。當時的心愿是,至少在都市情感婚戀這個題材上,想寫到一定程度。恰如螺螄殼里做道場,題材比較小,如僅關注兩人內部,當然人心人性甚至比宇宙還豐富,但小說可能比較悶,所以不斷創(chuàng)造外延,故事一抖三翻,一山放出一山攔,都是想小說景觀綿延好看。

我相信,再成熟的作者,寫作經驗再豐富,面對電腦上空白的文檔,對要開工的新作品,都不會有十足的把握。你得付出全部的熱忱,全部的力和心,或許才能從文學繆斯那兒領得一點微薄的恩賞。常想,寫作者就是拿生命在熬油,點亮夜里那一點明滅的燭火。且地方上的嚴肅文學作者,你根本不確定會有幾位同道的讀者。十幾年前一同走向寫作之路的朋友,很多都轉行做了其他,我想,一是對文學愛得不夠赤誠,一是文學本身對寫作者持續(xù)的消耗性,實在太大,而且回饋稀微??蛇@何嘗不也是文學的魅力呢,輕易取得的只是幸運,一部作品,如唐僧取經,獨自跋涉內心的黑洞,走完這困難重重的一程,至于能取得多少含金量的真經,是另外的話,但涉山歷水的過程,也收獲了沿途的風景。世間的功業(yè),不也大都如此嗎,和南墻不斷對撞,最后才翻過墻,豁然開朗。

嶺南溽熱,寫這個小說時還沒買房,大都在一個叫博廈的城中村出租屋里,赤膊相向,與小說和故事較量、死磕。夜里寫得不順,會去旁邊的東江邊轉轉,看流水潺湲;寫得順了,會去對面不遠的平樂坊夜市喝點啤酒。這些地名,小說里也偶有呈現(xiàn),我很懷念。懷念那份純粹的寫作時光,隔著時光打量,過濾掉那些瑣碎,都是美好。

就像小說里,有些情節(jié)甚至兇狠、生猛、血淚模糊,但底子仍是溫暖和柔情。我想寫出這份如此的明亮,如此的悲傷,如此的欲哭無淚,如此的愛和不得,如此的喜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是圣人境界,喜悅和悲傷都來得直接,這是我們普通人的濃烈情意。

小說里說,沒有什么能大于生活。確實是,珍惜相愛的人,好好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2

我一直有個粗淺的觀點,是我們需要文學,并不是文學需要我們。古今中外包括當下,那么多經典作家的經典作品,已足夠我們畢生閱讀的了,如我這般作者,寫與不寫,都不影響文壇的熱鬧喧囂,更不影響文學的發(fā)展流變。大浪淘沙,我們讀文學史就知道,一個時代其實留不下多少作家和作品,這是文學的殘酷性;但文學也有其美好,在文學早已邊緣化的時代,為什么我們還熱愛它,還要孜孜以求地去寫去發(fā)表去出版?自然是因為我們需要文學。在必須面對的日常規(guī)矩、瑣屑、枯燥之外,它守護著內心的那份纖細、浪漫、潮濕和溫情,文學豐富、滋養(yǎng)著我們的靈魂,它是我們和這個堅硬世界的柔軟緩沖。藉由寫作,讓我們成為有精神家園的、更圓滿自足、更開闊細膩的“人”。這是文學的美好之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也要珍惜每一次寫作,每一篇作品,都應該是內心的一次流淌,是你對世界的看法和表達,打給讀者的一束光。詩人說,在感官流行的年代,請將你的尊嚴穿戴整齊。寫作就是我們的自尊,作品自然是我們的立身之本,守護好內心,守護好尊嚴,都需要認真對待每一次寫作。因為除了寫作,也沒有其他可以撬動人心撬動世界的“武器”。

曹禺先生之女、劇作家萬方女士曾說過:“沒有一條道路通向真誠,真誠本身就是道路,是通向讀者心靈的道路,其他的一切都微不足道?!?/p>

這是我寫的第一部長篇,只是它出版稍微周折,《平樂坊的紅月亮》先出版了??隙ㄓ泻芏嗖煌晟频牡胤?,好在寫作是持續(xù)的,會在以后的作品里吸取教訓,繼續(xù)努力。也但愿這部帶著溫度即便技巧不夠完美的真誠拙作,某一點上,能對你有所觸動。

3

最后就是感謝。

寫這部長篇時,沒想到會在發(fā)表后過了五六年才能出版;空間上也從生活十余年的嶺南定居洛陽,結束了游子客居的那份時時咬噬人心的棲惶感。有幸回到洛陽工作,家就在身邊,多了一份溫暖和踏實感。所以我由衷地感激,感激洛陽,感激洛陽市文聯(lián)。

小說當初各個分章以相對獨立的中篇小說形式,在各大期刊發(fā)表并被選載,所以要感謝發(fā)表它們的文學期刊:《小說月報·原創(chuàng)版》(2017年第6期)、《作品》(2018年第12期小說頭題)、《福建文學》(2019年第4期“重點推薦”小輯)、《福建文學》(2020年第1期頭題)、《廣州文藝》(2021年第2期小說頭題),以及選載推薦它們的《小說選刊》《小說月報》《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文藝報》等期刊。

長篇小說《芥之微》曾入選2018年中國作協(xié)重點扶持項目,尤為感謝。

嶺南十余年,每到年關,回家就如一種宗教般的召喚,盡管來回車票搶購艱難。藉由春運我們也可以窺見,從未有這樣一個時代,在祖國的土地上時刻進行著如此大規(guī)模的遷徙,為了生活,為了夢想,人們匯聚、分離,如一場流動的盛宴,故事在發(fā)生著,轟轟烈烈又寂靜日常。此刻,在家鄉(xiāng),遙望嶺南,修訂完以南方為故事生發(fā)地的拙作,內心只有一個感想:文學或寫作,正是一場精神還鄉(xiāng)。在還鄉(xiāng)和遠方之間,內心動蕩,世界翻騰,我們身處于這樣的時代,必將講述其間汪洋浩蕩又悲歡具體的故事。

(李知展,男,1989年生,現(xiàn)居洛陽,《牡丹》雜志主編。在《人民文學》《中國作家》《小說月報·原創(chuàng)版》《江南》《鐘山》《大家》等刊發(fā)表小說200余萬字,多篇被《小說選刊》《小說月報》《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長江文藝·好小說》《作品與爭鳴》等選載,收錄多個年度選本。短篇《明月愴》被《人民文學》外文版譯為英、法、意語。曾獲第二屆“紫金·人民文學之星”短篇小說佳作獎,廣東省有為杯小說獎,《莽原》《紅豆》《黃河文學》等雜志獎。著有長篇小說《平樂坊的紅月亮》《芥之微》,出版小說集《流動的宴席》《孤步巖的黃昏》《只為你暗夜起舞》《碧色淚》。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魯迅文學院34屆高研班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