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誰的手中牽著文學的韁繩? ——《牽一匹馬或一朵云》創(chuàng)作談
來源:《芙蓉》 | 余一鳴  2024年06月30日21:49

隨著年齡的增加,我回村莊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我發(fā)現(xiàn),從前的小伙伴,那些發(fā)了財?shù)睦习?,盡管他們在北美,或者在北上廣置下房產(chǎn),但他們長住的還是我們村,他們當年出發(fā)的起點。我們村是全縣聞名的建筑之鄉(xiāng),過年聚餐,最早,只有我的座位前沒擺大哥大。過了十年,是只有我不需要停車券。又過了十年后,在餐桌上,我終于跟他們看齊,一樣白發(fā)叢生,一樣借水代酒,一句話,都老了。

他們榮歸故里,像魯迅筆下的蜻蜓,飛了一圈,又棲在原枝上。他們在城市找到了金錢,但是找不到當年的理想主義愛情。他們回到村莊,總想把在城市丟失的夢想,在村莊重新?lián)炱稹N覀冞@茬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據(jù)說是最幸運的一代。別的不說,我們村的同齡人,基本上都是高中畢業(yè)生。那時盛行辦“戴帽高中”,初級中學全都升格為高中,我們初中畢業(yè)直接升入高中,可能后來再沒有這種黃金機遇。他們在城市能發(fā)達,高中文化至少能為他們墊底,心中不虛。但是,畢竟多讀了幾本書,我們比父輩做的夢就多一些,盡管經(jīng)歷了金錢一次次洗禮,但是初心難忘,比如付文化對綠衣青蛙的愛情,比如付文化對牽一匹白馬的執(zhí)念。

我在高中語文教師的崗位上工作了四十個年頭,在出國熱的浪潮中,我的大多數(shù)學生選擇了出國留學。作為一個作家,這一代代青年人也是我追蹤觀察的對象。這些年輕人,獨自在他鄉(xiāng)求學并工作,他們更需要信仰的支撐,需要理想的引領,需要情感的溫暖。但是,在金錢為主導的西方世界,這些美好的東西可遇不可求。我常常建議我那些焦慮或憂郁的學生,勇敢地去看心理醫(yī)生。我對束手無策的家長建議,讓孩子回來過個一年半載,這里是他們的孵化器,也是他們的治愈艙和加油站。塑造付笑笑這個人物,我就有幾個關注的人物原型。這幫先富戶的孩子,他們從留守兒童到城市少爺,從被忽視到成為關注的焦點,從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少爺?shù)姜毩⒚鎸δ吧牧魧W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心理上的一次次扭轉很難不留下縫隙和扭曲。好在付笑笑的心中有一朵白云,牽引了他,鼓勵了他,治愈了他。

說當年我的中篇系列小說《不二》《入流》等有什么不同之處,那就是當作家們都以打工者的底層生活為題材時,我把目光放在中小老板身上,他們解決了物質困窘,卻解決不了精神困惑。生活優(yōu)裕了,精神追求是難度更高的追求?!稜恳黄ヱR或一朵云》是我新的中篇系列作品之一,包括《芙蓉》發(fā)表的《稻菽千重浪》、《鐘山》發(fā)表的《無限好山都上心》等都屬這個系列,振興鄉(xiāng)村和建設家園是表象,這兩代人的心路歷程與精神提升是我想探求的內核。

怎么說呢?這篇小說中,我想揭示兩代人的理想主義精神傳承,從被動到主動,從鄉(xiāng)村觀念到國際視野,從利益思維到科學精神,這是時代的進步,是歷史前進的腳步。父輩們需要愛情補課,需要回饋家鄉(xiāng),收拾愛恨情仇,使人生完整。而子輩沉浸在自己的科技追求和未來暢想中,他們無視長輩的恩怨糾纏,單向奔赴,理想脫俗而潔白,我們應該為他點贊和喝彩,盡管他未必在乎。

我寫了另一個富二代人物,在讀女研究生邢莞爾,這個人物有原型,安徽某高?!芯可徊?,其隱秘身份是黑社會老大。她與付笑笑同是知識型新人類,卻不能自拔于叢林規(guī)則,這是富二代中的另一個類型。浪漫的文科生并不浪漫,嚴謹?shù)墓た粕鷧s能手牽白云,值得我們反思:每一茬人的人生都不能脫離理想,不能脫離情懷。

在寫這個中篇之前,我剛寫完一個長篇,慣性所致,這個中篇有五萬多字。我想刪,卻又無從下手。責任編輯說,這個題材,必須有這個體量。每個作家都有過妄想,想伸手牽住文學的韁繩,其實只是奢望。我力量小,牽不住就撒手吧。衷心感謝《芙蓉》的編輯老師,感謝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