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本周之星 | 靜河:塵封的胡同(2023年第28期)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2023年08月18日15:04

“本周之星”是中國作家網(wǎng)原創(chuàng)頻道的重點欄目,每天經(jīng)由一審和二審從海量的原創(chuàng)作者來稿中選取每日8篇“重點推薦”作品,每周再從中選取“一周精選”作品,最后結(jié)合“一周精選”和每位編輯老師的個人推薦從中選出一位“本周之星”,并配發(fā)推薦語和朗誦,在中國作家網(wǎng)網(wǎng)站和微信公眾號共同推介?!氨局苤恰钡脑u選以作品質(zhì)量為主,同時參考本作者在網(wǎng)站發(fā)表作品的數(shù)量與質(zhì)量,涵蓋小說、詩歌、散文等體裁,是對一個寫作者總體水平的考量。

——欄目主持:鄧潔舲

本周之星:靜河

裴彩芳,筆名靜河,中國作協(xié)會員、山西省作協(xié)會員、臨汾市作協(xié)副主席;創(chuàng)辦《風》詩刊;文學(xué)作品散見于《詩刊》《詩潮》《黃河》《山西文學(xué)》等刊物。曾獲《黃河》年度詩歌獎,臨汾市“五個一”工程獎,其作品《紫露秋黃》獲2013-2015年度“趙樹理文學(xué)獎”詩歌獎。出版詩集《釣月的人》《益母草》《散十四行》《午夜的探戈》《石斛蘭》;目前有詩集《舍一》、散文集《安夜女》,部分小說待出版。

作品欣賞:

塵封的胡同

1

父親把我抱到自行車的前梁上,帶我趕集。進城的大路彎彎曲曲、凹凸不平,路中間碾壓出兩條車轍,車子載著人一起一伏,行進得很慢。一陣風刮來,細密的塵土卷著車輪飛揚,還沒到城里渾身上下就撲滿了土粒。有的路段坡度大,騎不上去,父親把我抱下來,左手推車、右手緊攥著我的手,不讓我離他太遠,我掙脫父親的大手,不讓他拉我;有的路段拐彎多,車子搖晃得厲害,我就從前梁上跳下來,一個人在前面跑,父親跟在后面追,他用放羊的嗓門吼著:“慢點!慢點…”拽住我的后襟把我重新抱回車梁上,推著我前行。

我們村莊就坐落在國道邊上,去往縣城的馬路順著村南的鄂邑河一直延伸至縣城的城門處,那里有一座橋,橋下面鄂河水與城北面流下來的羅河水匯合,向西流入黃河,清澈見底的河水滋潤著我童年的記憶。

土路很難走,很多時候父親推著車子,我在前梁和后座換著坐。累了,父親把自行車放在路邊,拉著我走到河水邊,腳踩在石頭上蹲下身子洗臉,洗著洗著就用手掬一把水灌進了嘴里,我一邊洗一邊玩了起來,父親說:“女子,走嘞。”我戀水,不想走就嘩啦嘩啦地用手撩撥著水花,很多游來游去的小蝌蚪從我手指間滑過,有的已經(jīng)長出了四條腿,我試圖撈出來,滑溜溜的小青蛙就從我的手心逃離,父親催我說,“快走吧,再不走回來就捎黑了?!蔽已b作聽不見,依舊自顧自地玩樂。

歇足了腳,我又坐回自行車的前梁上,平緩的路面父親跨上座位蹬著自行車前進,坡路陡峭,拐彎處怕有意外,父親就跳下來推著走,他的額頭上滲出一顆顆汗滴,卻不讓我下來。

進了城,父親先帶我去四爺家,給四爺送一些村里的土特產(chǎn),再到集市上購物。

四爺家住在老街,向北是一條上坡胡同,拐好幾道彎。一眼望到頭的地方,有幾十個臺階,上面是小報社,從那里左拐,走幾十米正對一座大門,是從前一個財主家的大院。從大門口右拐,上坡,經(jīng)過幾座院落,路西有一棵大槐樹,從大槐樹的地方再右拐,向北走近百米,又是一座大院,左拐向西是另一座大院,門前有臺階,兩邊是石獅子。四爺家住在大門并排的邊房,十多平米,房子上邊有個夾層,踩梯子上去可以放一些凌亂的雜物,屋子很小,一進人整個房間就顯得擁擠起來。

路上父親給我講四爺和他小時候的故事,他似問非問地對我說:“老一輩人不知咋想的,不供自己的娃讀書,供自己的弟弟,把你四爺供出路來,在城里上了班,卻從來不讓我去學(xué)校,我認識的字都是解放后在五七干校學(xué)會的,只學(xué)會幾百字,會寫自己的名字,會數(shù)錢算數(shù)字。”我心里暗思,父親在我們那一片算是個能說會寫、主持公道的人,會算術(shù)、會撥算盤,哪里像沒上過學(xué)的?他心里一直有個疑惑,為什么爺爺不供他上學(xué)?為什么會中醫(yī)、懂周易的爺爺不傳他中醫(yī)知識?年幼的我從來沒有見過爺爺,只聽說他身懷絕技,充滿了好奇。

自打記事起,我就聽母親說四爺脾氣好、性格溫和,處事圓滿,所以爺爺供四爺上學(xué),讓四爺擺脫了晝背日曬、夜干農(nóng)活的苦難。年輕的四爺很早就進入政府部門,成為一名干部。父親扛著養(yǎng)活一家大小的生活重負,邁不出小村,每天還得下地干活,春耕秋收,吃盡了苦頭。冬季,農(nóng)活閑了就跟著太爺爺上山下鄉(xiāng)販騾子買馬、糶糧食換油鹽,什么事都做,什么重活都干。

父親十二歲的時候就跟著爺爺從黃河禹門口到陜西漢中做生意。父親歇息在路邊的石頭上,拿出煙袋裝了一鍋煙,用大拇指按實,點著,他狠狠地吸一口說:“可能是我小時候太過頑劣,你爺爺怕我在學(xué)校惹事生非,引來禍端吧,鐵了心腸不讓我上學(xué)?!蔽艺f:“你非要去,天天纏他,可能爺爺就答應(yīng)了!”父親說:“沒用,你爺爺有狠招,他能降住我,不答應(yīng)就是不答應(yīng)。”

我跟在父親身后,敲開四爺家的大門,父親總是理直氣壯的樣子,四爺見他滿臉歡喜,雙手迎接。他們年齡相差無幾,小時候在一個被窩里滾大,父親經(jīng)常做一些惡作劇欺負四爺,太奶奶經(jīng)常數(shù)落二娘沒有調(diào)教好兒子,父親眼睛里滿含著無辜和不服說:“那時候哪里有精力管孩子,你二奶奶整天都在地里干活,回到家里也沒有一絲消停,包攬了全家大小的吃穿,哪里有功夫管我?!备赣H從不完整地講他的過去,他說一點就打住了,母親接著說:“裴家的家族很大、家規(guī)很嚴,老門兄弟多,從不分家,一個大家庭近幾十口人,一天柴米油鹽醬醋要有人管理,你的奶奶老實忠厚、不擅言語,身材瘦小,纏著一雙小腳,在家里干重活、粗活、苦活;你二爺家的二奶奶身板高挑、模樣俊俏,精明能干,每天在家里干針線活、做飯菜、收拾家務(wù);你太奶奶主內(nèi),你太爺爺主外。”二爺從小精明能干,在城里做事,三爺早逝。

父親提起家事時,母親就插進來滔滔不絕,她說:“那時候的婆婆嚴厲,做媳婦的凡事聽從婆婆安排,你奶奶要生你父親了,不敢給家人說,飯后去地里割麥子,肚子疼得厲害回不了家,硬是把你父親生在了麥地里,村里人看見了才把母子弄回家。”父親很介意母親在我們面前說他的出生,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傷懷往事。奶奶也因此產(chǎn)后中風,一病不起。由于她帶著病身生了我的小叔,可憐的小叔過早就離開了人世。疾病纏身的奶奶在小叔出生后不久也離開了人世。父親成了沒娘的孩子,跟著太奶奶生活,衣食起居就和四爺爺在一起。

父親瞪著母親不讓繼續(xù)往下講,母親草草加一句“你父親這一生也是個苦命人”便收場。奶奶去世沒幾年我的二爺在城里被迫害而死,在太奶奶的主持下,爺爺接納二奶奶,兄弟倆的兒女們都摟攬在一起成了一窩親。整個大家族都是在太爺爺和太奶奶的管理操持下過日子,四爺上學(xué),父親打理家務(wù)生計便順理成章。

父親從小就調(diào)皮搗蛋、鬼點子多,太爺爺親自帶著他在地里拉牛拔犁,也帶著他走南闖北,見識了很多書本外的東西。

太爺爺沒讓他去學(xué)堂里讀書,也不讓他跟爺爺學(xué)習(xí)中醫(yī)。到父親這一輩,爺爺?shù)闹嗅t(yī)技術(shù)就失傳了,家里很多書籍和一些周易的卦卜變成了古董壓在衣柜的最底層。兒時父親經(jīng)常從柜底翻出來讓我看,他把一大摞發(fā)黃的書堆在炕上一本一本拿起來對我說:“我不識字,這些書放在咱家柜里可惜了?!泵康较奶?,父親就把書翻出來曬曬,然后裹在一塊發(fā)黃的布里重新放回柜子。那時候我太小不懂珍藏,只記得爺爺?shù)男】殖咀舟E清晰漂亮。后來興起承包責任田,在自己的土地上修建房屋、添置家具,發(fā)黃的書籍漸漸在我的記憶中消失了。母親說:“咱這個家族很奇怪,太爺爺?shù)母赣H把祖?zhèn)髦芤缀椭嗅t(yī)知識傳給了孫兒,不傳兒子;太爺爺不懂中醫(yī),他讓會中醫(yī)的兒子供弟弟上學(xué),卻讓孫子跟他干了一輩子苦活?!?/p>

一說起老一輩,父親就濕潤了眼,他酸楚的眼神里充滿了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和追憶。

他一次次地重復(fù),只說因為自己的性格剛烈,爺爺才不供他去學(xué)堂,也不給他傳中醫(yī)技術(shù),怕他出亂子、捅婁子。

每次去縣城趕集,我們都要去四爺家,給他帶些村里的瓜果蔬菜,留在四爺家里吃午飯,聽四爺和父親嘮嗑,談村里的收成,說說家事,給我們將來做打算。待四爺答應(yīng)幫父親安排好我和哥哥上學(xué)之事,我們才道別,去集市買一些日用品,心滿意足地回家。

2

四爺家住的地方在這座小縣城最西邊的一個胡同,那一帶地名叫倉崖上,至今我也不知道這個名字的來歷。那是一個不大、但很講究的四合院,院子里的主人兒子媳婦孫子住在北樓,老奶奶住在南樓;西邊住著一戶和四爺一樣的農(nóng)家,四爺住在東邊大門南側(cè)的一套最小的房子里。一進門左右排滿了家具,門對面有一個灶臺,灶臺的煙筒連接著一盤兩米七八的炕,炕上依墻有滿墻柜子,柜子里放著被褥和枕頭。房間雖小,四奶奶卻把這里整理得井井有條,干凈利落。我們每次進城趕集都要回四奶奶家里歇腳,有時候還專門安排在四奶奶家里住一宿,晚上看場戲,第二天才回家。

在四奶奶家里住宿,也是一件令人難忘的事。四奶奶家很小,炕也很小,家里有爺爺叔叔和奶奶姑姑四口人,本來就小的炕加上我和父親,奶奶就要借住在鄰家的房子里,我和比我還小的姑姑睡在爺爺和父親的腳下,兩家人擠在一個炕上,卻興奮得一個晚上睡不著覺,玩呀、鬧呀,直到父親發(fā)火了才悄悄地縮在角落把頭蒙在被里聽爺爺和父親拉家常,他們父子倆有說不完的話題,但總也離不開叔叔姑姑和我與哥哥的前途,離不開老家里老院拆遷和老墳的維護,他們扯得很遠,爺爺甚至交待父親他的后事,說自己將來老了要回老家入老墳。

四爺住的是解放后打土豪分田地時政府收繳回來的地主家充公的房子,他上班后,單位把那套房子分給他。房子的原主并不像書里描寫的地主富農(nóng)那樣的可惡,他們也是一戶很純樸善良的人家,逢年過節(jié)做了好吃的總會給四爺家送一點,四奶奶也會把自家好吃的送給對方。我們?nèi)チ私?jīng)常碰見那家的老人坐在爺爺家炕頭天南海北地聊天。

四奶奶是父親和母親擔著糧食和彩禮,在城里幫四爺張羅著娶回來的。四奶奶比四爺爺小很多,是續(xù)弦,她人長得俊俏,心靈手巧,會裁縫,還是黨員,在城里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媳婦。我們當?shù)赜袀€規(guī)矩,不管年齡大小,跟了四爺就是父親的嬸嬸、我們的奶奶,大家叫得親昵,四奶奶應(yīng)得也很自然,時間長了她便完全成了一個長者的樣子。我們?nèi)チ怂臓敔敿遥偸菄u寒問暖,熱情款待,閑暇時給我們縫衣服做鞋襪,當自己家孩子一樣。漸漸家族里的成員都樂意去四爺爺家串親。大家每次進城趕集,都會給四爺帶一些村里的瓜果蔬菜,在四爺家里歇息、吃飯,冬季白天短了就在四爺家住宿,夏季天長了就擦黑趕回家。

進城也是鄉(xiāng)里鄉(xiāng)間一件榮耀的事,跟父親進城出村口就會碰見鄰居們羨慕的眼光,回來自然也有好事的婆姨們坐在村口候著,她們問父親去城里買了什么好東西,父親只草草應(yīng)答:“還不是柴米油鹽,能有啥好的?!逼鋵嵏赣H把給母親扯的彈力尼褲料和條絨花色的上衣布料藏起來了,直到會裁縫的母親把衣服做好穿在身上,她們才能看到,一臉的羨慕和嫉妒。而在四爺家里吃飯、改善伙食才是我們每次回來必須炫耀的話題,精明能干又賢惠的四奶奶,總會變著花樣給我們做一頓可口的飯食,各種肉餡的餃子、包裹盒子、包子,扯面、削面、手工面、撅片等等,只要從城里回來一進村口,高嗓門的鄰居們除了探究父親購置了什么新物品,就是打聽父親又飽了什么口福:“今天又去你嬸家吃了啥好飯?”父親耳根紅紅地應(yīng)著說:“茄子肉末餡的菜盒子,喝的雞蛋肉絲湯。”鄰居大媽們調(diào)侃說:“你們有改善的地方,我們一年連個肉星子都看不到?!贝蠡镄χf出了大實話,眼睛里也笑出了眼淚,父親忙著在布袋里找出一些稀罕東西,分給鄰居們吃,大家推諉著誰也不伸手接。有時候回到村里已經(jīng)很黑了,沒有碰見大媽嬸子們,第二天母親會把帶回來的好吃頭分一些送到每個家里,把割回來的肉分幾塊,送給大家都吃點…和睦友善的鄰里使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樂趣。

每月初一、十五兩個集會日,小商小販擺滿了市場,農(nóng)人們聚集在那里買生活日用品,或者到了播種時期買種子、禾苗,沒有由頭大家不會去趕集的。

每次父親趕集,母親從來都推辭不去,一年半載的實在有需要母親才會去城里走一圈,而且每次去城里她都是提前很多天就開始準備。給四奶奶家里帶啥?填鍋的蔬菜還是熬粥的豆類?她要提前用篩子篩,或是用簸箕簸,把糧食里的皮殼撿得干干凈凈,母親會蒸一些雪白的饅頭帶給四奶奶,有時特意在油鍋里炸一下,以示重視。四奶奶說:只要是我們家給她的食物,不管是蔬菜野果或是糧食豆類,她都不用再打理,那都是經(jīng)過仔細篩選的。

比四奶奶還大的母親一進了大院,就抬高嗓門、親昵地招呼嬸子。年輕漂亮的四奶奶一聽到母親的聲音,便滿心歡喜地迎出來,更加熱情地招待母親,滿臉自豪地給鄰居們介紹:這是我侄兒家媳婦,我們老家在余凹,一村子都是我們裴家的人,我們是大門戶的裴家,裴家的媳婦都俊俏、賢淑。

母親和四奶奶也有說不完的家常話,她們走在一起,就把彼此家里發(fā)生的一切大事小事、好事爛事通通都抖落給對方,心情不好的時候也總是相互安慰、相互鼓勵,歸根結(jié)底還是要把自己的家守護好,幫襯兒女們立起家業(yè),老了也要做個好老太,不要討人嫌。

母親去世,四奶奶流著淚說:我們裴家的一個好媳婦走了!那些年去看四奶奶,就想起了父親和母親拉著我走在那條胡同里的情景,那點點滴滴的愛遍布了我的生活。時光荏苒,親人們都已離去,他們牽著我一輩子的惦記和念想,交織在夢里夢外。

3

每次走在漫長而滿溢著童年故事的娘家路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的四爺和四奶奶,想起了老城最西頭的倉崖胡同,它是一條用石頭砌成、滿載著歷史故事的街道。四奶奶曾自豪地給我們講倉崖上的大戶人家和街巷軼事,我卻更難忘在四奶奶家胡同里遇見的一個小女孩,她的名字叫齊。

剛進城上學(xué)時我很膽小,父親安排我住在四奶奶家里,上學(xué)走路都成了最大的負擔,四爺送我到大門口,我一個人從來都是跑步到學(xué)校,有一天我不小心絆倒了,一個比我大點的小女孩把我扶起來,給我擦眼淚、拍打衣服上的灰塵,我親昵地叫她姐姐,她也是一個人,和我一個學(xué)校。那以后,她每天都來四奶奶家里叫我一起去學(xué)校,學(xué)校里有活動時我沒有服裝她給我?guī)?,做游戲沒有道具她幫我準備,課程跟不上她幫我補習(xí)。放學(xué)回來她帶著我在老城的大街小巷里玩耍,帶我吃了第一頓小縣城有名的醬油炒面;帶我第一次上了小縣城的老城墻,我們坐在城墻上背誦古詩詞,在城墻上我第一次聽她歌唱,她的歌聲宏亮優(yōu)美;她帶我第一次進了小縣城的圖書館,我看到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后來她教我跳舞、教我滑旱冰、游泳……可惜我不善言談,不敢和同學(xué)們說話,不敢下水、不會滑冰、不會舞蹈,我只做她的忠實粉絲,欣賞她的一切,她也有刁鉆刻薄、自負高傲的一面,那只是針對別人,對我從來都像親姐妹一樣,我沒有問過她的名字,但知道她叫齊,她是我生命里出現(xiàn)的第一位閨蜜。

平時,她會拿自家的蘋果來,我倆一人一個;她拿自己的彩紙裝訂作業(yè)本,我倆一人一本(那時好像特別缺紙,學(xué)生們的本子都用各種彩色的粗紙);她每天早上給我?guī)б粋€她們家的酵母饅頭。四奶奶經(jīng)常叮囑我不要忘記她,不管什么時候都要和她互相幫助、互相謙讓。

在城里讀了三個月書,我就鬧著要輟學(xué)。我習(xí)慣了在農(nóng)村扎堆在麥秸里,習(xí)慣了老師站在麥場上用土語給我們講課的樣子;我很享受在村里一幫子小伙伴給學(xué)校抬水、去一公里外的煤礦擔炭的浩浩蕩蕩;我更喜歡所有的同學(xué)都用一樣的作業(yè)本和鉛筆,那是老師統(tǒng)一在城里買回來分給大家的。我適應(yīng)不了縣城里孤獨和寂寞;適應(yīng)不了縣城里所有同學(xué)說普通話,老師用普通話講課,我聽不懂;我適應(yīng)不了每天要上講臺講一個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小故事,因為我不會講。四奶奶小心翼翼地照顧著我,她想盡一切辦法讓我高興起來、適應(yīng)那里的生活,我卻怎么也提不起精神;我認識的小女孩每天放學(xué)回來都找我玩耍,教我踢毽子、跳皮筋、玩石子,我卻無法不想家、想我的母親,想村里無憂無慮的學(xué)習(xí)生活,在村里當班長、是好學(xué)生的我到了城里變成困難戶。我決定不讀了,四奶奶摸著我的頭舍不得我走,小女孩齊哭著拉著我的手讓我留下來,我把我那很小的鋪蓋卷放在鄰居趕集的馬車上義無反顧地回了老家。我不知道我走后,四奶奶一次次地捎信給父親,說給學(xué)校說好了一直留著我的名額,我可以隨時回城里讀書;我也不知道陪伴我的小女孩在我回村里不久就得急病離世了,我不知道她的家,因為我從來沒有問過她家住在哪里,多大年紀。我們形影不離地相處了三個多月我竟然不知道她一點點家事。

我經(jīng)常去倉崖胡同里尋找曾經(jīng)的記憶,在胡同里找到了我坐過的石頭;我也找到了我們爬上爬下的老樹,它現(xiàn)在已變得滄桑;我從胡同的拐彎處找見了躲在石墻后邊的影子,她若即若離,時隱時現(xiàn);我找見了站在大門外等我回家吃飯的精干利落的四奶奶,仿佛她還在笑著向我喊話。

本期點評1:

這是一篇平實質(zhì)樸的家族回憶性散文。散文里有苦難,但不那么沉重;有溫情,質(zhì)地醇厚而非濃烈;有風云激蕩的大歷史,但被隱藏在日用而不知的生活本身之中。少女年代的清新爛漫,對苦難人生的嘆息,匱乏年代里有滋有味生活的一點“小確幸”,還有對長輩的愛和敬重,共同構(gòu)成了這篇文章的情感色板。

已經(jīng)記不清楚這是第幾次在本周之星欄目里點評關(guān)于家族往事和父輩祖輩歷史的散文了。這個題材的散文對于普通寫作者而言,是非常容易上手且出彩的。在中國作家網(wǎng)的投稿中這類作品數(shù)量很多,有的立足于“懷舊之物”,對祖屋老房、日用勞作物什等的絮叨以遙寄思念;有的勾勒家族人物命運的變遷,有激蕩風云之感;有的將歷史文化、地域物候和成長經(jīng)歷結(jié)合,在故鄉(xiāng)的風景中追憶飄散在風中的家族歷史。這篇散文里“四爺”“四奶奶”形象尤為突出,是傳統(tǒng)家族孝悌慈愛謹信倫理觀的化身,讓人印象深刻。在此前一篇相似題材散文的點評里,我曾寫到,無論是返身探尋人類共同的歷史,還是書寫私人記憶的家族歷史,人類始終無法擺脫記憶與經(jīng)驗、精神與思想層面的“返祖沖動”,尤其在中國這樣尤善于寫“史”的民族里,一切文體幾乎很難繞開沉重的歷史因襲。這篇亦是如此,從太爺爺太奶奶講起,到父親,再到自己,這樣的書寫展現(xiàn)了一個世紀里家族四代人的命運變遷。所謂個人史的非虛構(gòu)寫作,這樣的書寫是有意義的,它讓每個人都在整理和書寫中探尋自身的“前史”,明白“我之為我”的意義和價值。而這也同樣可以看做一種局部的微觀史操演,但這需要作者更加聚焦某一或某些特定之物,而非大河湯湯、漫灌向前。浪漫的抒情是人類本能的沖動,這樣的沖動往往因過于感傷而顯得廉價,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克制自己的抒情沖動,將個人生活和家族歷史作為“經(jīng)驗的酵母”,以“史”的眼光與“詩”的超逸去對待,又或者以當下較為普遍的非虛構(gòu)文類的方法進行寫作實踐,那么祖輩父輩歷史將變成閃耀更柔和色澤而且歷經(jīng)時光經(jīng)久不衰的琥珀了,而這,本身也是文學(xué)書寫的魅力和魔法所在啊。

——康春華 (《文藝報》編輯、青年評論家)

本期點評2:

作為一個北京孩子,胡同我是很熟悉的。那里是擁擠、繁雜、凌亂。但具有極強的包容性,成日里的低頭不見抬頭見,讓“遠親不如近鄰”不再是一句空話。作者在文中寫道“房子的原主是一戶純樸善良的人家,逢年過節(jié)做了好吃的總會給四爺家送一點,四奶奶也會把自家好吃的送給對方?!边@一來一往正是胡同生活的真實寫照,這里面只有溫暖和善,沒有一丁點階級成分。

我在上小學(xué)的時候,家后面也有一條胡同。我最要好的玩伴幾乎都在胡同里,我下樓一拐就能找到他們,并不像作者需要在父親的自行車上顛簸一陣才到。小孩子的目的大都跟吃有關(guān),我有時會在玩伴家里蹭頓午飯吃,看著桌子上東屋奶奶燉的排骨,西屋大娘攤的韭菜雞蛋餅。那香味暈開來,房檐上的鳥雀也比平時多了兩三只,就連平日里縮在矮缸里的烏龜,也要用兩個爪子扒住缸沿,把頭伸出老長。那時我就覺得胡同里總有著一股神秘的力量,能讓食物變得特別美味。

不知為什么,胡同里的女孩子都有一種特殊的氣質(zhì)。就是安靜,局氣。后來我想到,也許是胡同里特有煩亂和嘈雜造就她們身上的這個氣質(zhì),家長里短的瑣事磨煉得她們辦事利落有分寸,天南海北的語言讓她們見識廣博又泰然自若。

現(xiàn)在的胡同少了,僅存的一兩條也是被冠以“胡同文化”的假胡同。原有的溫和、內(nèi)斂變成了張牙舞爪,有些可悲,有些可嘆。但作者用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其實真正的胡同還在,它若即若離,它時隱時現(xiàn)。它在石墻邊,它在老樹頭,它就在拐彎處。

——劉家芳(中國作家網(wǎng)編輯)

了解靜河更多作品,請關(guān)注其個人空間:靜河的作品集

 

往期佳作:

西貝侯:圪塔院記憶(2023年第27期)

宋煜:她小心摘下易變質(zhì)的詞語(組詩)(2023年第26期)

北方:北方的莊稼(2023年第25期)

蔣戈天:鄉(xiāng)村辭(組詩)(2023年第24期)

龐文輝:寫給南潯的組章(2023年第23期)

畢海林:墻根下的縮影(2023年第22期)

森森:向日葵(組詩)(2023年第21期)

陳春琴:盜戲(2023年第20期)

劉文邦:每一天都不是多余的(組詩)(2023年第19期)

蕭憶:舊事錄(2023年第18期)

西厙:站在秋天中央(十年十首)(2023年第17期)

雷云峰:幡然醒悟(2023年第16期)

保定許城:眉眼盈盈(2023年第15期)

九天:A.I.(2023年第14期)

王國良:老屯子的臉(組詩)(2023年第13期)

魯北明月:清明 清明(2023年第12期)

流水方舟:生命的硬度(2023年第11期)

肖笛:月亮,是一粒藥丸(2023年第10期)

劉海亮:龍湖記(2023年第9期)

程文勝:西碼頭的奤子(2023年第8期)

原莽:人間如此遼闊(組詩)(2023年第7期)

廖彩東:輕墨雜彈圍屋內(nèi)外(2023年第6期)

啟子:遼西北的月光(組詩)(2023年第5期)

歐陽杏蓬:大地之燈(2023年第4期)

余穂:如果一條河流送走很多事物(2023年第3期)

徐賦:月亮下的篝火(組詩)(2023年第2期)

蘇萬娥:火灰里的童年(2023年第1期)